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建筑材料质感汉语语义描述量化研究

    王冲陆伟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材料作为构成空间的载体,其质感所表达的情感意向,成为设计者的空间语汇,相关研究也成为解锁空间认知的重要密码.然而国内在对建筑材料质感进行量化描述的问题上,缺少统一规范的标准,汉语语义词汇的使用也因人而异.因此,为方便后续建筑材料质感相关研究进一步的量化分析,文章利用SD法(语义差别法)①,在理论上明确建筑材料质感的定义及要素,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论证,制定建筑材料质感语义描述量表,为建筑材料质感的相关研究提供统一、可量化的表述方式.

    建筑材料质感语义词汇量化SD法

    存量背景下既有校园空间更新研究

    武泽许傲石妍杨柯...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对目前高等院校的快速发展与扩张,既有校园空间及环境亟须不断地改善,并向多样化需求转变.文章基于大学生行为需求的调研分析,提出校园空间低利用、可复合、弹性生长三类空间更新途径,提高校园空间的使用合理性、可达性、舒适性,从而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既有校园低利用可复合弹性生长

    以"石"与"木"为契机比较中西建筑文化

    魏星
    8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石与木所围合的空间结构塑造出或巍峨雄伟或曲线柔美的建筑(群).中国传统建筑受儒家、道家、礼制等思想文化影响,区别于西方的宗教性、逻辑性、艺术性的思想文化.思想与文化辩证统一的关系是中西方建筑文化迥异的因素之一.纵观中西方建筑历史发展脉络,通过对材质、结构、空间、形态、精神层面之间的差异作对比,以研究"石"与"木"的自然地域、本质特征、历史演变等综合因素为契机,解读中西方建筑文化.

    石与木思想与文化西方石构中国木构中西建筑文化

    北方公共建筑门厅空间冬季天然光照度研究——以大连理工大学第二教学馆为例

    张智林
    8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建筑门厅内自然光照度的分布,文章就位于大连理工大学的"第二教学馆"门厅空间展开研究.首先对门厅空间进行建筑测绘,其次分别对空间中相应位置光照强度以及材料的反射性能进行定量测量,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时间、距离为解释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对门厅的光环境变化进行解释.在晴天上午,门厅内光照强度与时间呈线性关系,与距离呈立方关系,同时材料反射性能对照度分布也有一定影响.最后,文章研讨了回归方程在调节室内光环境的意义与作用.

    室内照度分布天然光源多元统计分析控制变量回归分析

    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住宅产品标准化设计方法探讨

    张帅陈文祥鞠伟
    90-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针对住宅标准化设计研究中,工业化生产的标准化需求与使用者不断变化的居住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试图在满足工业化、生产标准化的前提下,寻求解决个性化的设计方法,来满足居民的住宅使用要求.结合标准化住宅在套型设计、外立面设计与装修设计等方面对住宅产品的标准化设计与其相应个性化设计做出论述,进而得到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标准化住宅设计规律.

    住宅标准化个性化设计

    高校图书馆馆外声环境测量与分析

    史晓峰刘宇峰梁璐董旭娟...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图书馆作为师生学习科研的重要场所,其声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身心健康有很大影响.近年来随着高校的发展,老校区由于内部空间有限,一些建筑物和活动场所的位置距离图书馆越来越近,导致图书馆馆外的声环境往往不尽人意.文章以太原理工大学迎西校区图书馆为研究对象,对馆外的8个测点在工作日和周末分别进行测量.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最后总结图书馆馆外的噪声问题并就此提出一些改善建议.

    图书馆声环境定点测量国家标准

    基于弹性理念的村落微气候差异性研究

    刘梦馨张钰陈璟璇谭舒月...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弹性景观的理论,文章通过对厚美村和莆禧古城两地的各类空间微气候指标的监测,利用样点选取、现场测量及数据分析的方法,将两地的景观空间格局特征进行对比,并对两地村落微气候差异进行分析梳理.结果显示,空间封闭度、植物的郁闭度是影响微气候的主要因子;水体、铺装材质、植物的组合方式是影响微气候的次要因子.

    美丽乡村弹性理念微气候环境监测

    氛围营造——RCR基于知觉现象学的设计方法研究

    冯婧婕许晓青
    9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西班牙著名建筑事务所RCR的环境设计为研究对象,从实体与氛围两方面探讨RCR的设计哲学.文章以RCR的设计方法为线索,利用现象学理论紧扣实体与氛围两个视角,从场所氛围感知、功能实体塑造、概念传递三部分阐述其工作方法与特质,并结合案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阐释,归纳了RCR从场地氛围-新建实体空间-升华感知体验的设计过程以及简化实体以凸显氛围的设计思想.

    风景园林建筑学RCR事务所环境感知氛围营造

    基于"后亚运效应"的韧性城市规划调控研究——以杭州市奥体博览城片区为例

    胡沾沾王纪武徐婷立孔繁鼎...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型赛事的举办促进了城市大型体育设施的快速建设.赛后体育设施的有效利用对城市空间与功能的协调发展构成了重大的"外部压力".文章以杭州市奥体博览城片区为例,构建韧性视角下的"后亚运效应"PSR模型,阐述外部压力、城市状态与规划响应的韧性作用机制;围绕韧性反馈的核心状态,研究韧性城市规划调控对策,包括植入韧性空间细胞、促进生活圈要素共享、"空间置换"、灵活的规划控制指标、构建空间发展骨架、引导圈层式空间扩展等.

    "后亚运效应"韧性城市规划策略PSR模型

    基于"归田乐"理念的乡村人居环境提升设计路径——以浙江绍兴石门坑村为例

    赵裘慧谢雨潇徐清
    103-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过程中,乡村的人居环境问题也愈发得到重视.文章以浙江绍兴石门坑村为例,采用实地调研、深度访谈、照片识别等方法对当地人居环境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归田乐"这一理念,通过乡土材料应用、民居外立面整体打造、公共空间挖掘、文化植入、互动体验打造等路径实现优化,以便为乡村人居环境整体规划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提升归田乐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