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出行时间成本的城市基础教育设施划区均衡性评价研究——以福州市鼓楼区小学为例

    方晓冰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教育部提出"按区划片,就近入学"的政策要求,对中小学入校学生进行了地域划分,以此促进就学机会均等化.鼓楼区作为福州市的核心城区,集聚了福州优质的教育资源,但作为老城区其基础教育设施划区存在一定的局限.文章以鼓楼区内现有小学学区划分为基础,利用ArcGis分析处理各学校划区范围内不同交通方式的出行时间数据,结合AHP层次分析法构建出行时间成本评价体系,最终对区内小学的划区均衡性等级作出评价,以期对未来城市基础教育划区优化提出定量化建议.

    基础教育设施可达性分析学区划分层次分析法

    乡土建筑遗产视角下传统窑洞民居的价值特征保护——以陕北地区大型地主庄园为例

    刘怡雷耀丽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陕北地区特定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了特征鲜明、形制成熟的传统窑洞民居,然而在现代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它们却呈现出极大的脆弱性.文章通过分析传统建筑生成的影响因素,以该地区传统窑洞民居和聚落的代表——大型地主庄园为例,解析其建筑特征,并基于乡土建筑遗产的视角,探索传统窑洞民居价值特征的保护策略.

    乡土建筑遗产传统窑洞民居地主庄园价值特征

    基于空间句法的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以九房沟村为例

    邓圣豪郭建
    11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空间句法理论视角,将九房沟村作为研究样本,用DepthMap软件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对村落的集成度、整合度、可理解度以及连接值等指标进行计算,并结合大量的实地调研,以传统村落与空间形态之间的关系为突破点,试图通过空间句法中定量分析和图示解读等分析方法,揭示村落空间中整体空间、街巷空间和公共空间形态的深层次特征,反映社会活动与物质空间相互作用的内在秩序.

    空间句法传统村落空间形态量化研究

    工业化建造方式下的竹建筑建造策略解析——以武重义竹建筑作品为例

    姚望聂璐雷平
    113-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越南建筑师武重义的竹建筑作品进行研究归纳,从单元形态、组合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工业化建造方式下的竹建筑形式规律和相应特点,以期为我国竹建筑大规模建造提供有效策略.

    工业化建造武重义竹建筑建造策略

    特大城市中心区零售业态三维空间结构研究——基于POI大数据的陆家嘴中心区实例

    江远婧田诗雨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增量规划转存量规划趋势的不断加深,我国城市内部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程度仍在不断加剧,城市建设由平面扩张转变为向三维方向拓展,城市中心区业态空间结构呈现愈加复杂的变化趋势.在此背景下,国内外学者展开了有关城市中心区业态分布特征的研究,然而由于城市中心区业态的空间分布呈现三维化特征,相关研究仍局限在平面,业态的三维空间分布特征仍未被深入理解.文章试图探索特大城市中心区业态的三维空间分布特征,基于POI大数据,以上海陆家嘴中心区内业态数量最多的零售类业态为例,分析其在平面及三维的空间结构并推导出其空间分布模式,借此为更多城市中心区的存量规划提供蓝本.

    业态零售业态上海陆家嘴中心区城市中心区三维空间结构

    空心化村落的养老型改造策略研究——以平遥黄仓古村为例

    张潇宁石谦飞梁变风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乡村振兴建设热潮持续升温的背景,文章针对当前老龄化环境下老年人对健康养老的需求以及村落空心化的现状,将乡村振兴建设与养老产业相结合展开研究.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查阅,在分析村落适老价值的基础上,以老年人的需求为设计主导因素,从居住、医疗、活动、劳作四种空间提出村落改造策略,以期为今后村落的养老型改造提供依据.

    空心化养老老年需求黄仓村

    基于触媒理论的历史街区博物馆设计研究——以呼和浩特塞上老街博物馆概念设计为例

    孙宇王卓男
    12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市现代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历史文化街区暴露出不同程度的活力衰退、业态发展缓慢等问题.呼和浩特市塞上老街作为归化城历史上最繁荣的商业街之一,几百年来仍然保存着明清时期建筑风貌和城市肌理,但其无法充分发挥在城市记忆延续、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针对塞上老街正在面临的失活问题,文章以城市触媒理论为指导,以新建博物馆为触媒元素,探讨博物馆设计策略,实现塞上老街活化的可行之路.

    城市触媒理论历史街区活化塞上老街博物馆设计

    旅游影响下传统村落景观变迁与特色营造

    樊亚明张晓莎刘慧
    123-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许多传统村落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文章以桂林市草坪乡潜经村为例,构建"三生"视角下村落景观结构体系,探讨旅游影响下该村景观变迁轨迹与驱动因素,提出潜经村的保护与营造策略,以期对少数民族村落的景观保护与传承起到借鉴作用.

    旅游潜经村景观变迁营造

    基于空间界面对院落及构图方式分析——以山西太原纯阳宫建筑群为例

    王砚琪王崇恩胡川晋
    125-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太原纯阳宫是府城中有特色的古建筑群,因巧妙的构图布局划分出纵深序列的五进院落.为探究其院落空间及构图的生成缘由,文章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研、测绘及建模的方法,将纯阳宫作为研究对象,从衔接各院落的建筑界面出发,反向挖掘界面对院落空间尺度感与体验感的塑造,乃至对建筑群构图布局生成的推动作用.由面域-体块-空间-构图逐步对纯阳宫的空间界面、门式建筑、院落空间、构图布局进行演进式探讨,为太原纯阳宫建筑群的生成提出合理依据,为研究中国古建筑群空间组织方式提供实例.

    太原纯阳宫空间界面院落布局构图方式

    基于低成本策略的乡村高铁桥下闲置空间活化——以银田村高铁桥下公园设计为例

    刘高阳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网的快速扩张,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桥下空间.在面积广大的乡村和城市远郊地区,人们对高铁桥下空间的利用缺乏经验和认识,高铁沿线的桥下空间多数是无人问津的状态.乡村与城市又有许多不同,不宜照搬城市的类似案例.我国作为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集约用地是永恒的主题.文章以银田村高速铁路桥下公园设计为例,从乡村低成本景观的角度探讨乡村高速铁路桥下空间的利用策略,为乡村建设者提供参考.

    乡村桥下空间土地利用乡村景观低成本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