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要求和预算法规定,我国一直在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不断提升,中央财政已经初步构建起以项目支出为主的一般公共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公益类事业单位作为财政资金的使用者,承担着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重要职责,要不断通过预算绩效管理提升自身预算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目前,公益类事业单位已经开展了绩效管理工作,但要看到现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如预算绩效管理意识单薄、相关制度管理办法不完善、绩效目标设置不科学、绩效指标体系不健全、绩效评价层次单一、信息公开度低、对于绩效评价的运用机制不健全等.针对目前公益类事业单位在预算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有针对性地阐述相应的改革思路,要提高认识,不断完善预算绩效管理相关制度、管理办法;科学设置绩效目标;完善绩效指标体系,并探索建立过程指标、质量指标,完善行业历史数据库及行业统一标准;通过合理引入外部评价力量,使绩效评价层次多元化;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建立健全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机制,从而全面提升公益类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