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学术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学术版)
建筑与文化(学术版)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jzywhzzs@163.com

010-61728087、86103291

100010

北京市朝内大街137号

建筑与文化(学术版)/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太阳能集热器与土壤源热泵联合供暖串联运行模式分析

    马正福张骁王贺枫
    381-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提高供暖质量,节约能源的角度出发,提出采用太阳能集热器与土壤源热泵联合供暖系统。本文针对北京地区利用matlab软件中的m(调试、调用程序的翻译性语言)文件对北京地区别墅型建筑采用太阳能集热器与土壤源热泵联合供暖系统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比较分析太阳能集热器与土壤源热泵联合供暖系统不同串联方式对热泵系统进出口水温的影响,进而比较不同方案对系统运行效率的影响。太阳能集热器与土壤源热泵联合供暖系统以其供暖质量高,运行效率高,节能环保等优点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土壤源热泵MATLAB太阳能

    浅析组合梁相关设计

    龙曙光
    383-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针对工程中常见的简支钢-混凝土组合梁,对若干在设计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做了讨论,对一些关键内容结合Eurocode4与国内规范做了简单对比,供广大设计人员参考。

    组合梁混凝土翼板抗剪连接键压型钢板

    微循环,大战略--上海社区公交(以1211路为例)的可推广性分析

    刘伟
    384-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交通的发展作为大城市解决交通拥堵的重要战略,而公共交通使用率的提高不仅仅需要做好交通干线的设计,更重要的在于公交微循环对公共交通的支撑作用。本文通过对上海1211路社区公交的运营特征及所起作用的分析,指出当前社区公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微循环社区公交问题改进建议

    VAV空调系统在国内的应用及其发展

    黄智刘枚林
    385-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空调系统的类型越来越多,其中在节能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的就是VAV变风量空调系统。在空气调节系统中,为了应对末端负荷的变化,在输冷/热介质流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风量来调整需要冷/热量的输送以满足变化的需求。本文针对VAV空调系统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对其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做出了具体分析。

    VAV空调系统国内应用发展

    如何对房屋建筑工程的造价进行全过程控制

    文正刚
    387-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力成本和建筑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得建筑市场的竞争变得空前激烈,企业只有最大限度减低工作成本才能够建立起竞争优势,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也是工程造价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因素措施

    浅析平武报恩寺梁枋旋子彩画

    蒋一力
    388-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旋子彩画作为我国古建彩画的重要组成部,其原形可追溯到北周。旋子彩画与“如意头”两者最初相互结合,为明清旋子彩画奠定演变基础。平武报恩寺旋子彩画作为宋、元向明、清形制过渡时期的实例,具有很高研究价值。

    旋子彩画如意头平武报恩寺

    江南古桥意蕴--葑门宝带桥的造型特色探要

    韩巍
    389-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众多的江南古桥中,葑门宝带桥以其独特的建构、柔美的形态在中国古代造桥史上独树一帜。文章以葑门宝带桥的造型特色作为解读对象,在对宝带桥的调研基础上,从宝带桥的历史渊源与成因、宝带桥的形态特征、宝带桥的建构技术、宝带桥的装饰艺术等方面对宝带桥的造型特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解析。希望通过见证沧桑变化的古桥以及对其价值的研究,使得古桥在飞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中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利用。

    宝带桥造型特色意蕴

    浅谈沈阳某教师公寓项目

    高路金锋淑
    391-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项目作为某大学教师公寓,具有一定的公建色彩,在规划设计中充分与校园的总体规划相结合,公寓建筑以简洁明快的现代风格为主,并配以丰富的景观元素,使建筑、景观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互相渗透,创造出舒适、祥和、安逸的人居环境。

    教师公寓精致生活现代风格

    城市中心区空间利用理性集约的影响机制与内涵

    冯正一
    392-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城市中心区空间利用实态与问题入手,从产业与中心体系、规模与强度、场所环境与支撑设施、技术创新与政策引导等方面,分析中心区空间集约化利用的影响机制,提出中心区空间利用理性集约的概念,并从混合、紧密、可达、宜居四个角度来阐述其内涵,为城市中心区空间集约化利用提供研究参考。

    城市中心区空间利用影响机制理性集约

    城市可识别空间小议

    陈津
    394-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空间是城市最基本的也是人最能感受和接触的城市要素。城市可识别空间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要形成一个完善的可认知可识别的城市空间同时还要尊重人的感受。

    可识别性空间城市高层建筑广场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