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记者摇篮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记者摇篮
记者摇篮

樊景文

月刊

024-22698138 22698197

110014

辽宁沈阳市沈河区中山路339号

记者摇篮 /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新闻刊物。本刊坚持正确导向,传播新闻信息,提高宣传艺术,培养写作人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融媒体环境下现场新闻报道的挑战与策略

    罗子泓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媒体环境的深刻变革,融媒体成为现代新闻传播的核心形式.在融媒体环境下,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特征明显,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平台通过技术和内容的融合,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媒体生态系统,增强了传播效率和广泛性,极大地提高了新闻的传播力和观众的参与度.然而,这也对新闻报道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特别是在现场新闻报道领域.报道的实时性、准确性、互动性和安全性都面临着新的考验,要求新闻机构和从业者不断适应和创新,以满足时代的需求.因此,研究融媒体环境下现场新闻报道的挑战与策略,对于媒体从业者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果,也有助于促进媒体行业的健康发展.

    融媒体环境现场新闻报道技术挑战内容管理

    融媒体环境下期刊出版工作创新策略分析

    张妤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科学技术发展和行业竞争因素影响,传统期刊出版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读者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融媒体环境下的期刊出版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亟须探索有效的创新路径.本文以期刊出版工作创新的两大必要性为切入点,分别从期刊出版内容、工作效益、工作效果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创新策略,旨在提高期刊出版内容的质量,为新环境下期刊出版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融媒体期刊出版数字化

    学术期刊编辑"四力"的增强路径

    田甜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推动学术期刊与学科高质量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要不断践行和增强"四力",才能够把握时代发展机遇,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不断完善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从而为文化强国事业作出贡献,为文化事业走向世界助力.脚力是查找问题的主要手段,要经常"走出去";眼力是发现问题的主要方法,要经常"看清楚";脑力是分析问题的主要依据,要经常"想明白";笔力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要经常"写出彩".

    学术期刊编辑"四力"

    全民阅读背景下的期刊出版发展路径探索

    岳舒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期刊作为传播知识、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在当下的出版过程中面临着新的困境与挑战,亟须探索有效的、适合全民阅读的期刊出版发展路径,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阅读需求和精神需求.本文首先分析了全民阅读对期刊出版发展的影响,结合市场现状,具体阐述了出版发展所面临的两方面问题,最后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并指出了具体的发展路径,以期为期刊出版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全民阅读期刊出版数字化

    从短视频的受众接受心理看黄梅戏的碎片化快捷传播

    蔡叔卿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媒介技术快速更迭,短视频作为全新的信息传达与接受载体,给予用户互动化、沉浸化、便捷化的体验.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打破了以往集成化的传播路径,使碎片化传播深深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对受众接受习惯产生了深远影响.黄梅戏作为传统表演戏剧,搭载短视频的"东风",让更多的年轻群体接触到了黄梅戏,也让黄梅戏的传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短视频黄梅戏碎片化传播

    补救性媒介视角下中文手机报式微研究

    杨佳美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文手机报媒介作为一种新生媒介,于21世纪10年代兴起,迅速崛起成为大众传播中的热点媒介,但其在5年内即快速衰落.本文采用历史资料性文本质性分析的方法,还原中文手机报彼时的媒介生态.通过质性方法的归纳分析,发现作为传统纸媒介在手机平台的"补救性"媒介,中文手机报存在诸多不利于大众传播的先天缺陷.最终在手机媒介平台技术迭代后,中文手机报走向衰落.这种衰落在理论语境下是补救性媒介相伴的原生媒介衰落后的必然,亦可倒映出中文手机报作为大众传播媒介自身的缺陷.

    中文手机报补救性媒介媒介进化

    新媒体语境下的网络微短剧热潮及提质措施

    徐双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微短剧是在新媒体语境下诞生的新视频类型.它的产生契合了新媒体时代碎片化、娱乐化的特性.新媒体语境为网络微短剧的创作和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多元平台,使得网络微短剧成为又一互联网热潮.本文深入分析新媒体语境下网络微短剧崛起、发展的全过程,明确其具体的垂直分类和发展背景,探究网络微短剧的提质措施,以期助力网络微短剧未来的生产和发展.

    新媒体网络微短剧发展概况提质措施

    影视编导专业课程体系建构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俞佳雯王淑苹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影视制作领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本文以影视编导专业课程体系建构与教学内容改革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如何有效整合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影视编导人才的综合素养与创作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影视编导领域的应用,包括自动化剪辑技术的革新、视觉特效制作的智能化发展、情感识别与推荐系统的创新应用等.其次,针对传统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提出增设课程与优化安排的具体方案,包括自动化剪辑技术、深度学习在视觉特效中的应用等前沿课程的引入.最后,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强调了教师的角色转变与教学方法的创新.

    人工智能影视编导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

    人工智能在新闻传播领域的风险挑战及应对策略

    张梦竹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通过大数据和算法分析,深刻改变了新闻传播的发展方向,其广泛的使用给新闻生产提供巨大便利,同时引起了一系列风险和问题.本文从新闻信息采集、新闻生产、新闻分发和受众反馈四个阶段分析人工智能在新闻传播领域存在风险的表现,并探究其原因,提出应对策略,以推动新闻传播行业健康发展.

    人工智能新闻传播风险挑战

    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的有效方式

    吴小炜林意章吴小雪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掌握话语权是提升国家形象的关键举措.中国故事的话语表达对中国形象具有显著的塑造功能,它以客观事实说服人,以生动形象打动人,以浓厚情感感染人,以深刻道理影响人,以讲中国故事的方式让国际社会认识真实的中国形象.为此,应丰富中国故事的叙事话语,增强中国故事的话语表达,并要善于传递中国故事的深邃思想,使国际社会在领略中华文化、理解中国特色和认同中国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全面认识中国形象.

    中国故事国家形象国际舆论话语权塑造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