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技术
建筑技术

赵瑛(执行)

月刊

1000-4726

jzjs@sina.com

010-68512449,68589256

100045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甲1号

建筑技术/Journal Architecture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技术刊物。报道应用建筑科学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主要栏目有施工技术、建筑设计、工程实例、建筑材料、建筑机械、工业建筑、混凝土制品、建筑装饰、建筑节能、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等。读者对象为建筑企事业单位和建设单位从事建筑科技和管理工作的中高级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肋板式锚索挡土墙施工技术

    刘清阁
    221-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铁路、公路、建筑工程多年的建设,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设计支护方式的完善,边坡支护方式多种多样.肋板式锚索挡土墙作为一种新型支护形式,在陡坡面支护中脱颖而出,与常规边坡支护型式相比,肋板式锚索挡土墙施工工艺简单、快捷灵活、支护形式坚实稳固,安全可靠,节约用地,施工便捷,外观效果好,经济环保.

    肋板式锚索挡土墙锚索注浆张拉

    强化再生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王松岩庞仁伟焦红
    226-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粗骨料强化的再生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建立了ABAQUS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在验证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轴压比、长细比、纵筋配筋率和箍筋间距对强化再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轴压比和长细比对构件的抗震性能有较大的影响,轴压比控制在0.6以下,强化再生混凝土柱能够发生较好的延性破坏;长细比对构件的初始刚度和承载力影响较大,长细比越大,构件的承载力越差,位移延性系数越小;纵筋配筋率会影响试件的承载力和延性,箍筋间距对承载力影响不大,但箍筋密度增加,会提高构件的延性.

    强化再生混凝土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轻骨料混凝土预制隔热构件的安全与节能技术

    陈金月陈占虎刘立朋
    231-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在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体系中用轻骨料混凝土隔热构件代替部分层间挑板处理热桥方法的可行性,首先使用试验的方法验证了轻骨料混凝土隔热构件在层间挑板中的安全性,然后使用模拟的方法计算该隔热构件的热工性能.结果表明:取石墨聚苯板的厚度为250 mm,轻骨料混凝土预制隔热构件置于挑板中间位置,并且长度为150 mm,经试验分析,轻骨料混凝土预制隔热构件与混凝土组合悬臂构件挠度为0.02 mm,远小于挠度计算限值,且均未出现裂缝,安全性能满足要求;对比使用砂浆和真空板处理层间挑板的热工性能,采用DEST软件在满足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能效指标前提下计算了外墙总传热系数的较合理的限值,验证了轻骨料混凝土隔热构件热工性能满足要求.

    内置保温体系层间挑板轻骨料混凝土预制隔热构件安全性分析节能分析

    地铁周边地块住宅开发隔声减振设计

    龚联
    235-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铁在为城市人口出行通勤提供高效快捷选择的同时,也引起沿线的环境振动,进一步诱发建筑物的二次噪声将成为环境污染源,对地铁沿线居民的工作、生活都产生很大的影响.结合北京某项目实际情况和地铁隔声减振设计实践,分析实测数据,归纳对比国家各类规范,梳理解决思路和设计要点,最终应用聚氨酯隔振垫的构造方案解决了既有地铁周边建筑减振和隔二次噪声的问题,为今后地铁周边类似项目的设计分享经验,形成案例,对将来后续项目的设计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地铁周边环境振动二次噪声隔声减振设计聚氨酯隔振垫

    渣土类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

    平洋李强王强勋周恩永...
    239-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所有建筑垃圾中,渣土类建筑垃圾利用率最低.为解决渣土资源化利用率低、不规则和作业空间狭窄基槽回填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研究了以渣土为主要原材料的新型基槽回填材料,通过溜槽或泵送到各类肥槽、基坑、矿坑,进行回填施工,无需分层碾压和振捣、自密实,在满足施工质量要求前提下提高了渣土的利用率.

    渣土类建筑垃圾资源化回填流态固化土

    工程设计限额指标查询系统在EPC工程数字化建设中的应用

    王川居贤春孙新宇王兵兵...
    242-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适应总承包(EPC)模式工程的市场需求,以应用较多的住宅类工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EPC模式下工程设计限额指标查询系统研究,通过规范调整系数,工程量调整系数的修正,将基础限额数据转化成适应总承包(EPC)模式工程应用的设计限额数据,开发出了EPC模式下工程设计限额指标查询系统.帮助总承包单位解决了设计阶段成本控制问题,推动了设计公司设计限额数据方面的数字化转型,提高了设计公司在EPC工程数字化建设中的参与能力.

    EPC限额设计指标查询系统

    美国大跨度建筑钢结构制造关键技术

    罗海生戴伟
    247-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建筑钢结构与美国建筑钢结构焊接规范和制造规范有很大的区别,为了使承接的项目满足美国规范和项目合同要求,针对美国抗震设防区域的大跨度建筑钢结构制造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可借鉴经验.

    BIM英制抗震加工焊接规范AWSD1.8拼装

    建筑行业数字化交付实施的方向与思考

    韩冰
    249-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内基于BIM信息模型的应用与研究日益普及,其应用成果的数字化档案与数字化交付仍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笔者对于建筑行业数字化交付的原则与方向、交付的目的与意义、实施环境、实施条件等提出了一些建议与思考,以利于该项新技术的广泛普及和落地,并在数字化交付对于未来数字城市建设和数字建筑的运营维护及城市更新改造提供数字化支持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方向性的建议.

    BIM信息模型数字化档案数字化交付CIM

    施工企业BIM双元应用:组织支持与个体因素的跨层影响机制

    麻佩花园园张颖
    253-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探索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建造的过程中,施工企业越来越重视BIM技术的有效应用及其价值的充分实现.员工的BIM应用将影响企业BIM应用的整体效果.为深入了解员工的BIM应用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区分了常规式和创新式两种BIM应用方式,从个体和企业层面分析其影响机制,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数据,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差模型检验假设.常规式和创新式应用的区分及其影响机制的解析,为管理者激励员工应用BIM提供参考.

    创新式BIM应用常规式BIM应用情感性组织支持工具性组织支持BIM应用自我效能个体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