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晋中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晋中学院学报
晋中学院学报

李山岗

双月刊

1673-1808

JZXYXBBJB@163.com

0354-3036744

030600

山西省晋中市文苑街253号

晋中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Jinzhong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是晋中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辟有:政史研究、晋商文化研究、汉语言文学研究、理科教学研究、基础教育研究等栏目,凡上述领域的学术理论文章均可备选,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惠赐稿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美国垮掉派文学里的中禅东韵

    张开媛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宗派,随中外文化交流传向海外.中古时代,禅宗先传东亚近邻,完成在地化后,于近代以来西向传播.西传的禅宗各支脉中,临济宗影响深远.二战后,面对西方文明困境,美国文学流派垮掉派把视角转向禅宗,所出作品从临济禅获得灵感.中国禅宗文化走出去,垮掉派吸收了禅宗的心性和无为观念,形成一系列极具禅风意蕴的文学作品,融入佛禅、寒山等东方元素,体现崇尚自由、反对传统的超越观念,以及敬畏自然的思想,深化了中国禅宗的国际影响,凸显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际影响.中国禅宗和美国垮掉派的交融,既是我国文化自信的外在表现,也促进了全球文化的多样性.

    垮掉派禅宗禅韵表达

    身份认同:集体化时代乡村运动中的干部教育——以山西平遥道备村为考察中心

    陈霞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集体化时代,运动式治理一度左右着村庄的政治生态.党欲以运动的方式达到纯洁干部队伍,整顿基层组织,实现干部对身份认同的治理目标.村干部的底层生活逻辑与国家制度的革命话语逻辑产生冲突.运动中,村干部对干部身份产生自我怀疑,且不同村干部个体对干部身份的认同程度不一,甚至有以不当干部作为最后防守底线的现象.鉴于此,基层党政组织对村干部进行制度规训和思想教育,旨在使村干部们理解组织学说并使之产生强烈的身份认同感.

    集体化时代运动式治理村干部身份认同

    行业与身份:1950年代初期鄱阳县船民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变迁

    任仟
    6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1950 年代初期,内河、湖泊界展开民船民主改革运动.随着对水上人群认知的逐步深入,船民被划分为掌握船只所有权的船主以及存在雇佣关系的船工与船民.部分船民担心自己因船只运量过大被定为船主,他们中的一些人变卖船只或以大船换小船,船民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变化.

    船民船运业民船民主改革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三维探赜

    康民军董高雅
    7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关键是要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延安时期,抗战工作的现实需要和青年思想问题亟待解决使得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具有必要性.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紧密结合革命实践,以学校为主阵地对青年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开展生产劳动实践提高青年思想觉悟,以报刊广播为媒介加强思想宣传阵地,深化青年理想信念.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为当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经验启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重要论述的文化根脉

    雷娜姜名扬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共产党人开展调查研究提供重要思路,这在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中得到了具体体现.本文在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和具体实践的视域范围内,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手,分析调查研究的直接目的、重要原则和方法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理念的关系,以此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的逻辑关系,探究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重要论述的文化根脉.

    调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根脉习近平文化思想

    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张栋贤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生动彰显与体现、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支撑、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动力支持.红色资源契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拓展了文化价值资源以及开拓了时空教育实践场域.所以,红色资源应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深化其教育内涵;红色资源应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以丰富其教育育人载体;红色资源应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提升其教育实践空间.

    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中国梦中国式现代化

    "内修"与"外化":荀子修身思想的两维性及其价值研究

    贾梦颖程守华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薪火传承的文化根脉和智慧结晶.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修身"为前提和根本,荀子更是将其修身思想贯穿于整个理论体系中,且著有《修身》一文.荀子以"性恶"论为逻辑起点,从"内修"和"外化"两个维度阐释其"修身"思想,并借以论述当代大学生优良品德的培育方法.探讨荀子的修身思想及其对高校学生的借鉴价值,有利于新时代大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提升内在修为、弘扬道德品质,从而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荀子修身性恶论化性起伪价值

    新文科背景下研究生有组织科研培养的困境与突围

    石伟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养出具有解释和回应社会问题能力的社会科学人才,成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时代命题.而有组织科研的组织模式对新文科建设中的人才培养问题提供了参考路径.当前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生有组织科研面临教学体系设计碎片化、师生互动关系悬浮化和思想价值引领作用弱化三方面困境.WH大学L团队通过以经验阅读和经验训练相结合的培养内容,化解教学设计碎片化,并运用自组织形式重构师生关系,以学术理念回应现实关切,进而实现有组织科研的研究生培养与研究一体化指导模式.因而,在新文科建设契机下,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生培养有组织化科研应当在强化学术价值教育、理顺多元主体关系和健全组织培养机制方面进行优化.

    新文科建设研究生培养有组织科研读书会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与对策研究

    温云芳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学前教育作为乡村儿童启蒙教育的关键环节,长期以来,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相对滞后,面临着资源匮乏、质量滞后、师资不足等诸多挑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学前教育要抓住这一机遇,在加大投入、强化师资、优化布局、转变观念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改革办园条件,提高师资水平、优化资源质量,全面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趋势

    古诗词传唱在高校美育课程体系中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

    白洁
    100-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古诗词文化是开展美育工作的重要资源,对于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在高等学校的美育课程体系中,音乐教育亦发挥着关键的美育职能,"音乐+诗词"的传唱教学方式,使音乐审美与诗词文化审美相互融通,以"诗情乐意"传达文化古韵,真正达到"美育浸润"的目标,充分展现美育的功能与价值.

    古诗词传唱高校美育诗乐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