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技术
建筑技术

赵瑛(执行)

月刊

1000-4726

jzjs@sina.com

010-68512449,68589256

100045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甲1号

建筑技术/Journal Architecture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技术刊物。报道应用建筑科学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主要栏目有施工技术、建筑设计、工程实例、建筑材料、建筑机械、工业建筑、混凝土制品、建筑装饰、建筑节能、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等。读者对象为建筑企事业单位和建设单位从事建筑科技和管理工作的中高级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板柱结构防脱落设计方法探讨

    张吉柱杨燕艳李荻刘欣彤...
    1062-1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防脱落是板柱结构设计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范例演示了防脱落设计中钢筋面积取值及计算方法,对比了常规荷载和重荷载作用下板柱结构的防脱落性能,分析了梁板结构的防脱落性能及板柱结构的破坏过程,为避免板柱节点冲切及楼板脱落发生连锁破坏,提出了结构的防脱落承载力除应大于设计荷载下的脱落作用力外,还应大于实际的抗冲切承载力.此外,还分析了楼板冲切及脱落破坏形态.通过合理的构造措施,可有效提高板柱防脱落承载力的安全储备.

    板柱结构板柱防脱落楼板冲切承载力

    钢桥数字化模拟预拼装技术研究

    罗博仁吴游宇余绍淮
    1067-10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某钢桥项目,重点对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模拟预拼装技术进行优化改进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实现对钢桥单节段局部细节、整体形态的精准表达,多节段三维模型拼装后可实现对钢梁整体线型、形态的精确模拟,且模拟预拼装精度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钢桥数字化模拟预拼装三维激光扫描

    徐州轨道交通5号线岩溶地质特征及处理措施

    宗文博
    1071-1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徐州轨道交通5号线一期线路全长约25.0 km,起点站徐矿城站止于汉源大道路口南侧的一期终点站奥体中心南站,设站20座,以碳酸盐岩为主,下部夹碎屑岩,岩溶发育,通过对徐州轨道交通5号线一期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结合相关资料,阐述了岩溶发育特征的类型和规律,分析了岩溶发育对工程的影响及施工处理措施,为后期工程施工和运营提供了实践依据.

    轨道交通岩溶地质盾构施工

    拉森钢板桩支护在综合管廊施工中的应用

    周浪
    1074-1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基坑开挖支护工程的支护方案选择能有效减少施工安全隐患,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施工工期.通过支护方案的选择可减少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的成本.结合工程案例,重点分析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中拉森钢板桩支护和围檩支撑系统的结构,总结出深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基坑支护的围护和钢围檩支撑施工的质量安全控制要点和施工工艺.

    拉森钢板桩综合管廊深基坑支护围檩支撑

    采用预制构件装配式车站锚索施工技术

    王勇
    1076-10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装配式车站对围护结构要求很高,对施工工艺也有更高的要求,原有的围护桩+钢支撑+钢围檩主体结构围护体系已不能满足拼装式车站围护结构的施工要求,为此设计围护桩+锚索为装配式车站主体围护体系.大型预制构件的现场吊装及拼装,严寒冻土区锚索支护过程中的基坑受冻胀影响,进而导致基坑变形甚至坍塌,锚索孔径大、长度长,受地铁基坑内空间限制,传统的小型螺旋钻满足不了现场的施工要求.对此设计增大锚索的直径和长度,提高基坑越冬时的稳定性,因此非常有必要研究一种能满足现场施工要求的施工机械和施工工艺.

    预制构件装配式车站锚索施工

    大截面矩形管廊下穿高速公路施工控制技术

    刘冰峰董志龙刘祥洋
    1079-1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成资大道综合管廊穿越成渝高速,项目旁边为既有资三路跨成渝高架桥,管廊走向与桥梁平行,正交于成渝高速,采用顶管施工技术.为减小高速公路路面不均匀沉降,在穿越高速公路段采取打入水平钢管桩,并通过锁扣连接成管幕.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有效控制了路面的不均匀沉降,减小了施工过程对路基的扰动,确保了地上建筑物安全.

    综合管廊下穿高速公路水平钢管桩管幕

    公共建筑全寿命周期碳排放量核算及减碳潜力研究

    刘馨杨晓丹冯国会周倩楠...
    1082-1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建筑是节约能源资源的重要领域,对全社会的节能减排起着引领作用.选取寒冷地区一栋办公建筑,对其用能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对全寿命周期的碳排放量进行计算,全面解析建筑全寿命周期碳排放的构成,对建材生产及运输阶段、建造阶段、运行阶段及拆除阶段进行减碳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当建筑废弃物回收比例提高1倍时,未来同体量建筑建材生产及运输阶段的碳排放量减少0.28%;当建筑的使用年限从50年延长至100年时,碳排放强度减少14%.

    公共建筑碳排放系数法减碳潜力废弃物回收比例

    混凝土界面过渡区三维分形冲击模型HJC强度参数仿真

    刘峰杨淑雁刘海峰
    1088-10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HJC等效应力本构关系中各参数在混凝土数值模拟中的敏感性,基于水泥水化分形特征,将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看作球壳形薄体,以计算机时间为"随机种子",运用FORTRAN语言编写球形骨料随机投放程序,通过建立30µm厚界面相的混凝土三维三相有限元模型,研究冲击体、承载体以及砂浆、界面相和骨料的交互动力响应.以10 m/s的冲击速度进行ANSYS/LS-DYNA动力学有限元仿真,得到混凝土随时间变化的破坏模式和应力时程曲线.结果表明:在冲击荷载作用下,混凝土三维三相细观模型裂纹从冲击面延展至承载面,界面相处先破坏,砂浆少量破坏,骨料基本无破坏;承载面平均压应力时程曲线呈"双峰"特征;HJC等效应力本构关系中各参数的敏感性排序:压力硬化系数>凝聚强度>压力硬化指数.

    混凝土界面过渡区三维分形HJC强度参数数值模拟

    土岩地层无岩肩吊脚墙基坑开挖受力及变形规律分析

    徐武赵顺磊王自强周小涵...
    1092-10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实际工程,通过现场监测数据研究无岩肩吊脚墙支护下基坑开挖受力及变形规律.结果表明:无岩肩吊脚墙支护可保证土岩基坑开挖稳定;吊脚墙竖向位移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变化不显著,吊脚墙底部岩壁段保持稳定;随基坑开挖,吊脚墙最大侧移位置逐渐上移,位移值增大速率随开挖逐渐减小;由于采用多道混撑,下部支撑轴力分担较多,第一道支撑轴力较小;开挖后期,地表沉降有较大幅度增大,地表沉降空间分布与带岩肩支护方式相似.

    土岩基坑无岩肩吊脚墙现场监测受力规律

    基于有限元的钢混组合索塔中群钉连接件力学性能分析

    苏永贵杜景余
    1098-1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钢混组合结构中群钉连接件的力学性能,以某实际工程中的群钉连接件为依托,采用ABAQUS开展了群钉连接件的参数化分析.研究了群钉间距、群钉直径、混凝土强度及混凝土板厚对群钉连接件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栓钉直径、混凝土强度、群钉间距的增大,抗剪承载力和抗剪刚度逐渐增大,混凝土板厚对群钉承载力和抗剪刚度影响不大.

    钢混组合索塔群钉连接件抗剪承载力抗剪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