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技术
建筑技术

赵瑛(执行)

月刊

1000-4726

jzjs@sina.com

010-68512449,68589256

100045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甲1号

建筑技术/Journal Architecture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技术刊物。报道应用建筑科学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主要栏目有施工技术、建筑设计、工程实例、建筑材料、建筑机械、工业建筑、混凝土制品、建筑装饰、建筑节能、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等。读者对象为建筑企事业单位和建设单位从事建筑科技和管理工作的中高级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济南天桥全民健身中心折面网架施工过程分析

    袁昌鲁杨宁边广生李嘉锴...
    428-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济南市天桥区全民健身中心为复杂折面网架,采用与传统同步顶升不同的"后扶正"整体顶升法进行施工,其重难点在于顶升架上升的不同步性,因此为验证其可行性利用midas/Gen软件对网架二的拼装及扶正过程进行模拟,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研究表明,生死单元法能较为准确地模拟复杂折面网架的拼装过程,在模拟扶正过程时,考虑顶升架水平刚度可以很好地改善网架内力且更符合实际情况,证明可以通过调整顶升架水平刚度来实现网架扶正,确保了施工安全,并为以后类似结构施工提供经验.

    网架施工分析生死单元法不同步顶升顶升架水平刚度

    办公建筑空调调控行为变迁研究

    陆宇欣周欣汪晓敏张坤...
    43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办公建筑中空调调控行为的变迁规律展开研究,基于建立的空调调控行为动态模型框架,用不同年份实测数据展开平行训练,分析人员空调调控行为的变迁规律和变化程度;进而选用固定测试集,通过开启率,开关曲线、混淆矩阵、不同时段/温度下的开启率曲线等指标分析行为变迁对空调调控行为模型预测准确度的影响.揭示了动态调整空调调控行为模型,提高模型准确度的方式,对提高空调调控行为模型的准确度、改善行为模型的实际应用效果、降低建筑的实际能耗具有积极意义.

    空调调控行为预测行为变迁办公建筑

    灌浆套筒饱满度检测与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刘远霖苗吉军刘才玮刘延春...
    440-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灌浆套筒连接方式作为装配式建筑的主要连接方式之一,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推广与应用,但当下灌浆套筒连接方式尚未形成完整的应用体系.受限于自身构造及现场施工等原因,常处于带缺陷工作状态,总结当下灌浆套筒常见缺陷状况,针对其灌浆饱满度检测问题,概括现有各类检测方式并对其优缺点进行总结点评,并提出了提高灌浆套筒质量的施工控制要点,为装配式建筑进一步推广奠定基础.

    灌浆套筒缺陷饱满度检测质量控制

    深基坑多层内支撑换撑拆撑方案对比分析

    樊馗殷涛李晓海
    447-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城市建设中越来越注重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尤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代表的滨海地带,地下空间深大基坑比较常见,一般需要采用多层水平内支撑来保证基坑支护的稳定,其换撑与拆撑施工是深基坑的重要内容,也对地下室主体结构的施工安全、质量、工期等产生很大影响.以某个设置双层内支撑的基坑支护工程为实例,提出4种不同的换撑拆撑施工方案,结合考虑外墙防水、基槽回填、施工缝设置、换撑变化、施工顺序等内容进行对比分析,选择出适合项目的最优方案,以期实现最好的综合效益.

    深基坑多层内支撑换撑拆撑对比分析

    滨海地区钢板桩支护结构坍塌原因分析及治理

    杨浩
    451-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下工程支护结构变形、坍塌,是地下工程常见且风险系数较高的病害之一,在滨海地区尤为常见,针对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钢板桩支护结构坍塌的问题,主要介绍了如何以快速、高效、低价的治理思路及措施,以及支护替换、分段治理、合理分析、结合监测的治理原则为出发点,成功完成珠海某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钢板桩支护结构坍塌病害的治理.

    综合管廊钢板桩坍塌原因分析

    格构柱桩基浇筑导管卡管及错位问题探究

    阮永芬梁龙元乔文件胡经魁...
    45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铁基坑一般都采用地下连续墙+横向支撑+立柱桩支护形式,立柱桩上部为格构柱,下部为钻孔灌注桩.为施工方便,部分格构柱和钢筋笼焊接一起下放,但在浇筑混凝土时易出现堵塞、返浆、卡管及错位等问题,当导管发生卡管时无法继续浇筑混凝土,处理不当会出现混凝土初凝导致断桩.目前工程界对卡管事故的处理方法研究甚少,为解决可能发生卡管的事故,针对导管接头法兰与格构柱发生卡结、导管错位并破坏钢筋笼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对策:首先在导管接头法兰处安装锥形套,使法兰凸出截面由小截面逐渐过渡至法兰盘大截面,避免法兰破坏钢筋笼箍筋并使其顺利下放;其次用12根Φ10mm光滑圆筋连接格构柱底端与其下第一道箍筋形成一个滑坡面,保证了导管在格构柱底端不会发生卡结.有效地解决了工程常见的卡管及错位问题,为提高工程质量及施工速度提出了新的解决思路和参考.

    地铁深基坑支护格构柱桩卡管错位

    水泥搅拌桩加固始发井端头地基施工技术

    唐勇邓兴桥熊煊辉廖军...
    459-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顶管过程中始发井端头因承受较大水平荷载(反力)引起基坑产生较大变形问题,从而影响顶管施工安全和顺利进行,采用水泥土加固始发井端头地基加固技术,提高始发井端头地基土的整体强度,解决了因较大水平荷载(反力)引起的基坑变形问题.总结现场施工过程中水泥土桩加固始发井端头地基加固处理技术,并分析现场施工中常用的无损桩基检测方法优缺点.

    水泥土搅拌桩始发井地基加固无损检测

    小尺寸超深基坑支护效果分析

    魏峰先吕果孙华波曹世超...
    463-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北京中石化科学技术研究中心31.4 m小尺寸超深基坑工程为实例,基于整个工程施工的实际监测数据,对基坑支护过程的水平位移、竖向变形、周边道路沉降及止降水等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得出该小尺寸深基坑受空间效应的影响,基坑中间部位水平位移大于基坑坑角部位产生的变形,且止水帷幕的设置能有效减小基坑变形,分析表明该超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合理,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小尺寸超深基坑现场监测空间效应止水帷幕

    软土地区多层建筑基础设计选型优化实践探析

    燕钦德
    46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软土地区多层建筑在二次挖填场地建设涉及基础选型、地基处理和杂填土综合利用的问题,传统操作上回填土需要挖除后回填砂石垫层或者直接采用混凝土桩基,投资浪费,不利于环境生态保护,如何正确选用杂填土甚或综合处理后作为复合地基持力层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地勘、设计和施工图审查等有关部门共同努力推动,首先要综合利用杂填土承载,地勘单位要提供更全面的杂填土力学性能指标,设计部门在基础选型时要充分利用好杂填土的自然承载力或者通过综合处理提高杂填土的承载力,尽量采用原状土或者复合地基承载,施工图审查、工程验收和行业监管部门要更新观念,从科学管理的角度加以正确引导.

    杂填土多层建筑基础设计选型优化

    地铁矿山法多道步序施工引起的沉降控制

    陈金刚王伟华郭强槐文宝...
    469-4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北京地铁7号线东延工程黑庄户站~万盛南街西口站区间(矿山段)为工程背景,针对通马路范围受正线及后续近距离三个迂回通道先后施工引起沉降叠加影响问题,为确保各施工步序及叠加影响最终不超标,先通过数值分析根据施工步序对沉降控制指标分解、分阶段控制,现场采取针对性技术及管理措施对阶段沉降指标进行控制,最终确定矿山区间内三个迂回风道先后施工顺序及穿越通马路沉降控制措施.

    地铁矿山法多道施工步序数值分析沉降指标分解施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