首页期刊导航|机械研究与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械研究与应用
机械研究与应用

杨春山

双月刊

1007-4414

bjlsp@163.com

0931-8863424 4101429

730030

甘肃省兰州市金昌北路208号

机械研究与应用/Journal Mechanical Research & Application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甘肃省科学技术厅主管,甘肃省机械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栏目有工业机械、农业机械两大类,设有决策与指导、市场评述、行业动态、应用研究、设计与计算、计算机应用、市场与管理、工艺改进、检测技术、四新成果、科技兴企、使用与维修、农机化、综述、信息动态等20多个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物业清洁机器人越障动力学分析与实验

    徐锦鑫王保民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室内楼道、大厅、地下车库等场地的自动化清洁存在作业空间狭小、环境复杂多变等特点,针对此问题,文章研制了一款全自动物业清洁机器人.首先依据设计指标对清洁机器人进行了机械系统方案设计;然后进行了清洁机器人动力学分析,通过建立垂直越障和爬坡越障两方面的力学模型,得到了清洁机器人最佳参数;最后进行了样机垂直越障和爬坡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清洁机器人越障高度达32 mm,爬坡角度达10°,可满足一定物业场景下清洁作业的需求.

    物业清洁机器人垂直越障爬坡越障动力学模型

    基于实测载荷的DL300型推装机工作装置有限元分析

    胡英华万一品俞虎升孔轩...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DL300 型推装机工作装置的性能评估,该文基于工作装置铰点载荷关系的分析,进行了推装机典型工况受力分析;以铲斗收斗完成和卸料瞬间两个时刻的工作装置姿态作为典型姿态,采用Ansys Workbench建立推装机工作装置有限元模型;基于公开文献中的实测载荷峰值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到两个典型姿态下实测峰值载荷对应的应力云图,并确定了大应力区域对应的疲劳评估位置.研究结果和结论为推装机工作装置的载荷测试与疲劳分析提供了依据.

    推装机动臂有限元疲劳评估

    基于路谱采集的牵引车氢气瓶固定支架动态分析研究

    刘万里郑孟冬
    46-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一牵引车氢气瓶固定支架为例,介绍了其耐久失效现象,通过整车道路载荷谱采集和动态特性分析,确定了薄弱部位和改进方向,并对改进后的支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发现未出现疲劳失效.所研究内容为后续产品验证和改进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氢气瓶固定支架路谱采集动态分析

    机载激光扩束系统主反射镜组件设计试验

    邵梦旗李少波邢振冲胡子康...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机载平台对设备结构性能提出的严格要求,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机载激光扩束系统的轻小型主反射镜组件设计方法.由激光扩束系统的光学指标分析出发,得到主反射镜的机械设计性能约束;结合机载平台环境要求开展了反射镜的支撑方案设计和各部件的轻量化设计;并对所设计的结构组件实施了工程分析,基于此进行了各零部件的加工装配和组件的试验检测.结果显示:组件内部粘接部分的安全系数达到2.7;组件在光轴水平、光轴竖直以及5℃均匀温升三种工况下的镜面面形误差RMS值均优于设计要求的λ/50(λ=632.8 nm);在随机振动环境下,镜面敏感点的加速度响应RMS值相比输入条件的比值最大为 6.29,力学性能良好;试验检测结果显示镜面误差RMS值仅0.018 λ.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结构是合理可行的,满足机载平台应用要求.

    光学机械反射镜组件机载平台力学性能随机振动

    新型高锰低镍奥氏体不锈钢性能研究

    包文红张应龙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传统304 奥氏体不锈钢和新型低镍304X奥氏体不锈钢为研究对象,采用力学及腐蚀实验方法,测试研究了304 与 304X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冲击韧性及室温下的腐蚀速率.试验结果表明:这种以低成本的氮部分代替昂贵镍的新型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较高的强度以及优良的室温韧性,但其低温韧性不足;新型奥氏体不锈钢 304X具有与 304 相媲美的耐蚀性及更好的耐晶间腐蚀倾向,这使其在一些高强度以及低温韧性要求不高的工况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低镍不锈钢强度韧性耐蚀性

    一种内孔轴向圆弧槽加工工艺探讨

    王伟杰叶细亮马远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一种内孔表面具有轴向圆弧槽的零件,设计了两种加工工艺,并对两种工艺的可加工性、加工轴向圆弧槽的难易程度以及相对优劣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工艺路线 2 为最优加工方法.为保证产品的加工质量,采用工艺路线 2 加工时,应合理选择刀具和加工参数,粗加工时,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和进给量分别设为 1 000 r/min、50 m/min、0.5 mm/r;精加工时,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和进给量分别设为 1 200 r/min、25 m/min、0.1 mm/r.使用铣床钻孔时,钻削量设为 0.07 mm/r,主轴转速 800 r/min.通过对比分析两种不同的加工工艺可确定最优加工方法,为加工类似零件提供参考、借鉴.

    加工工艺轴向圆弧槽加工精度

    2×6MV串列加速器钢桶的机械设计与应力校核

    游双李康宁苏胜勇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桶是串列加速器主体的核心部件,此前国内大多数学者都是根据经验或参照外国同类产品进行串列加速器钢桶的机械设计,因而对其的研究缺乏完善的理论依据.针对此问题,该文以 2×6MV串列加速器为基础开展理论设计研究.在保障其结构强度与气密性的前提下,通过控制外壁厚度来实现桶身质量减小的目的.首先基于无矩理论,钢桶选取标准椭圆形封头,外壁最小名义厚度为 9 mm;然后根据卧式容器近似分析与计算方法,确定出鞍座底板中心至封头切线的最佳距离为 0.64 m;最后建立钢桶有限元模型,开展应力与变形分析.该研究通过对封头形状、外壁厚度、鞍座位置的设计与选择,得出了使钢桶质量最小的机械参数,为 2×6MV串列加速器钢桶的实际加工和其它有相似结构的串列加速器的机械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串列加速器钢桶壁厚有限元模型应力校核鞍座位置

    机床车削力学建模与粗糙表面特性分析

    杨红平郭仲文梁海涛董全宏...
    66-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造业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机械加工表面接触特性对精密仪器工作性能有重要的作用,其直接影响到仪器的工作精度.该文基于金属切削原理,结合切削力、材料力学特性,建立车削力学的尺寸表面高度模型,然后基于有限元方法对一定条件下的切削力进行建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车削力呈现周期性变化,并且存在一定的幅值.结合实际车削表面在不同截面下的粗糙表面的特性分析可知,车削表面形貌同样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并且存在一定的幅值,切削力与切削方向表面形貌保持相似性.

    刀具车削切削力加工表面形成切削仿真

    人工收薹原理下蒜薹收获机的设计

    杨静张少强马兆毅鲜宝刚...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先,以天水地区种植品种白蒜、红蒜为研究对象,基于人工抽薹原理,实施了夹薹压缩实验、抽薹拉伸试验.试验表明:白蒜蒜薹茎秆粗壮,其抗压应力较红蒜蒜薹大 11%左右,抽拔力较红蒜蒜薹大 9.5%左右;两个品种力学性能的不同归结于微观结构不同.其次,建立了蒜薹收获机虚拟样机模型,并对抽薹过程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得出断薹率最小时机器前进速度与滚筒速度应满足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机械手的安装位置.最后,对夹薹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得出蒜薹夹断时两夹薹轮的间隙为 33.3 mm.研究结果为蒜薹收获机的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蒜薹力学性能运动特性仿真分析

    涂层钢筋圆形捆扎夹紧装置结构设计

    丁坤莹高玮倩杨珊珊黄诗宇...
    75-7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打包装置对涂层钢筋磨损高的问题,设计一套适用于环氧树脂涂层钢筋打包的圆形捆扎夹紧装置.为实现涂层钢筋低磨损、自动化圆形捆扎夹紧的功能,重点对低磨损和收紧聚圆方案进行研究.在低磨损方案中,设计了双排错位六边形滚轮结构;在收紧聚圆方案中,设计了节律性收缩的卡箍机构;最终实现了对涂层钢筋的打包功能.最后根据有限元分析,验证了装置关键部件承受最大力后的有效性,所设计结构解决了涂层钢筋束成捆夹紧过程中由于机械结构的摩擦及碰撞导致的涂层受损的问题,为企业减少人工成本及实现自动化打包提供了参考.

    涂层钢筋低磨损节律性收缩卡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