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陈香美

月刊

2095-5227

xuebao301@vip.163.com

010-66936767

100853

北京复兴路28号解放军总医院学报编辑部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Journal Academic Journal of Chinese Pla Medical Schoo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主办。1980年创刊,叶剑英元帅题写刊名。本刊以反映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及驻京部队医院医疗、教学、科研成果和军内外科技信息为目的,介绍医教研最新成果,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促进军内外、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医院的现代化建设。本刊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确认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国内《中国生物学文摘》等检索刊物摘转的主要刊源。本刊属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消耗期刊(K)R102;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Z)R102;《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军医进修学院学报》以印刷版、光盘版和网络版三个版本公开发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育龄期人群对扩展性携带者筛查的了解、态度、支付意愿、实施偏好以及影响其接受筛查的关联因素:一项多中心横断面调查研究

    付晓琳侯伟张蔓丽毛翛...
    449-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出生缺陷是全球范围内影响人口健康水平的公共卫生问题,而扩展性携带者筛查(expanded carrier screening,ECS)是预防出生缺陷的有效措施.目的 了解我国育龄期人群对扩展性携带者筛查的认知、态度及影响其决策的关联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横断面调查研究.2022年8月-2023年9月,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对到访全国11家产前诊断机构的育龄期人群进行在线调查,了解调查对象对扩展性携带者筛查的态度、实施偏好、支付意愿,Logistic分析影响其决策的关联因素.结果11家机构共计回收24923份问卷,有效问卷24910份,有效率99.95%.被调查的对象中,54.42%为女性,45.58%为男性,年龄集中在26~35岁区段(19601人,78.69%).多数(84.75%)调查对象正在备孕(21110人),自身或配偶有不明原因流产史的有6395人(25.67%).38.99%(9714/24910)的调查对象对扩展性携带者筛查完全不了解,91.36%(22757/24910)的调查对象表示愿意接受扩展性携带者筛查.愿意接受ECS的原因中占比最高的是希望通过ECS 了解生育患有遗传病后代的风险,占88.18%(20066/22757);拒绝接受ECS的原因中占比最高的是认为家族中没有遗传病史,无须筛查,占33.91%(730/2153).60.22%(13 704/24910)的调查对象表示希望获知夫妻双方全部的遗传病携带信息.89.64%(20400/24910)的调查对象更偏向高效率的同步筛查模式.80.15%的调查对象认为应在备孕期进行检测,60.37%的调查对象认为应在婚检时进行检测.超过60%的调查对象(15 886人,63.77%)表示接受单人1000元以下付费.Logistic回归显示年轻人群,学历越高,夫妇月收入越高,有医疗保险,听说过ECS以及了解ECS的程度越高的育龄人群愿意接受ECS检测(OR>1,P<0.05).结论 育龄人群对扩展性携带者筛查了解有限,部分调查对象对ECS存在误解,但总体态度积极.年轻、高学历、高收入、有医保以及对ECS认知程度好的人群更愿意接受ECS.为了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生,促使扩展性携带者筛查良性开展,需要对育龄期夫妇进行扩展性携带者筛查和遗传知识科普宣传.

    扩展性携带者筛查优生优育单基因遗传病横断面调查问卷调查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对结核性与非结核性脊柱感染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郭路明于龙李力韬吴云峰...
    457-462,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结核性脊柱感染是脊柱外科比较棘手的疾病之一,其早期临床症状大多不典型,实验室检查、影像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的特异性不高.病原学诊断是结核性脊柱感染诊断的"金标准",但病原微生物培养存在周期长、阳性率低的缺点.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目前已应用到临床的诊断中,但关于mNGS与其他常见临床检测方法之间比较的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mNGS对结核性脊柱感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2月-2023年9月收入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脊柱外科的脊柱感染患者的病历信息,提取采集血液、脓液及病灶组织标本进行血清学检测、细菌培养、结核菌培养、病理学检查、X-pert和mNGS检测的结果,以临床诊断(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测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 共收集112例脊柱感染患者,男性68例,女性44例,年龄14~87(58.98±13.70)岁.临床诊断结果为非结核性脊柱感染63例,脊柱结核感染49例.mNGS法检出脊柱感染阳性90例(80.4%),微生物培养法检出阳性51例(45.5%).判断脊柱感染中的结核性感染方面,mNGS阳性检出34例(69.39%);微生物培养阳性检出仅17例(34.69%).mNGS法检出病原微生物102例,其中细菌70例.在mNGS、微生物培养、T-spot、X-pert对脊柱结核的临床诊断效能分析结果中,mNGS效能最高(AUC=0.839),其诊断的准确度最高,甚至高于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mNGS以及4种方法联合的诊断效能最高,ROC-AUC(95%CI)分别为0.846(0.701~0.971)和0.876(0.773~0.962),显著高于其他3种单独方法,Delong检验P<0.05.结论 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地对脊柱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微生物进行检测,并且对于结核性脊柱感染疾病有着较高的检出率、敏感度和特异度.该技术是诊断与鉴别脊柱感染性疾病较好、较快的方法,可为结核性脊柱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提供指导.

    脊柱感染脊柱结核宏基因二代测序病原微生物诊断

    肺癌人工智能细胞病理诊断系统的研发及诊断价值探讨

    王华南郭明学孙亚楠张彩云...
    463-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传统细胞病理诊断肺癌虽具有优势,但受医师主观经验和工作负荷影响较大.以深度学习算法模型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能够自动提取和归纳医学图像中的特征,在智能诊断中展现出显著优势.目的 结合人工智能和数字病理学新技术,研发适用于肺癌的人工智能细胞病理诊断系统并对其诊断价值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021年5月-2023年7月临床拟诊肺癌患者533例,其中最终病理确诊肺癌354例(包括腺癌98例、鳞癌140例、小细胞癌116例),非肺癌179例.将选取病例的气管镜活检标本及胸腔积液标本进行涂片、染色、扫描.使用随机选取的340例样本(肺癌病例229例和非肺癌病例111例)的数字病理切片分别对备选的检测模型和分类模型进行训练、验证及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择优选取YOLO v7检测模型及Vision Transformer分类模型为基本架构初步建立肺癌人工智能细胞病理诊断系统.利用训练过的人工智能细胞病理诊断系统对剩下的193例未经训练的样本进行诊断测试,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标准比较判读结果.结果 本研究研发的人工智能细胞病理诊断系统在肺癌诊断中的准确率为91.2%(176/193),敏感度为98.4%(123/125),特异度为 77.9%(53/68),阳性预测值为 89.1%(123/138),阴性预测值为 96.4%(53/55),Youden 指数为 0.763,Kappa值为0.798.结论 人工智能细胞病理诊断系统对肺癌的诊断敏感度和准确率均较高,可有效提高肺癌诊断效率,但该系统仍需进一步优化,从而提高诊断特异度.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肺癌细胞病理诊断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现状及关联因素分析:一项全国多中心现况调查研究

    宋咪邱晨邵梦琪吕厚辰...
    469-4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是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再骨折发生的重要手段,术后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现状和关联因素尚不清楚.目的 明确我国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现状和关联因素.方法 通过多阶段整群抽样法,调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94所医院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从中选取60岁以上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和骨折管理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关联因素.结果 共计4 369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女性3 000例,男性1 369例.患者平均年龄(76.48±8.78)岁.患者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率为21.8%.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关联因素包括地区(华南vs华东,OR=0.64,95%CI:0.45~0.91;华中 vs 华东,OR=0.50,95%CI:0.37~0.68)、医院类别(综合医院 vs 专科医院,OR=1.77,95%CI:1.22~2.57)、家庭年收入[(10~20)万元 vs<10 万元,OR=1.48,95%CI:1.21~1.82;(20~30)万元 vs<10 万元,OR=2.11,95%CI:1.51~2.94;>30 万元 vs<10 万元,OR=2.14,95%CI:1.48~3.09]、合并肺炎(OR=1.99,95%CI:1.43~2.78)、合并脑卒中(OR=0.65,95%CI:0.45~0.93)、合并眼部疾病(OR=1.84,95%CI:1.10~3.06)、骨折风险评估史(OR=1.40,95%CI:1.02~1.93)、骨质疏松症知识知晓水平高(OR=1.26,95%CI:1.06~1.50)、骨折后使用钙片/维生素D(OR=5.32,95%CI:4.18~6.76)和院内骨密度检测(OR=2.94,95%CI:2.46~3.51).结论 我国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率较低.地区、医院类别、家庭年收入、合并症、骨折风险评估史、骨质疏松症知识知晓水平、骨折后使用钙片/维生素D和院内骨密度检测和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关联因素.

    老年人髋部骨折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抗骨质疏松药物

    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慢性HBV感染孕妇子痫前期和改善妊娠结局的作用研究

    赵薇白文佩
    475-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子痫前期严重危及母儿生命安全,国内外指南推荐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使用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发生,但对有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孕妇临床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慢性HBV感染孕妇子痫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妇产科早孕期建档、规律产检并完成分娩,且具有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慢性HBV感染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孕期是否使用阿司匹林分为用药组(孕12~16周每晚睡前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至孕36周停药)和未用药组,比较两组孕妇在孕12周、孕20周、孕32周及分娩前的血压、肝功能、凝血功能及妊娠结局.结果 共收集134例慢性HBV感染孕妇资料,用药组50例,平均年龄(34.38±3.95)岁;未用药组84例,平均年龄(34.59±4.58)岁,两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组孕32周、分娩前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未用药组(P<0.05),子痫前期发生率低于未用药组[2.00%(1/50)vs 14.29%(12/84),P=0.043].两组肝功能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指标中只有凝血酶原时间用药组在分娩前高于未用药组[(11.18±0.76)s vs(10.71±0.65)s,P=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药组分娩孕周大于未用药组[(38.76±1.22)周vs(35.64±1.63)周,P<0.001];新生儿窒息率[0 vs 8.3%,P=0.036]、早产率[4.00%vs 15.48%,P=0.042]均低于未用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具有子痫前期高危的慢性HBV感染孕妇人群中,预防性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显著降低子痫前期发生率,改善凝血指标,降低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慢性HBV感染高危孕妇子痫前期小剂量阿司匹林妊娠结局

    急诊住院患者甲状腺激素和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对临床结局的预测能力研究

    孙丹群冯仁余徐书杭王书侠...
    481-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急诊住院患者病情复杂,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TH)是评判急诊患者机体状况的代谢指标,而作为重要的TH指标,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与急诊住院患者病情程度的关系仍不清楚.目的 探讨T3与非内分泌科急诊住院患者病情程度及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1年1-6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病区行TH检测的患者资料,根据TH水平,将其分为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nonthyroidal illness syndrome,NTIS)组和非NTIS组,分析各组的临床特征及其TH水平;并根据临床诊断对住院患者分为3组,即感染组、非感染组及脏器功能受损组,其中感染组又分为脓毒症组、肺部感染组和局部感染组,评价各组的TH水平及低值情况(任一激素低于参考值),并探讨TH激素水平与急诊住院患者死亡风险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175例患者,男性108例,女性67例,平均年龄(66.12±16.23)岁.NTIS的发生率达62.29,其中低T3发生率最高(56.00%),其次为FT3(46.86%).NTIS组的病死率高于非NTIS组(28.44%vs 10.61%,P=0.006).脓毒症组和脏器功能受损组并发NTIS的比率最高,分别达83.33%和78.12%,非感染组仅23.52%.ROC曲线分析表明,单独检测T3对死亡风险的预测能力较强(AUC=0.750,95%CI:0.673~0.828,P<0.001).结论T3是急诊住院患者病情判断的最敏感指标,其次为FT3,T3对死亡风险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急诊危重患者应注意监测甲状腺功能.

    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甲状腺激素急诊状态脓毒症重症

    尿素氮/白蛋白比值的列线图模型对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研究

    秦继高维阳黄淘克张安迪...
    486-492,5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老年心力衰竭的预警、风险分层研究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探讨血尿素氮-白蛋白比值(blood urea nitrogen to albumin ratio,BAR)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年内死亡的预测价值;建立包含BAR在内的列线图,并验证其临床价值.方法 建模数据来自解放军总医院2016年1月-2021年10月诊断为心力衰竭的1 259例老年患者,验证队列来自2021年10月-2022年10月诊断为心力衰竭的314例老年患者.以1年病死率为结局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后因素,根据预后因素构建列线图;ROC曲线、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用于评估模型的区分度、一致性和临床效益;通过计算ROC 曲线下面积和 DCA,比较列线图与 N 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及 BIOSTAT-CHF预测模型的性能.结果 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中分别有27.2%(343/1 259)和25.2%(79/314)患者在1年内死亡.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D-二聚体、NT-proBNP、BAR、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ARB)使用与死亡结局独立关联(P<0.05).基于以上5个因素构建列线图,列线图展现出良好的区分度(AUC=0.838,P<0.001)、一致性(Hosmer-Lemeshowx2=4.251,P=0.834)和临床效益.列线图模型与NT-proBNP和欧洲BIOSTAT-CHF预测模型相比预测效能均更佳(0.838 vs 0.703和0.825,P<0.05).DCA结果提示,列线图相比NT-proBNP、BIOSTAT-CHF预测模型均增加了更多的净获益.结论BAR是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年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包含BAR在内的列线图展现出优异的辨别力和校准能力,为预后评估提供有力支持.

    心力衰竭血清尿素氮-白蛋白比值列线图1年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

    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预后因素及生存预测列线图构建:一项单中心大样本回顾性研究

    吴子声李峰张会强周金妹...
    493-5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随着乳腺癌(breast cancer,BC)治疗手段的进步,越来越多患者整体生存期延长,随之而来的是乳腺癌脑转移(breast cancer brain metastasis,BCBM)的增加,但BCBM患者的预后整体仍然较差.目的 分析BCBM患者的预后因素,建立预测BCBM患者预后的临床列线图模型并评估其效能.方法 纳入2001年1月-2021年6月于本中心诊断的BCBM患者,收其集临床病理特征,通过Cox回归分析确定患者预后因素,并建立预后预测列线图以预测BCBM患者6个月、1年、2年的生存率,通过ROC曲线和校准曲线对列线图的预测效能和校准度进行评价,采用Bootstrap方法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总计纳入700例患者,确诊BC时的平均年龄为43.77岁,中位总生存期为11(95%CI:9.8~12.2)个月.多因素Cox回归显示,BCBM患者较差预后与诊断BC时年龄>48岁(HR=1.30,95%CI:1.09~1.56,P=0.003)、诊断BCBM时KPS<80(HR=1.34,95%CI:1.13~1.60,P=0.001)、分型为三阴性乳腺癌(HR 阳性/HER2 阴性:HR=0.77,95%CI:0.60~0.98;HER2 阳性:HR=0.62,95%CI:0.50~0.77;P<0.001)、首发转移部位非脑(HR=1.83,95%CI:1.44~2.32,P<0.001)、脑转移灶数目≥3 个(HR=1.44,95%CI:1.20~1.72,P<0.001)、同时出现脑膜转移(HR=1.53,95%CI:1.12~2.08,P=0.008)、诊断BCBM 后未接受放疗(HR=1.31,95%CI:1.10~1.57,P=0.003)、伴随肝转移(HR=1.28,95%CI:1.07~1.52,P=0.006)及伴随肺转移(HR=1.19,95%CI:1.00~1.42,P=0.049)独立关联.基于Cox回归构建预测BCBM患者生存率的列线图,其预测6个月、12个月、24个月生存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23、0.720、0.798,内部验证显示模型预测各时间段平均AUC均>0.7,预测6个月、1年、2年生存的平均AUC及95%CI分别为:0.725(0.723~0.727),0.723(0.721~0.725),0.759(0.757~0.761).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显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精确度和临床获益.结论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性能良好的预测BCBM患者预后的列线图.诊断BC时的年龄、诊断BCBM时的KPS、分子亚型、首发转移部位、脑转移灶数目是否≥3个、是否伴随脑膜转移、是否接受放疗、是否伴随肝转移及是否伴随肺转移为BCBM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乳腺癌脑转移预后列线图生存率

    不同心力衰竭亚型老年患者血清尿酸与预后的关系

    闫伟朱明向刘春蕾
    503-50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血清尿酸(serum uric acid,sUA)与炎症和微血管功能障碍有关,对不同的心力衰竭分型可能有不同的影响.目的 研究sUA水平与不同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力衰竭亚型老年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4年9月-2017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入院24 h内接受血清尿酸的检测.随访至2017年9月,以心血管死亡事件为终点事件,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评估sUA水平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1 355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总体上心血管死亡事件发生率为6.8%(92例),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mid-range ejection fraction,HFmrEF)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三组心血管死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3.9%(47例)、6.1%(24例)和3.4%(21例).与低sUA组相比,高sUA组患者心血管死亡事件的发生风险更高(HR=2.141,95%CI:1.199~3.824,P=0.01).亚组分析中,在HFrEF患者中,与低sUA组相比,高sUA组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也升高(HR=4.151,95%CI:1.866~9.234,P<0.001);在HFmrEF患者中,高sUA组心血管死亡事件发生风险相较低sUA组同样升高(HR=4.724,95%CI:1.664~13.414,P=0.004).结论sUA水平的升高与老年HFrEF和HFmrEF患者心血管不良预后相关.

    血清尿酸老年人心力衰竭射血分数心血管死亡事件

    衰老小鼠骨骼肌组织外泌体对骨代谢调控作用的研究

    李然王中奇牛芮涵马逸飞...
    509-515,5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骨骼肌衰老后质量和功能逐渐下降,其分泌的外泌体对骨代谢具有明显的影响,但衰老骨骼肌外泌体对骨代谢的调控机制尚未明确.目的 探索衰老骨骼肌组织外泌体调控成骨、破骨细胞功能的作用.方法 将2月龄(Young)和24月龄(Old)小鼠骨骼肌组织消化形成单细胞悬液,从中提取的骨骼肌组织外泌体分别为年轻骨骼肌组织外泌体(Young-Exo)和衰老骨骼肌组织外泌体(Old-Exo).通过生物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和Western blot对外泌体进行验证.利用提取的外泌体干预诱导原代成骨细胞成骨分化和诱导骨髓单核巨噬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组织外泌体干预实验分为对照组(PBS组)、年轻组织外泌体组(Young-Exo 组)、衰老组织外泌体组(Old-Exo组).茜素红(alizarin red S,ARS)染色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检测成骨分化水平;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se,TRAP)染色检测破骨细胞面积;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检测 Alp、Opn、Ocn、Col1a1、Runx2、Ctsk、Dc-stamp、Atp6v0d2、Mmp-9、Acp5 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Young-Exo组与Old-Exo组的细胞外囊泡均为双层膜结构的圆形囊泡,直径110nm左右,且均表达CD9、CD63、CD81和TSG101等外泌体相关标志蛋白.组织外泌体干预诱导原代成骨细胞成骨分化实验结果显示,与PBS组、Young-Exo组比较,Old-Exo组原代成骨细胞ARS染色的钙盐沉积量和ALP染色强度均下降(P<0.01),成骨分化基因 Alp、Opn、Ocn、Collal、Runx2的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1);组织外泌体干预诱导骨髓单核巨噬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结果显示,与PBS组、Young-Exo组比较,Old-Exo组TRAP染色的破骨细胞所占面积百分比升高(P<0.01),破骨细胞相关基因Ctsk、Dc-stamp、Atp6v0d2、Mmp-9、Acp5的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1).结论 与年轻骨骼肌组织外泌体相比,衰老骨骼肌组织外泌体可能通过抑制原代成骨细胞的成骨分化、促进破骨细胞形成,打破骨代谢的动态平衡,导致骨质疏松症.

    衰老骨骼肌组织外泌体成骨分化破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