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家电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家电科技
家电科技

李鹏(执行)

双月

1672-0172

jdkj@cheari.com

010-68144925

100037

北京市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小街6号

家电科技/Journal Journal of Appliance Science & Technolog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家电科技》出版定位于“促进家电行业科技进步以及跨领域协同创新的学术期刊”,办刊宗旨是为家电行业科研和技术人员提供交流学术思想、提高学术能力的平台,为家电行业内外协同创新提供互相了解的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不同烹饪介质的空气炸锅对豇豆及其维生素C的影响

    楼洪献叶乾超臧浩蔡汝倩...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普通空气炸锅上新增喷洒水雾的直流泵和喷洒油雾的电磁泵,研发一款具有双喷功能的空气炸锅.通过不同烹饪介质烹饪豇豆,采用荧光法测定烹饪完成后豇豆的维生素C含量,从而客观分析以水为介质的空炸或以油为介质的空炸或只有空气为介质的空炸对豇豆烹饪效果及其维生素C的影响,以验证双喷功能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豇豆在以水/油为介质的空炸条件下烹饪效果较好,且维生素C的含量和保留率均较高,其含量分别为(5.19±0.122)mg/100 g和(5.04±0.097)mg/100 g,其保留率分别为29.34%±1.513%和28.38%±0.985%,而只有空气介质的空炸条件下烹饪后的豇豆效果较差,且维生素C含量仅为(3.33±0.118)mg/100 g,保留率仅为17.75%±0.992%,这与水、油在烹饪过程中和食物发生理化作用密切相关.

    空气炸锅豇豆介质维生素C

    家用落地式空调L型换热器设计

    黄汝普肖久旻邵艳坡邹大枢...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家用落地式空调内机主要采用圆柱形外观,产品不断向小型化、高能效发展.针对圆柱形柜机的内机换热器进行设计,采用L型结构,借助CFD仿真确定换热器夹角,采用Midea Heat Exchanger仿真软件选择合适的制冷剂流路,最终制作换热器样件与原型机进行整机性能对比.结果表明,L型换热器夹角为80°时既有较高风量,又有足够的换热面积确保较高的换热量;在不同的制冷剂流路布置中,6支路对应的换热量最大,制冷剂分布均匀性和空气侧温度均匀性最佳;相比原型机,L型换热器额定制冷工况下的风量提升13.4%,额定制热工况下的风量提升10.8%,整机APF提升0.146.

    落地式空调翅片管换热器换热器夹角流路布置

    矿物物理序化洗碗机检验方法研究

    胡鹏燕周品纶高盛白志民...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矿物物理序化洗碗机是采用纯天然的矿石材料,通过物理方式处理洗涤用水,达到对餐具的洗净效果.为了评价这类洗碗机的效果,从洗净性能和漂洗性能两个方面对矿物物理序化洗碗机的检验方法进行了研究.洗净性能的检验方法在国标的基础上有所更改,漂洗性能的技术要求更为严格.通过试验验证表明,不使用洗涤剂的矿物物理序化洗碗机和使用洗涤剂的普通洗碗机相比,洗净效果基本一致,并且其排水中和餐具表面均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残留.矿物物理序化洗碗机检验方法的研究将为新型洗碗机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并为规范市场行为、保护洗碗机制造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供帮助.

    绿色健康矿物物理序化洗碗机洗净漂洗

    步进式热水杀菌技术在净水机中的应用研究

    魏礼松李俊超周梦德慕凡...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净水机的日益普及以及人们对饮水安全的重视,净水机的出水微生物安全性成为了其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通常净水机(反渗透净水器)可以有效过滤水中的细菌,然而,从反渗透膜出水端到水嘴这段饮水管路有潜在微生物滋生风险,影响出水水质安全.为解决此问题,针对校园净水机凉白开出水系统提出了一种步进式热水杀菌技术,通过对饮水管路的加热→保温→加热→降温等过程,使用相对较少的热水,延长杀菌有效温度的时长,同时对出水电磁阀结构进行优化,解决了普通电磁阀存在的杀菌死角(盲区),通过测试验证,出水菌落全天候可控制在5 CFU/100 mL以下,有效解决了出水菌落超标问题,确保出水水质安全.

    净水机菌落控制出水电磁阀步进式热水杀菌

    消音器对车载冰箱压缩机吐油量的影响研究

    冯海洪苗敏廖健生周杏标...
    88-9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同于家用场景,车载冰箱压缩机在移动环境下运行会造成吐油量恶化,进而对系统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压缩机倾斜运行时冷冻油会通过消音器进入气缸,故进行了消音器对吐油量的影响研究.首先通过试验确定压缩机封油量为65 mL,再对不同结构消音器进行了水平及倾斜对比试验,并通过仿真获得消音器对吐油量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吸气过程消音器内部存在负压,当漏油孔接触油液面时,会迅速将油吸入气缸,导致吐油量达到25.8 mL/h,取消消音器漏油孔以后压缩机吐油量基本为零.最终为所研究的车载冰箱压缩机吐油问题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移动冰箱活塞压缩机吐油试验消音器

    冰箱压缩机低速抖动影响因素探究

    陈新杰张巍胡鹏翔葛成伟...
    9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满足冰箱高容积率的要求,变频往复式压缩机越来越趋于小型化,若激励源平衡不足或隔振措施不当,会造成压缩机在低转速振动大的问题.通过分析振动激励源和传递路径,发现不平衡力是造成压缩机低速抖动的主要原因.明确了内排气管、座簧和脚垫等部件对振动的传递存在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压缩机脚垫的侧向刚度不足易导致压缩机低转速振动大.通过动平衡优化及脚垫优化设计,实现了低转速下X、Y、Z三个方向的振动均满足客户测试标准,同时在振幅较大的X方向,低转速振动下降31.8%~55.9%,成功解决压缩机在低转速下振动大的问题,提升了小型化变频压缩机在低转速下匹配冰箱系统的适配性.

    小型化变频压缩机低速抖动不平衡惯性力传递路径

    空调器挂机包装跌落数值仿真计算研究与应用

    阳洪邓培生李越峰李磊鑫...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调器挂机产品跌落问题是空调开发环节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挂机产品整机难以一次性通过跌落试验,整改周期长,研发成本高.基于材料试验研究,获取空调包装与塑料材料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为仿真计算提供准确材料参数.借助计算机CAE仿真工具研究空调器挂机包装跌落数值计算方法,模拟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跌落行为,分析不同跌落工况下产品各零部件的冲击变形情况.以某1.5 P挂机产品为例,建立空调跌落数值计算模型,将仿真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标.结果表明:该理论研究方法能准确识别产品包装与结构设计的薄弱点,仿真理论计算与试验测试趋势基本一致,并能指导强度优化,提升整机机械强度可靠性.将计算机仿真技术应用于空调产品研发可以大幅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升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

    空调器包装跌落仿真计算优化可靠性

    空调器内机残留冷凝水的去除技术研究

    薛加新芦静陈志伟杨杰...
    104-10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调制冷后机内残余的水分使得空调内部形成高湿的环境,是空调产生异味、细菌、霉菌的主要原因.热泵干燥技术使空调内部防菌防霉,是保证空调能够健康使用的必要手段.基于新风空调创新性设计出的内机排气系统,能够将空调内部的水汽排出到室外,不影响用户使用时的舒适性体验.先从理论上分析得出干燥后的机内含湿量需小于等于制冷后干燥前的含湿量的结论,接着设计正交实验得知影响机内残余水量的主要因素,最后,根据干燥实验结果推断出空调内机干燥率的计算公式,得到空调干燥后足够长时间内保持低湿度(≤70%),并有持续降低的趋势及机内干燥率≥99%的结论,并作为判断空调内机干燥的依据,为后续热泵空调干燥技术研究提供技术借鉴.

    热泵干燥新风空调正交实验防异味防霉

    房间空调器凝露吹水现象的实验研究

    李宗攀黄海涛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1.5 HP房间空调器降本机型开发过程中,制冷剂由R32更改为R410A,凝露工况下,室内机风道内左侧有小水珠汇成大水珠并滴落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相同蒸发器分流流路,采用不同的制冷剂,分流均匀性不同;在不改变量产机型室内机蒸发器分流流路的情况下,可通过降低目标排气温度,以增加系统运行时电子膨胀阀开度的方法,增加系统中R410A制冷剂的循环量,以降低蒸发器入口干度来提高室内机蒸发器分流均匀性,从而有效解决凝露问题.研究为解决实际工程中的类似问题提供了可行方案,对后续降本开发过程中制冷剂更改和系统优化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房间空调器制冷剂入口干度凝露

    提升多联机空调能效的室外机换热器设计

    孙西辉刘旭李宁
    114-11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换热器作为空调产品的主要组成部件之一,对提升能效有重要作用.基于05 mm及微通道等换热器在作为室外机换热器使用时的性能或制作工艺的局限性,提出了新的换热器结构来实现多联机空调能效的提升:通过缩小07 mm铜圆管换热器的管间距来增加单排铜管数量,来同时实现增强管内换热能力(增大管内换热面积)和管外空气换热能力(增大最窄处空气风速来增加空气侧换热系数)的一种高效换热器结构.借助于仿真与测试手段,对该新型换热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验证.对比原型Φ7mm换热器,仿真结果显示:在相同流动压降条件下(13.6 Pa),该Φ7 mm新型换热器的空气侧KA值(KA值表示为换热能力,等于换热系数K与对应换热面积A的乘积)比原型换热器高出20.7%,相应换热器的总KA值分别高出12.02%和9.11%;多联机空调整机性能测试结果显示:该07 mm新型换热器在标准制冷、标准制热及低温制热工况的整机能效分别提升了 1.9%、1.8%和1.5%.

    管间距圆管换热器能效多联机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