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学月刊(中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学月刊(中学版)
教学月刊(中学版)

1671-7058

010-52165441/5456;010-52165556;010-52165449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37号院2号楼501

教学月刊(中学版)/Journal JIAOXUE YUEKAN(ZHONGXUEXUE BA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打造县域"大思政课"新样态——嘉善县"行走的'大思政课'"建设实践

    俞娟
    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嘉善县学习贯彻相关文件精神要求,把思政课建设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积极发挥新时代伟大成就的教育激励作用,并结合当地实际开展了"行走的'大思政课'"建设实践探索,打造了县域"大思政课"新样态.相关做法包括:上下联动,协同推进,全方位建设新时代特色思政课;资源整合,携手共育,高质量推进理论与实践融合;协同共建,优势互补,抓实抓细抓好"思政联建"工作.

    中小学思政课"大思政课"建设行走的"大思政课"

    构建大师资体系,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7页

    项目研坊:长三角思政教师联训载体建构

    董雪春金勤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背景下,如何依托有效载体发展思政教师的思政引领力,成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项目研坊"是嘉善县在全面启动新一轮"双示范"建设(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之际提出的长三角思政教师联训的有效载体.它通过打造"项目调研坊""项目探学坊""项目评估坊"三大平台,设计思政教师直接卷入其中的联训项目,深度推进需训一致、训用一致、训创一致的思政教师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师训品质,从而推动长三角思政教师群体高水平发展.

    思政教师培训项目研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征稿启事

    13,53,58,70页

    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背景下的学校思政教育品牌打造——"上善品,自优行"思政教育的实践探索

    柴国忠王寅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贯彻落实《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进行了"上善品,自优行"思政教育的实践探索,并形成了品牌."上善品,自优行"思政教育以培养"品正志学,博才优雅的上善学子"为育人目标,建构了"1235"红色基因理论课程、"2+3"实践活动课程、"123"选学课程,并在实施中打造了"学""说""行""思"四大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在启智润心的"大思政课"中明大德、立大志,成为能够担大任的栋梁之材.

    中小学思政教育"大思政课"建设立德树人

    "大思政课"视域下小学"越剧+X"育人模式的探索

    杨秀春张群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越剧之父顾锡东先生的母校,上海世外教育附属西塘小学秉承"让每一个孩子都闪光"的办学思想,进行了"大思政课"视域下小学"越剧+X"育人模式的探索.学校通过推动课程思政全链条融合、推进思政教育全过程融合、实现思政平台立体式覆盖、促进育人队伍全方位提升,将思政教育融入学校越剧教育中,将爱国主义教育深植于学校教育的每一环节,将红色传统、红色记忆、红色基因植入学生血脉.

    大思政课思政教育越剧教育"越剧+X"育人模式

    以"勤实"文化引领现代化高中建设——浙江省衢州第三中学的实践探索

    张秀君李春玲刘涛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高中学校而言,创建现代化学校可改善学校软硬件条件,推动学校形成更加明晰的发展方向,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质量.浙江省衢州第三中学借助创建"浙江省现代化学校"的契机,挖掘学校"勤实"文化,优化顶层设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德育为先,强化质量立校,开展常态化宣传工作,实现了厚植"勤实"文化、筑牢"勤实"品质、涵养"勤实"学子、丰盈"勤实"内涵、讲好"勤实"故事等目标,成为一所教风学风优良、学生进步迅速、教育增量可观的"浙江省现代化学校".

    现代化学校"勤实"文化高中教育

    基于内生发展视角的"县中振兴"路径探索——浙江省严州中学的实践

    叶鸣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县中振兴"是国家在新时代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浙江省严州中学守正创新,从百廿校史中汲取精神力量,以"严实"文化为精神引领,以构建"严实"教育体系为突破口,以创新学生培养机制为发力点,以拓宽开放办学路径为支撑点,着力破解制约自身发展的生源之困、师资之困和保障之困,探索出一条基于内生发展视角的可借鉴、可推广的"县中振兴"之路.

    县中振兴内生发展高中教育

    "五育融合"背景下的教学视导实践与思考

    何灿华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育融合"是新时代我国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然而,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并不存在一门类似语文课程或数学课程的可被称为某某课程的独立的"五育融合"课程.因此,在倡导"五育融合"的背景下开展教学视导,就要依据相关的文件精神,聚焦课程、课堂、课题、课业等方面,对学校进行全方位诊断,以强化"视"的精准性和"导"的深刻性.

    教学视导五育融合教育评价

    COP视域下的中小学教学述评实践探索

    叶翠玲
    4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述评基于事实陈述,对事实作出相应的分析与评价,强调有述有评,可以成为师生沟通的桥梁.COP即Community of Practice,指的是由美国学者温格与莱夫最早提出的"实践共同体"理论.在COP视域下的教学述评过程中,多元主体深度融合形成一个"实践共同体".这一多元融合的教学述评方式具有多元共述、目标导向、多维审视与多元评价、复盘反思与资源共享等优点.广州市荔湾区在实施教学述评制度时,运用COP促使教师、学生、行政管理者、家长等多方参与,形成了"实践共同体",并以教学教研核心实践板块为切入口,在课堂教学、试题或练习设计、学生在校表现等多个方面研制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综合述评体系.

    教学述评COP中小学评价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