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结构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结构学报
中国建筑学会
建筑结构学报

中国建筑学会

王有为

月刊

1000-6869

ascjgxb@126.com

010-58933734 58933573

100835

北京三里河路9号

建筑结构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是报道和交流建筑结构领域代表我国学术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所刊登的内容包括建筑结构、抗震防振和地基基础等方面国内重大课题的学术成就,国家重点工程的设计以及实际工程中待解决问题的研究、探讨等。读者对象为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科研设计院所的科研设计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开槽型混凝土叠合板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与承载力计算

    聂鑫周心怡庄亮东
    216-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槽型混凝土叠合板采用板端开槽放置附加钢筋的形式取代胡子筋,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在工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为进一步研究开槽型叠合板的受力性能和关键设计参数,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建模分析.针对槽口附加钢筋滑移模拟和新旧混凝土界面模拟方法开展研究,并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有限元建模的合理性.进一步通过该有限元模型开展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附加钢筋直径过大或过小于预制板纵筋直径都会损伤受力性能,槽口保护层厚度由40 mm减小至20 mm时,叠合板承载力提高18.3%,槽口长度由100 mm增加至300 mm时,叠合板的承载力提高176%.同时,对开槽型叠合板承载力的设计公式进行了理论推导,并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误差基本小于10%,两者吻合较好.

    叠合板槽口有限元分析设计方法受弯承载力

    爆炸荷载下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研究试验设计

    李晓琴张莉廖俊智陈建飞...
    226-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爆炸荷载下FRP-混凝土类梁式构件数值模拟计算效率,提出了爆炸荷载下FRP-混凝土搭接接头精细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案.总结已有的不同种类的FRP-混凝土搭接接头在不同荷载条件下的破坏模态和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提出了爆炸荷载下FRP-混凝土修正梁式弯曲搭接接头的基本构造及尺寸,即由两个长500 mm、宽100 mm、高150 mm、圆柱体抗压强度54.4 MPa的混凝土块体,并在底部铰接,在混凝土顶部黏结了一块弹性模量30 GPa、长450 mm、宽100 mm、厚3.0 mm的GFRP板.采用上述FRP-混凝土修正梁式弯曲搭接接头,在爆炸比例距离Z≥1.2 m/kg1/3和爆高跨度比a≥0.5条件下,得到了 FRP-混凝土界面在爆炸荷载下发生类似中部弯曲裂缝引起的界面剥离破坏模态(IC Debonding)时FRP实际应力界限范围为[180.1,583.3]MPa;提出爆炸荷载下纵向尺寸1.0m的修正梁式弯曲搭接接头FRP-混凝土界面发生类IC Debonding的等损伤线压力-冲量(P-I)曲线和P、I同炸药当量W、爆炸距离R、爆炸比例距离Z的经验公式,用于爆炸荷载下FRP-混凝土类梁式构件的数值模拟.

    FRP-混凝土界面修正梁式搭接接头爆炸荷载类ICDebonding压力-冲量曲线

    海水与腐蚀电流耦合作用下铝合金与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

    温小栋王俊豪殷光吉邵璟璟...
    237-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海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使用性,基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技术,对腐蚀防护与结构一体化的铝合金板-钢筋混凝土组合构件的界面黏结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建立海水环境与腐蚀电流耦合作用下界面黏结强度的计算方法.通过设计15组45个铝合金板与混凝土界面剪切试件,分别进行室内养护和耦合环境(海水环境与腐蚀电流)加速锈蚀,并进行单剪试验,研究黏结长度(60、80 mm和100 mm)、黏结宽度(60、80 mm和100 mm)、铝合金板表面刻槽深度(1.5 mm和2.5 mm)以及锈蚀时间(30、60d和90 d)等参数对界面破坏形式、极限荷载及应变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室内环境养护下,试件的破坏形式为黏结层-混凝土之间的界面剥离,而耦合环境下试件的破坏形式转变为铝合金板与黏结层之间的界面剥离,且当锈蚀龄期达到90 d时,剥离的混凝土面积明显减少,故海水和腐蚀电流的耦合作用会降低铝合金板与黏结层界面的黏结性能;增大黏结长度、宽度以及表面刻槽深度,可提高室内环境下试件界面的极限破坏荷载,也能缓解耦合环境对试件界面黏结性能的不利影响;但黏结长度或宽度超过80 mm后,其缓解作用减弱.利用试验测试获得的极限荷载,拟合获得环境影响系数、槽深系数以及与试件黏结尺寸相关的系数,修正了 Niedermeier黏结强度模型,可用于预测海水与腐蚀电流的耦合作用下铝合金板与混凝土界面的黏结强度.

    铝合金板与混凝土界面海水和腐蚀电流耦合作用单剪试验界面破坏黏结强度

    既有建筑结构安全性鉴定中分项系数的调整研究

    刘立渠彭立新赵振红沈孛...
    247-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既有建筑结构鉴定中直接采用设计公式简单通用,但基于可靠指标调整分项系数的鉴定方法更为合理,既能充分利用既有建筑的实际现状,又能避免潜在的不定性风险.为此,基于可靠指标对构件承载力分项系数分解算法进行比较,阐述抗力分项系数、材料强度分项系数的调整方法,并通过工程算例验证其用于既有建筑结构鉴定的可行性.通过研究比较可知:直接分解法简单明了,当构件承载力变异系数在0.11~0.15,可靠指标在3.5~5之间取值时,直接分解法和间接分解法等效;对于既有建筑结构,按调整抗力分项系数、材料强度分项系数的方法进行鉴定具有可行性,尤其是采用调整材料强度分项系数的鉴定方法,在检测批合理划分、检测数据可靠的情况下,既可以充分利用既有建筑的实测材料强度或材料强度分项系数的可靠指标裕度,又能满足标准规定的目标可靠指标要求.

    既有建筑结构可靠指标安全性鉴定构件承载力抗力分项系数材料强度分项系数

    《建筑结构学报》征稿简则

    后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