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张国强

双月刊

1003-0344

BEE@ChinaHVACR.com jzrk@chinajournal.net.cn

027-87822050

410082

武汉市武昌区北环路23号501室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Journal Building Energy & Environment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2年,原名《通风除尘》,于1998年正式更名为《建筑热能通风空调》属中国科学协主管,由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专业委员会和建筑热能动力分会主办。创刊20年来,已连续出版21卷85期,发表论文1000余篇,共计600余万字。自1989年起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全文收录,自1994年起纳于《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本刊以开展学术交流、促进专业技术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为宗旨。力求创新性、实用性和导向性,主体是楼宇建筑能源与环境工程,面向暖通空调和热能动力两大行业的科研、设计、教学、施工及运行管理人员,涵盖两大行业的主要专业内容,侧重点是冷热源工程、暖通空调及洁净技术、绿色能源开发利用、通风除尘及有害气体控制等,设有八个栏目:实验研究、专题论述、经验交流、新技术新产品、设计实例、国外技术、运行管理、综合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室内运动冰场流场与温度场测试与分析

    彭博李金双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首先总结出冰场的设计特点.其次,对研究项目进行现场空调系统运行测试,通过对冰面上不同位置和高度的风速、 温度的实测与分析,检验室内冰场气流组织的合理性.

    室内运动冰场截面风速速度场温度场测试验证

    北京星光视界中心演播厅暖通空调设计

    谢金柱
    56-5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北京星光视界中心演播厅暖通设计,重点介绍了演播厅负荷计算、 冷热源、 空调系统、 消声隔振等,希望为以后此类项目提供参考.

    演播厅冷热源全新风带热回收式直流系统消声隔振

    基于Excel VBA测算空调机组冬季新风能耗

    李欣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Excel VBA开发了湿空气焓值、 冬季新风能耗的自定义函数,该开发方法对暖通或其他行业具有借鉴意义,可将工作所需的计算方法内置在Excel中,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详细地介绍了该自定义函数开发的理论基础,V BA完整的功能代码和应用技巧,并应用该自定义函数快速计算冬季新风能耗.

    ExcelVBA自定义函数焓值计算新风能耗

    中间换热器对地表水源热泵机组COP影响的模拟研究

    罗丹丹周茂军汤井悦陈晓...
    62-6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定量评价中间换热器对地表水源热泵机组能效的影响,建立了反映机组负荷率,冷凝器及蒸发器进水温度等影响因素的螺杆式热泵机组变工况模型及中间换热器模型,提出了热泵机组变工况模型与中间换热器模型的耦合求解方法.以某酒店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制冷工况下,采用中间换热器后的热泵机组COP平均降低1.8%.制热工况下,采用中间换热器后的热泵机组COP平均降低0.84%.在进行间接式地表水源热泵系统设计时,应考虑两种工况下机组COP降低幅度的差异性.

    中间换热器螺杆式热泵机组COP负荷率地表水温度

    温水喷水室热工计算的研究

    高杏存
    65-6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喷水室的热平衡方程修正后对热工计算结果的影响,本文详细分析了喷水室内空气与水之间的热质交换和热平衡方程修正公式的推导过程.并利用不同的热平衡方程,对温水喷淋加湿喷水室进行了热工计算.结果表明,在温水喷水室增焓加湿过程中,利用修正后的公式计算出喷水初温比原公式低,而且需要提供给喷淋水加热的能量也少,有利于空调系统节能降耗.本文可望为喷水室的热工计算提供指导意义.

    喷水室热工计算公式热平衡方程热质交换节能降耗

    光伏热效应实验单元散热及余热利用实验研究

    秦继恒续晨秦文军曹也...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搭建的5个光伏热效能实验单元,研究了光伏组件不同散热方式对光伏组件表面温度、 建筑室内温度及发电功率的影响,同时利用空气的热压作用实现了光伏余热的直接利用.实验表明被动式外循环模式散热效果最好,开缝模式散热效果最差,被动式内循环模式余热利用效果较好.

    光伏组件散热光伏余热利用

    民用建筑空调冷凝水管橡塑保冷厚度分析计算

    甘建红
    72-7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表面温度法对民用建筑中非低温空调(送风温度逸15℃)冷凝水管橡塑材料的防结露最小保冷层厚度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计算,得出了较干燥地区、 较潮湿地区的空调冷凝水管在不同管径下的保冷层最小厚度.根据计算结果,将空调冷凝水管的橡塑保冷层厚度按照较干燥地区、 较潮湿地区进行了简化,为工程师在图纸设计或制作招标技术标准时提供了参考.

    空调冷凝水管保冷层最小厚度较干燥地区较潮湿地区表面温度法

    非物理隔断防控系统设计及应用简析

    周欣肖毅王雷岗
    75-7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生产过程中,某些工艺设备会散发粉尘或异味,影响同一生产区域其它工艺产品质量.由于工艺设计要求,这些区域不能采用物理方式进行隔断封闭,成为当前控制产品品质的难题.本文介绍了一种非物理隔断防控技术,该技术采用风幕技术对生产区域进行柔性隔离,在生产过程中实现粉尘或异味的定向导流,有效解决粉尘或异味的无序扩散而影响产品品质的问题.

    非物理隔断粉尘控制异味防控风量平衡系统

    基于车辆表面温度分布的烘干房气流组织优化

    刘营芳陈银辉黄子硕
    7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畜禽转运货车烘干房内货车烘干的效果和效率,并为烘干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烘干房气流组织设计提供有效的依循,通过对烘干过程中车辆与气流间热湿传递耦合关系的分析,提出被烘干车辆表面温度分布不均匀系数可作为衡量烘干房烘干效果的指标.结合现场实测和模拟计算,以车辆表面温度分布均匀性指标为依据对烘干房气流组织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基于车辆表面温度分布的分析,通过减少后置风机的数量,调整送回风口的位置对气流组织的优化,可以降低被烘干车辆表面温度分布不均匀系数,避免为保障车前侧因热风覆盖不均匀而烘干较慢,因而必须延长烘干保证期时长造成的能源浪费问题,同时也避免了车辆轮胎、 后方栏杆等部位因过度烘干造成的局部温度过高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烘干房热湿传递表面温度分布气流组织烘干能耗

    蓄电池室通风系统设计差异分析与优化研究

    赵维刚陈庆伟胥金坤张浩...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电力行业和数据中心蓄电池室设置通风系统的目的.针对相关规范中蓄电池室通风设计的规定差异进行了分析探讨,本着安全、 节能的原则,提出了发电厂、 变电站和数据中心蓄电池室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和建议,并提出了设计实例,为相关工程蓄电池通风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蓄电池室通风系统发电厂变电站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