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技术
建筑技术

赵瑛(执行)

月刊

1000-4726

jzjs@sina.com

010-68512449,68589256

100045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甲1号

建筑技术/Journal Architecture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技术刊物。报道应用建筑科学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主要栏目有施工技术、建筑设计、工程实例、建筑材料、建筑机械、工业建筑、混凝土制品、建筑装饰、建筑节能、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等。读者对象为建筑企事业单位和建设单位从事建筑科技和管理工作的中高级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坑工程对邻近既有浅基础建筑物的影响分析

    赵彤
    1978-1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深入了解基坑降水、开挖、上部结构施工全过程引起邻近浅基础建筑的变形特性,以某高层住宅小区地下室基坑工程对邻近既有3层条形+筏形浅基础结构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抽排降水、基坑开挖、上部结构施工角度分析对邻近既有建筑物变形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基坑开挖深度加深,建筑物水平、竖向变形不断增加,且水平、竖向变形变化曲率基本一致,但水平位移呈现整体向基坑一侧变形的趋势,竖向位移呈现两端大中间小的马鞍形沉降形状;上部结构施工补偿了基坑土方开挖卸荷造成的土体应力释放,建筑物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略有回弹,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一定借鉴.

    基坑工程浅基础MIDAS变形

    基坑开挖影响下邻近长江大桥双曲拱桥的安全性能评价

    陈玉良李丹杨明童立元...
    1982-1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两阶段模拟法对深大基坑开挖影响下的邻近南京长江大桥双曲拱桥进行了分步模拟计算.先通过有限差分软件计算基坑开挖对临近双曲拱桥基础的影响,求解最不利工况下的拱脚变形;再结合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计算4种工况下拱脚允许最大位移值,作为邻近基坑开挖影响下的双曲拱桥安全理论限值.

    南京长江大桥双曲拱桥深基坑数值模拟安全评价

    南京古平岗地铁基坑围护结构监测及数值模拟分析

    孙明
    1986-1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地铁基坑开挖变形对工程的安全性及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南京古平岗地铁站基坑围护结构监测数据为依据,结合有限元计算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探讨了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桩墙的水平位移、围护结构桩顶的沉降以及基坑周边地表的沉降变形.结果表明:目前基坑围护结构桩墙的水平位移、围护结构桩顶的沉降、基坑周边地表的沉降变形的实测值与模型计算结果相符,均未超过基坑监测预警值,处于安全状态;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向内部倾斜,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围护结构桩墙约中上部处;围护结构桩顶的沉降随时间逐渐增加,但出现几次小规模向上的反弹;地表沉降量整体趋势先增大后减小,最大沉降点发生在距离基坑约10 m处.

    地铁基坑围护结构监测分析数值模拟

    三层龙骨盘扣支撑体系在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中的施工技术

    于存凯
    1991-1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常规结构梁的模板支撑体系一般为两层龙骨:顺着主梁方向的副龙骨和垂直于主梁方向的主龙骨.由于龙骨材料刚度限制,支撑梁的立杆间距不能过大.三层龙骨盘扣支撑体系强度更高,立杆间距可以增大.为了发挥盘扣支撑的优势,北京市昌平区档案馆新馆建设工程(档案馆等 3 项)采用三层龙骨盘扣支撑体系,充分利用材料自身强度,既满足结构受力要求,又极大地节省了支撑材料的投入.

    龙骨盘扣高大模板支撑体系

    地铁区间隧道变截面暗挖施工技术研究

    程鹏
    1994-1997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大截面隧道变截面施工面临跨度大、截面形式多且截面高、净距小以及工艺复杂等难点,是城市地铁隧道建设的关键环节.依托广州地铁 5 号线双庙区间隧道暗挖施工工程,介绍了变截面施工过程中的施工难点、总体施工方案、开挖及爆破方法、初期支护施工和截面转换施工等,总结了超大截面隧道变截面施工的技术要点,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隧道施工变截面初期支护CRD法反挖扩掏法

    某大型公共建筑钢板剪力墙施工技术研究

    杨永洪
    1998-20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公共建筑钢板剪力墙为研究对象,对钢板剪力墙施工过程的重难点进行剖析,根据焊接T形接头的纵向残余应力修正估算公式对钢板剪力墙纵向残余应力大小进行估算,得到了残余应力分布曲线;通过优化焊接顺序及工艺、采用可调节预拉力的定位拉杆装置等措施在保证钢板安装过程稳定性的同时,降低残余应力,为同类建筑提供有益的参考.

    钢板剪力墙新型定位支架残余应力估算公式

    鹫峰山一号隧道衬砌环向施工缝破损防治技术

    任昌真吕敬钱牟联松
    2001-2005页
    查看更多>>摘要:衢宁铁路(福建段)鹫峰山一号隧道为单洞单线特长隧道,受斜井选址条件影响,洞内独头掘进距离长,运输组织难度大,施工任务重,工期紧.为了减少隧道衬砌环向施工缝破损,确保隧道衬砌施工质量,分别从衬砌台车挤压、环向止水带切割混凝土、施工冷缝、止水带背后脱空等方面,对衬砌环向施工缝破损产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通过采取台车端头软搭接、钢端模固定止水带、运用先进的混凝土浇筑工艺、施工缝V形槽等措施,有效预防了衬砌环向施工缝破损.根据施工缝环向裂缝位置、大小、有无渗漏水情况,采取相应整治方案,提出优化设计的合理化建议.

    隧道衬砌环向施工缝施工缝破损防治

    浅埋暗挖隧洞穿越防渗墙施工技术

    高德存张笑林
    2006-20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暗挖隧洞穿越建筑物时,地质发生变化,围岩应力释放,扰动范围变大,如果没有采取对应措施,容易对原有建筑物功能造成破坏,同时隧洞本身易发生坍塌事故,因此穿越建筑物时施工安全是关键.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永定河生态补水工程为例,提供了一种暗挖隧洞穿越防渗墙施工工法,可以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同时保持原建筑功能.

    浅埋暗挖隧洞穿越防渗墙

    出水涵下穿再生水管线土方开挖与支护

    邹书明张笑林
    2009-2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由大宁水库向永定河生态补水功能,新建连通管道、穿堤管涵、出水涵等将大宁水库与永定河连通.永定河内的既有水利设施为钢筋混凝土包封的小红门再生水管线.本工程的出水涵从其下方穿过,为了不影响小红门再生水管线的供水任务,决定采用临时拆除混凝土包封,对钢管进行悬吊保护,管线下土方采用人工分段分层形式开挖,边坡保护采取随开挖随注浆喷锚加固的方法,土方开挖完成后再生水管线下方采用钢管支护,待出水涵施工完成后,恢复再生水管线原状.此方法既保证了再生水管线的供水任务,也较快地完成了本工程的出水涵的新建任务.

    下穿再生水管线再生水管线保护人工分段分层土方开挖

    1~80m简支拱上部结构中钢管拱肋施工技术

    吴胜利
    2013-2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 1~80 m的简支拱上部结构施工中,施工的重难点主要是连系梁施工和钢管拱肋施工这两项施工技术,如何在施工的过程中确保安全是1~80 m简支拱上部结构施工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北京至滨海新区铁路宝坻至滨海新区段JBSG-3 标北辰特大桥跨永定新河右堤路 1~80 m简支拱上部结构施工项目中的钢管拱肋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介绍了总体工程的概况,然后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钢管拱肋结构施工技术的操作步骤,最后针对钢管拱肋结构施工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给出了防护措施建议.

    简支拱钢管拱肋施工安全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