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南京机械工程学会 南京机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南京机械工程学会 南京机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曾永健

双月刊

1671-5276

editor@njmes.org njmes_101@jsmail.com.cn

025-84207048;84217296

210018

江苏省南京市珠江路280号1903室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Journal Machine Building & Automation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传播机械与电气行业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以及国内外机电行业前沿信息和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教学研究与实践经验的综合性机电技术期刊,也是江苏省机电行业唯一的集数控、智能化、机电一体化和敏捷制等先进制造技术的技术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机器视觉的钢制压力容器焊缝缺陷X射线检测方法

    宋伟斌赵建政
    242-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降低由钢制压力容器焊缝缺陷引起的事故发生概率,提出基于机器视觉的钢制压力容器焊缝缺陷X射线检测方法.使用机器视觉系统以及X射线技术,获取钢制压力容器焊缝图像并提取焊缝区域特征,将焊缝缺陷整合成熔焊、虚焊、焊穿三大类别;基于焊缝区域特征的提取结果,提取钢制压力容器的焊缝缺陷面积、缺陷亮度以及波形等缺陷特征,构建缺陷分类器,实现钢制压力容器焊缝缺陷X射线检测.实验结果表明:钢制压力容器焊缝缺陷检测时,随着待检测焊缝图像的增加,F1 值较高,实际缺陷检测结果的主观判断效果明显,细节检测效果好.

    机器视觉X射线钢制压力容器焊缝缺陷检测方法

    基于神经网络的力传感器健康状态监测研究

    宋志成崔江
    247-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力传感器的健康状态监测是保证力传感器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手段.选取力传感器的总精度作为健康状态的评估指标.由于总精度计算复杂,通过提取简单的特征信号,采用 3 种神经网络对力传感器的总精度进行估测,并进行对比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以神经网络对力传感器的总精度进行估测的方法来监测其健康状态可行,为力传感器健康状态监测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力传感器健康状态监测总精度神经网络

    冗余绳索驱动蛇形机器人的轨迹规划研究

    张晓勇杜岩平全朋坤李云辉...
    251-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机械臂无法进入狭窄封闭的空间作业,冗余绳索驱动机器人有很好的灵活性,因此在狭小封闭空间应用潜力巨大.针对冗余绳索驱动机械臂在狭窄空间作业时的避障问题,提出一套轨迹规划算法.该算法利用搜索算法得到离散模式下的初始规划路径,等间隔法选取初始规划路径的关键点,基于三次B样条曲线,将关键点生成可行路径.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绳索驱动蛇形机器人轨迹规划

    基于机器视觉的PET瓶坯缺陷检测系统设计

    吴宇翔郑兆启石朴侍炳鉴...
    25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PET瓶坯缺陷人工检测工作强度大、效率低等问题,基于机器视觉技术设计一套由检测组件、控制组件、输送机构组件以及剔除机构组件等组成的PET瓶坯检测系统.通过Halcon软件对采集的PET瓶坯图像采用中值滤波降噪、自适应阈值方法提取检测区域,并使用改进Canny算法进行缺陷检测.试验结果表明:PET瓶坯检测系统可完成对PET瓶表面黑点、划痕类缺陷检测,试验检测准确率可达 97.4%,可以稳定识别不合格瓶坯.

    瓶坯机器视觉阈值分割改进Canny算子缺陷检测

    阵列天线自适应装配系统设计

    高鹏辉田威王长瑞廖文和...
    259-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在传统装配模式下阵列天线存在装配状态不可知、装配过程不可控、装配一次成功率低等问题,在分析阵列天线装配需求的基础上,以模块化的形式详细设计一套阵列天线自适应装配装备,并对关键硬件进行选型与校核.设计并编写系统装配流程硬件控制方案与控制程序,结合Unity软件开发简易虚拟调试平台,实现了硬件状态实时同步、模型运动干涉仿真、三维仿真环境漫游等功能,验证了机械设计和运动控制方案的合理性.

    阵列天线装配系统机械设计TwinCAT3装配仿真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直线磁悬浮同步电动机控制优化

    徐大帅郭军
    264-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择数控机床进给控制系统的励磁直线电机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该系统运行机制构建数学模型,设置误差函数以及RBF神经网络来实现逼近控制,通过自适应律验证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并开展仿真分析.空载启动下,RBF控制达到了最快的响应速率,经过 0.17 s就进入制定悬浮高度处,与PID和SMC控制相比调节效率依次提升 42.2%和24.1%.突加负载下,RBF控制悬浮气隙高度下降 5.0×10-5 m,经过 0.065 s恢复到原先状态,相对之前PID和SMC控制,动态降落显著减小,恢复时间也明显缩短.端部扰动下,RBF控制形成基本稳定响应,有助于获得更加稳定的气隙高度,使控制系统对端部效应起到明显抵抗作用.经测试可知:采用本控制策略能够实现系统抗干扰性能的显著提升.

    数控机床电动机磁悬浮系统RBF神经网络

    输电铁塔高空作业安全防护装置的设计

    李星涛李宗和张福永黄小虎...
    268-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阶段高压线路检修人员在攀爬高压电塔时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在详细分析整个作业流程的基础上,针对无人机应用需求设计一种输电铁塔高空作业安全防护装置.创新设计安全防护装置的自动固定机构和释放机构,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自动固定机构支架的受力状况.利用ADAMS软件搭建虚拟样机,对整个安全防护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安全防护装置整体设计方案合理可行,为提高高空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高空作业安全防护装置无人机技术自动固定机构虚拟样机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