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南京机械工程学会 南京机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南京机械工程学会 南京机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曾永健

双月刊

1671-5276

editor@njmes.org njmes_101@jsmail.com.cn

025-84207048;84217296

210018

江苏省南京市珠江路280号1903室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Journal Machine Building & Automation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传播机械与电气行业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以及国内外机电行业前沿信息和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教学研究与实践经验的综合性机电技术期刊,也是江苏省机电行业唯一的集数控、智能化、机电一体化和敏捷制等先进制造技术的技术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力导向算法的国产继电保护装置热优化方法

    甘云华沈敏张志周华良...
    205-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证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可靠性,突破原有仅凭经验进行热设计与分析的局限,对国产核心芯片与板卡进行精准建模,采用力导向算法优化热源布局.通过精细化热分析及实验验证表明:本方法改善了板卡局部热点与温度梯度分布,增加了国产化继电保护装置的热安全余量,提升了装置在工程现场长期运行的可靠性.

    国产芯片继电保护装置精准建模力导向算法精细化热分析可靠性

    基于跨模态特征融合的RGB-D花椒图像显著性检测

    李节孙成龙王逸涵杨前...
    21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显著性检测模型无法有效地协同花椒枝干彩色图像和深度图像特征,建立基于注意力的RGB-D图像花椒枝干显著性检测模型.由两个单流卷积网络分别提取彩色和深度图像特征;设计基于空间和通道注意力机制的跨模态融合模块,用于融合多尺度的彩色流和深度流特征;研发多尺度监督机制,用于缓解由于采用最近邻域上采样的解码方式导致边缘预测不准确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平均精确度、平均召回率、综合评价指标和平均绝对误差均优于对比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花椒自动化采摘图像处理RGB-D显著性目标检测跨模态融合注意力机制多尺寸监督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冗余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

    王寒松杨自栋赵大旭姚自立...
    218-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D-H法对冗余机械臂建立运动学模型,通过坐标系的转换得出正运动学的解;探讨人工蜂群算法对7DOF机械臂运动学求解的有效性,使用人工蜂群算法对冗余机械臂进行逆运动学求解,构造以位置误差以及求解时间为目标函数来寻求最优解;以最小位置误差和求解时间为目标,让机械臂运行到指定位置并将计算结果与粒子群算法进行比较.Matlab仿真实验表明:人工蜂群算法所计算的位置误差稳定在10-4mm,其搜索精度、收敛精度以及收敛速度均优于粒子群算法,计算最优解所使用的时间也优于粒子群算法,所表现的稳定性以及鲁棒性更适用于冗余机械臂的逆运动学求解.

    逆运动学求解人工蜂群算法粒子群算法收敛精度

    基于ARM的测力轮对标定试验台控制系统研究

    梁晨锐王丹蕾刘亚好
    224-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测力轮对标定试验台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设计一种基于ARM的测力轮对标定试验台控制系统.完成控制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和软件功能的开发,实现液压加载控制、伺服电机控制等功能,并对相关功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基于ARM的测力轮对标定试验台控制系统功能完备、资源丰富、集成度和自动化程度高,轮对正转和反转的分度控制精度分别为0.42‰和0.46‰,施加2 t载荷下的左轮垂向力、右轮垂向力、左轮横向力和右轮横向力的加载控制精度分别为0.45‰、0.25‰、0.105%和0.160%,满足试验台标定功能需求.

    轨道机车试验台测力轮对ARM控制系统

    变负载下变速永磁同步发电机混沌控制研究

    张维威武交峰简志雄
    229-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永磁同步发电机在变负载的影响下容易出现控制阈值模糊行为,影响机电系统的稳定.设计一种变负载下变速永磁同步发电机混沌控制方法.通过简化定子电流、定子电压等参数,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这一动态过程,计算电机磁通量.利用磁通量建立同步发电机实时状态的控制基波.根据混沌算法的映射范围,输出变负载下不同混沌行为的励磁控制律,实现变速永磁同步发电机的混沌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纯电阻负载和脉冲式负载下未出现电流及电压上升速率增高等现象,且控制后的发电机转子角与初始角吻合,具有良好的控制能力.

    变速永磁同步发电机纯电阻负载脉冲式负载混沌控制非线性励磁系统

    密集非稳状态时间下机械液压立体停车装置高精度控制方法

    吉汝哲夏磊
    234-238,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液压立体停车装置的车位控制是一个主动机械升降控制过程,仅以用户等待时间为约束条件的方法,在车辆密集程度呈现非稳状态下,存在控制精度较差等缺陷.设计一种车辆密集非稳状态时间下机械液压立体停车装置高精度控制方法.分析机械液压立体停车装置中车辆的交织控制条件,构建空间控制模型.考虑液压立体停车装置停车密集度约束和用户停车的非稳状态时间约束,构建停车装置控制模型.采用蚁群优化算法求解空间控制模型和时间控制模型,完成车辆密集下机械液压立体停车装置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控制下泊车机器人移动步数平均为10步,移动距离平均为32 m,用户等待时间均控制在1 min以内,平均停车时间为56 s,优化效果较好.

    密集非稳状态时间机械液压立体停车装置车辆交织蚁群优化算法

    抗蛇行减振器失效对地铁运行平稳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王丹蕾张建豪吴越
    239-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抗蛇行减振器失效对车辆运行平稳性的影响,选择尚未投入运营的地铁车辆,通过拆除抗蛇行减振器的方式模拟其故障工况,对拆除抗蛇行减振器前后车辆的运行平稳性和振动特性进行线路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拆除抗蛇行减振器对车辆运行平稳性有显著的影响,对于横向平稳性尤其明显.拆除的抗蛇行减振器越多,运行平稳性指标越大.抗蛇行减振器失效对车辆高速运行时以及通过直线或者大半径曲线时的平稳性影响较大.

    地铁车辆抗蛇行减振器失效故障运行平稳性指标

    残差胶囊网络在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吴萍李曙生
    24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旋转机械中的故障诊断需求,在传统的胶囊网络中引入残差块和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构建残差胶囊网络故障诊断模型.在残差胶囊网络的基础上,引入注意力机制和G-K动态路由算法,构建注意力胶囊网络故障诊断模型.仿真分析表明:两种模型都能对故障进行精准测试,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泛化能力.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胶囊网络残差块注意力机制

    明确观察状态下的高精度步进电机伺服系统自抗扰控制

    袁芬丁旭东
    247-250,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精度步进电机机械驱动系统的非线性特性会影响系统的状态特征,导致正常运行状态不明确.为此,提出高精度步进电机伺服系统自抗扰控制方法.对电机伺服系统展开结构分析,以此为基础确定系统电压、负载转矩等相关参数.开展步进电机伺服系统动力学分析,确定系统当前状态,设计复合自抗扰控制器,包括跟踪控制器、扩张状态观测器和非线性组合控制律3个部分.将伺服系统输入信号输入设计好的控制器中,完成复合自抗扰控制.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所提方法开展伺服系统复合自抗扰控制时,控制精度、稳定性和效率均较高,控制效果较好.

    高精度步进电机机械驱动伺服系统复合自抗扰控制扩张状态观测器

    基于PID参数优化的机械臂末端异常振动控制

    李希元林春清陈海雷李宇博...
    251-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机械臂停止工作后,因柔性会产生残余振动,使得机械臂末端振动出现异常,不能精准到达期望位置.为了有效控制机械臂末端异常振动,提出基于PID参数优化的机械臂末端异常振动控制方法.计算机械臂末端位置与期望位置之间的差异,根据该差异确定控制约束参数.在期望差异约束下引入免疫蜂群算法,对PID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通过参数优化后的位置PID控制器实现机械臂末端异常振动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应用后机械臂末端异常振动的振幅较低且变化较为稳定,机械臂角度差与偏移量均较低,响应时间短,能够实现对异常振动的精准快速控制.

    PID参数优化机械臂异常振动控制期望差异约束PID控制器免疫蜂群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