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学月刊(中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学月刊(中学版)
教学月刊(中学版)

1671-7058

010-52165441/5456;010-52165556;010-52165449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37号院2号楼501

教学月刊(中学版)/Journal JIAOXUE YUEKAN(ZHONGXUEXUE BA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运用模式的探索——昆明市的实践

    刘梦琦
    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质量监测是区域进行教育质量评价与管理的重要抓手,运用好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对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昆明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形成了区域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运用的四种模式:分级分类解读监测报告,深挖教育教学的真问题;以案例研究为抓手,推进监测结果的运用;基于监测结果呈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视导;以改进结果为导向,开展跟踪式的专项监测.

    教育质量监测基础教育区域教育

    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现状及建议——基于杭州市拱墅区的调查

    余力庞茗萱黄慎娥
    7-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杭州市拱墅区1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进行的调查显示:在基本概况方面,拱墅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以新建型为主,大部分实行一校一址办学,基本实现小升初对口入学,学段划分以六三学制为主;在组织管理方面,学校办学理念体现出"一贯性"特点,约七成的学校实行"分年段"管理,学校人力资源一体化管理难度较大;在课程教学方面,对学科课程的小初衔接多有探索,跨小初学段联合教研相对滞后,校本课程开发初步体现一贯统整,德育一体化设计与实施有待加强;在师生培养方面,教师培养多采取分层分类策略,九年一贯的学生成长支持系统有待完善,小初学段学生综合评价体系脱节;在物质资源保障方面,学校重视数字化校园的高水平建设,注重合理打造校园物质文化,部分学校受场地等硬件条件制约;在教职人员的办学认同方面,校长和教师对九年一贯制办学认同度较高.

    九年一贯制学校一体化办学区域教育

    刊物简介

    15页

    "双减"背景下中小学作业管理之道——基于南京市溧水区调查数据的分析与思考

    张彦顺申来平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协同进行了大量的作业管理改革.对南京市溧水区作业管理情况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作业管理的本质是人的管理,作业管理以提高师生的作业素养为本,教师应注重建立班本化作业管理机制.

    学校作业管理师生作业素养班本化作业管理机制

    中小学寒假作业设计与实施现状研究——基于杭州市上城区评估数据的分析

    缪华良丁海霞袁婷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评估学校寒假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情况,有助于"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地.杭州市上城区的相关评估显示,学生对寒假作业的满意度整体较高,学校及教师所采取的一系列减负提质改革措施基本达成目标,亮点突出,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亮点主要表现在"作业设计观念和作业功能定位更加多元""作业组织和管理日益系统化""作业类型和内容凸显实践和综合素养发展"等方面,问题主要表现在"作业目标缺位""实践类作业的质量参差不齐""作业设计与管理缺少实证思维""对家长加压行为的引导不够""只注重优秀学生作品的展示"等方面.对此,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应采取强化条件保障、找准改革路径、健全管理制度、开展优质教研、基于实证优化等措施,不断提升假期作业的质量.

    作业设计与实施作业评估作业质量寒假作业

    长假作业设计的"可视化"管理实践探索

    朱宇航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中小学长假作业设计存在缺结构化思考、缺规范化操作、缺闭环管理等问题.学校可迁移运用作业设计的"可视化"概念,尝试采用长假作业设计的"可视化"管理.它包括作业设计前管理、作业设计时管理和学生完成作业后管理三个阶段,分别对应管理理念的"可视化"、管理过程的"可视化"、管理反馈的"可视化".管理理念"可视化"可注重建立全链管理体系,管理过程"可视化"可注重研发实践路径与工具,管理反馈"可视化"可注重聚焦数据采集和部门联动.

    长假作业作业设计管理可视化

    地方文化视域下突破教育"幸福坎陷"的县域探索——"二轴五环"幸福教育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郑水军袁璐吉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中存在"幸福坎陷"之困,主要表现为学生学习幸福感缺失、教师职业幸福感缺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余姚市将"幸福"作为新一轮教育改革的神经元,秉承"文化浸润每个生命幸福成长"教育理念,开展县域整体教育实践,建构了"二轴五环"幸福教育模式.这一模式以"制度引航"为驱动轴,以"文化滋养"为输出轴,环以"幸福亲师培育""幸福班级创建""幸福课堂打造""知心家庭引领""幸福教育研究"五大幸福教育实验项目,以高效联动实现复合增能,打造了基于地域文化底色的幸福教育,为突破教育"幸福坎陷"、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视域与新路径.

    幸福教育幸福坎陷"二轴五环"幸福教育模式

    "配·训·研·考":区域推进创新教室建设的探索——杭州市西湖区的实践

    温少娜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教室是指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促进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凸显学科知识体系和师生教学需求,充分发挥教育技术在营造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驱动力等方面重要作用的教室.为落实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全面推进创新教室建设工作.在区域推进创新教室建设的实践中,西湖区坚持做好"配·训·研·考"工作,使创新教室真正服务于教育教学,凸显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效.

    创新教室教育信息化区域教育

    征稿启事

    45,70,76页

    教师研修中的支持性工具设计

    沈志勇张丰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教师研修中,支持性工具是研修活动策划者、组织者设计、实施与改进研修活动的脚手架,也是教师深度参与活动、反思改进的脚手架.在具体实践中,研修活动策划者、组织者可设计促进教师充分卷入的任务引导工具、促使思维方法可见的策略指导工具、促进教师全程反思的反思方案,以支持和促进教师的深度研修,提升研修活动品质.

    教师研修支持性工具深度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