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学术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学术版)
建筑与文化(学术版)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jzywhzzs@163.com

010-61728087、86103291

100010

北京市朝内大街137号

建筑与文化(学术版)/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析生态城镇建设的发展

    侯志峰
    2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但是随之而来的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地震与洪涝灾害、地下水位下降、建筑基础下沉等生态地质环境问题愈演愈烈。在总需求量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中国城镇建设要想长期保持持续发展,原有盲目扩展的城镇建设机制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提高城镇环境规划及设计水平,合理引导和大力发展生态型城镇建设,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城镇建设生态环境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浅议形态结合下的滨河高层住区外部空间设计策略--以兰州市主城区黄河两岸为例

    李忠臻
    2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兰州市高层住区的不断发展,在兰州市特殊的城市发展地形的条件下,高层住区在滨河两岸大量出现,在带状空间要素构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沿河两岸高层住宅区外部空间是空间形态中有力的表现要素。综合兰州市滨河住区外部空间在存在几个问题本文将运用空间形态理论,分析讨论滨河高层住区住区外部空间在各个层级下的整合设计策略,即形态原型及其组合设计方式的策略探索,并使提取的原型及其组合方式还原到复杂变化的实际居住空间。

    空间形态住区外部空间滨河兰州

    “以人为本”在小学校设计中的体现

    张小庚
    27-28页

    以学生为本普通教室空间的综合布置专业教室个性空间布置课间活动空间设计室外课余活动空间设计精神家园引导开放交流展示个性

    神木县天元化工集团办公科研楼设计分析

    王将
    28-29页

    滨水地区空间设计创作实践--南京下关滨江地区城市设计解读

    程向阳
    29-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下关滨江地区城市设计从南京城市发展的脉络分析为起始,通过分析下关地区特色、潜力和价值提出定位和发展策略,运用国际滨水城市复兴的思路和方法,传承历史与复兴城市,提出下关滨江的复兴与再生的计划,演绎城市设计框架,完善与优化城市滨水空间的特色。

    下关区滨江地段复兴与再生规划定位潜力和价值城市设计框架

    特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商品房开发特点

    王俊芳
    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的发展建设对加强城乡经济联系、促进人口流动、扩大设施服务效应等均有重要作用,其商品房开发也处于飞速发展阶段。本文通过对西安建成区周边小城镇发展特点的分析,以高陵县为例,结合当地居民生活特点、周边地区人群需求及对现状商品房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此类小城镇中商品房开发特点及未来开发趋势。

    边缘区小城镇商品房开发特点开发趋势

    苏南地区农民住宅调查报告--以江苏省常熟市大义镇镇区周边农村为例

    赵栋
    3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实地调查,采取平面测绘与入户访问相结合的方式,分析苏南地区农民住宅的现状,并试图总结此类住宅的设计原则

    苏南地区农民住宅建筑设计原则

    文化的传承与演绎--宝鸡石鼓文化园商业片区的创作艺匠

    王歆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城市在大规模建设过程中由于未能较好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与地域文脉,导致城市特色风貌混乱、形象趋同。通过对城市传统文化与城市物质空间融汇途径的研究,构建传承传统文化又符合现代功能需求的物质空间模式,实现传统文化在空间上传承与演绎。本文以宝鸡石鼓文化园商业片区规划方案为例,探讨了如何利用城市传统文化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空间。

    城市风貌文化传承文化演绎空间塑造

    城市是什么--关于城市的杂想

    赵泽昆
    35-35页

    “多元融合、时空漫埠”--南京下关草鞋滩地块改造刍议

    严铮高雨藏蒙太奇
    3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滨水码头区改造一直是城市更新的重点课题。本文通过对南京下关草鞋滩地区改造的规划研究,尝试提出一种保护与开发兼顾、传统与现代共融的城市更新思路。论文从分析草鞋滩地块的现状特征出发,紧抓滨水码头区的重点与难点,从功能融合、交通融合、文化融合等角度入手,以“多元融合”为理念,以“时空漫埠”为重点,分别从文化特色凸显、空间景观塑造、慢行系统构筑、滨水驳岸改造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滨水码头区的改造提供新的案例借鉴。

    城市更新历史保护码头区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