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技术
建筑技术

赵瑛(执行)

月刊

1000-4726

jzjs@sina.com

010-68512449,68589256

100045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甲1号

建筑技术/Journal Architecture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技术刊物。报道应用建筑科学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主要栏目有施工技术、建筑设计、工程实例、建筑材料、建筑机械、工业建筑、混凝土制品、建筑装饰、建筑节能、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等。读者对象为建筑企事业单位和建设单位从事建筑科技和管理工作的中高级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跨度鱼腹式钢桁架拼装分区与提升点优化分析

    韩锋李进李晓阁王永宏...
    1156-1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大跨度钢桁架结构的累积提升施工方法,进行了鱼腹式钢桁架结构拼装分区与提升点优化分析,通过提升施工全过程的数值模拟,根据结构的最大应力和最大位移,确定了合理的分段和提升点数量和位置,并对整体结构进行了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鱼腹式屋盖结构屋脊和屋檐存在明显的标高差,分段提升时,需将屋脊和屋檐对称分段不少于3段;在结构跨度方向每个分段可根据设备条件设2个提升点,提升点的位置可进一步通过提升过程分析来确定,分析结果可为其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大跨度鱼腹式钢桁架分区提升优化分析

    钢结构中防屈曲支撑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熊正朝周茜马迅田兴...
    1161-1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结构具有轻质高强、工期短、污染少等优点,但抗侧移刚度小、抗震性能差,常用的抗震措施有增大梁柱截面、提高配筋率和强度等,但这些措施存在不经济、普通支撑构件易变形等问题.结合工程实际对防屈曲支撑BRB在钢结构中的设计与施工技术进行研究.阐述BRB的组成与作用机理,通过采用D值法、设定抗侧刚度比对BRB构件进行选型与布置,并通过有限元软件SAP2000对结构进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验证设计可行性;通过试验得出所选构件材料性能满足要求,最后通过BIM深化梳形预埋件、气体保护焊等施工方法完成安装并验收合格.BRB作为结构耗能减震元件,可大幅吸收地震能量且不发生屈曲,提高结构抗震能力的同时节约用钢量.

    钢结构防屈曲支撑抗侧刚度比时程分析滞回曲线

    P-TRC加固砌体结构历史建筑抗震性能研究

    薛红京束伟农高志斌耿伟...
    1166-1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博物馆建造于20世纪50年代,4层砌体结构房屋,楼屋面为结构梁支撑小跨预制板,承重墙下采用灰土夯实基础,结构整体性差,抗震性能低.结合本工程加固改造设计介绍了一种新型P-TRC预应力碳纤维增强混凝土板,探讨了配套施工工艺及构造节点,通过有限元程序SAUSG分析了加固后砌体房屋在各地震水准下的抗震性能,与传统喷射混凝土加固方法对比,采用P-TRC加固后建筑物抗震性能提升明显,能够实现"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性能要求.P-TRC加固技术对原结构损伤小,工艺简单可快速提升建筑使用功能和利用率,适用于城市中心既有砌体建筑加固,有利于促进城市更新,本工程加固方法可为类似砌体建筑加固工程提供借鉴.

    历史建筑砌体结构P-TRC抗震加固

    滨江高级中学艺术中心结构分析与设计

    林沂祥焦阳张文琪
    1170-1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滨江高级中学艺术中心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面局部采用正方四角锥网架结构.通过介绍该工程的结构体系及布置,针对超限不规则情况,设置相应的抗震性能目标和关键构件的加强措施.采用两种不同的软件进行包络设计,并对整体结构进行小震弹性反应谱分析,补充了弹性时程分析及中震作用下的抗震分析,并进行了大震静力推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安全储备.

    不规则结构复杂多层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加强措施

    钢筋混凝土框架外设自复位构件加固抗震性能研究

    范钰麟刘航韩明杰曾永璇...
    1174-1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设自复位构件加固框架的方法是先对框架梁柱采用增大截面法进行加固,后在加固柱截面外侧,沿加固梁并排设置预制梁,预制梁内部张拉无粘结预应力筋,预拉力弹性拉紧作用降低框架震后残余变形率,并在节点设置耗能钢筋,降低节点动力响应.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3榀缩尺试验模型进行拟静力加载,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建模合理性,建立3组共7榀框架进行变参数模拟,考察框架抗震性能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建模方法可较好模拟外设自复位框架的受力特征.预制梁可提高加固后框架承载力,耗能钢筋提高节点处耗能作用较显著,可显著降低框架震后残余变形率,提高加固后框架抗震性能.

    抗震加固增大截面自复位有限元

    适应可变性住宅的管线分离集成管廊研究

    邓广张落尘张可心
    1178-1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下装配式住宅和"百年住宅"正大力推行,然而装配式内装应用比例小.住宅内部管线集成程度低,装修过程中更改走线工序烦琐,后期检修更换通常"牵一发而动全身",由此也造成住宅可变难度大,无法灵活适应全生命周期使用需求.现阶段住宅多使用管线预埋的施工建造方式,并且在设计阶段较少考虑管线的统筹布置和其对于住宅布局的长远适应性.因此提出一套适应可变性住宅的管线布置方案,研究出新型的与户内主梁结合的预制集成管廊形式.

    集成管廊可变性住宅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内装管线分离

    平面钢管桁架设计问题探讨

    周凯
    1182-1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某平面钢管桁架的工程案例分析平面钢管桁架设计中计算模型的选取、加载方式、桁架腹杆布置方式等.采用不同模型进行计算,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平面钢管桁架的计算模型采用弦杆刚接腹杆铰接模式较为合理;荷载加载方式采用线荷载偏于安全;若桁架屋面变形控制严格,且同时存在荷载方向正反影响较大等情况,桁架腹杆选择带竖杆的人字形布置较为合理;若桁架屋面的荷载、跨度不大,屋面檩条在节点上,不以变形为主控的钢管桁架,桁架腹杆选择不带竖杆的人字形布置较为合理;若桁架屋面的荷载方向相对固定,可调整斜杆布置方向,使得斜杆尽量受拉,桁架腹杆选择带竖杆的平行弦形布置较为合理.

    钢管桁架计算模型腹杆布置加载方式

    某住宅大跨度楼板下挠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刘正江郑百泉陈清华樊宝贝...
    1186-1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住宅大跨度楼板出现较大程度下挠现象,为查明楼板发生下挠的原因,避免因设计缺陷和施工措施不到位导致楼板挠度过大的问题,从结构设计和施工两方面进行原因分析,探讨发生下挠主要原因及相应预防大跨度板下挠过大的应对措施,以供后续类似项目施工参考.

    楼板下挠挠度支撑体系

    成本管控下高层建筑CFG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

    张大英杨庆贺王树明毕颖...
    1190-1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降低工程成本,对漯河市某在建高层建筑地基进行方案优化.以项目中的15号楼为例,考虑桩长和桩间距两个因素,设计3种CFG桩复合地基比选方案,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前提下以经济性作为评价指标,计算3种比选方案的工程造价并与原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桩长为16m、桩直径为0.4m、桩间距为1.35m时为最优方案,仅单栋建筑比原设计方案节约造价20.142万元.为进行不同地基基础方案对比,设计桩间距亦为1.35m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地基方案,并根据桩端持力层深度确定桩长为22m.管桩内径为0.21m,外径为0.4m,桩周长为1.26m,承载力满足要求.计算该方案工程造价,与CFG桩复合地基方案中的最优方案进行经济性对比,结果表明:仅单栋建筑采用CFG桩复合地基优化方案较管桩方案可节省工程造价57.806万元,对于需要进行地基处理的11栋楼仅复合地基就可节省约635.866万元,因此,最终确定该工程项目采用CFG桩复合地基优化方案.

    CFG桩复合地基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优化设计造价分析

    山区陡峭地形下悬臂梁式塔式起重机基础的设计与分析

    黎洪安鞠晓鹏吴依娇
    1195-1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区地形与地质复杂,存在横坡陡和地面高差大的特征,导致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存在塔式起重机基础布置难度大且成本高等问题.为降低塔式起重机基础占地面积并保证塔式起重机基础以及塔式起重机本身的稳定性,开展了对塔式起重机基础的设计与分析,提出了采用与桥墩承台一同浇筑混凝土的塔式起重机基础结构.应用悬臂梁模型进行配筋设计,采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对塔式起重机基础结构进行整体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塔式起重机基础最大等效应力为3.6 MPa,塔式起重机基础存在增加承台等效应力1.3 MPa,塔式起重机外支腿水平最大变形为0.2 mm,均小于规范要求,并经现场监控量测检验悬臂梁塔式起重机基础不对承台结构造成影响.该方案有效避免了常规扩大基础存在塔式起重机倾翻的风险,结构设计合理,是一种技术可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方法.

    塔式起重机基础悬臂梁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