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城市治理视角下古城复兴项目策划浅议——以西安城墙遗址及周边更新规划设计为例

    程芳欣田涛
    130-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遗址是城市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承载了城市文化价值,但在职能部门条块分割体制下,大遗址及周边地区曾是城市治理的盲区.大遗址及周边地区的更新,既可以通过城市文化空间来构建价值体系,又可以实现城市的精细化治理.文章在城市治理视角下,探讨了古城复兴项目策划的基本框架,以西安城墙遗址及周边地区的城市更新规划设计为例,确立了准确识别问题、细分利益主体、把握关键领域、精选治理手段、动态评估效能的治理流程与方法,提出带状纵深模式(明清城墙)、框架填充模式(隋唐城墙)、文化绿核模式(唐大明宫)等典型模式.

    古城复兴项目策划城市治理西安城墙遗址

    数字化与传统造物的创新设计研究——以楚式漆器的创意产品设计实践为例

    蒲阳詹和平陈晓娟
    134-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旨在通过数字化设计实现传统造物的创新设计研究,以楚式漆器和髹漆工艺为研究对象,对楚式漆器和髹漆工艺的历史背景、工艺手法、现状与机遇等内容进行前期研究,并对楚式漆器进行设计学解读,借助数字化设计与建造的技术手段,形成数字化形态创新设计方案,包括数字成型、材料实践、工艺创新、成果展示四个方面,探索传统造物文化在数字化时代下的新材料、新器型和新产品的可能性.

    数字化传统造物楚式漆器创新设计实践

    宜居生活,未来家居——记雄安城乡管理服务中心室内装修设计

    刘勃
    138-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雄安城乡管理服务中心项目为例,从社会背景、项目概况、设计要点分析和技术要点分析四个方面分别阐述了项目的室内装修方案设计与运用.该项目是雄安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的开篇之作,在建设过程中北京住总集团发挥首都国企担当,集智能家居、物联网系统、装配式装修等当下最为前沿、最具时代感的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能源,打造适合不同群体的宜居生活、未来家居的"智慧之屋",主动、自信、豪迈地向中国和世界呈现出雄安新居民在未来的生活样貌.

    雄安室内装修智能化装配式装修

    住区宅前微公共空间疗愈性研究

    尹若竹
    14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良好的住区公共空间设计有利于居民心理健康.文章通过分析总结疗愈环境特征和评价要素,结合宅前微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论证宅前微公共空间的疗愈潜力,提出为提升宅前微公共空间的疗愈效果,还应当从安全便捷的交通环境、舒适宜人的物理环境、促进健康的活动场地、丰富美观的绿地景观、可交互的环境五个方面提升宅前微公共空间的环境品质.

    宅前微公共空间疗愈环境居住区心理健康

    锡林郭勒盟草原牧区生态移民定居点建设研究

    王钦白胤王伟栋
    148-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锡林郭勒实施大规模的生态移民工程距今已有十多年的历程,在这期间,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对生态移民各方面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对其取得的生态效益给予了肯定,同时,定居点在规划建设上存在的不足也慢慢显现出来.文章以锡盟牧区定居点为研究对象,从环境、经济、文化、社会4个方面对定居点的规划建设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设意见.旨在为生态移民定居点的建设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为内蒙古草原人居环境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丰富草原牧区人居环境研究体系.

    锡林郭勒盟草原牧区生态移民

    基于社区营造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研究——以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盛魁"晋商历史街区改造设计为例

    申婷芳郝占国
    150-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是城市传统文化的重要底景,还在于它能够着重塑造城市形象和丰富城市功能.然而如何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延续城市原有肌理、保护历史传统文化、激发街区全新活力、维护居民长远利益等问题是当今我国面临的严峻挑战.文章以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盛魁"晋商历史街区改造设计为例,从"人""文""地""景""产"五个方面进行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研究,在改善居民基本需求的同时,加大人们对街区改造的关注,达到街区从物质、文化、经济三个层面进行营造与保护的目的和意义.

    历史文化街区社区营造"大盛魁"晋商保护更新

    失地农民集中安置模式下的都市田园社区构建策略研究

    汪海蓉
    153-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分析了失地农民安置社区这一特殊类型的城市社区发展的现状困境,提出都市农园社区的概念,并从生产、生态、生活三重层次出发,相应提出精耕细作、永续循环、多元参与等都市田园社区构建策略,以促进城乡融合的进一步发展.

    失地农民安置社区城乡融合都市田园社区

    "立体"城市肌理本质的剖析与研究——以宁波城市更新形态中的"多义性"为例

    叶隽怡邢双军
    15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分析二维平面城市肌理存在的缺陷,提出"立体城市肌理"概念,并以浙江省的副省级城市宁波市作为该理论的可行性说明对象,验证城市更新形态的"多义性",以求在城市更新实践中发挥其运用推广价值.

    立体城市肌理多义性城市更新城市意象

    追求秩序的理性——以长兴县都市中央广场为例

    朱睿范须壮陈瑜
    157-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好的完形是指事物的组织架构理性、有秩序、趋于完整性(对称、统一、和谐),具有最大限度的简明性.因此,建立秩序是最易感知也最具审美价值的设计方式.文章以长兴县都市中央广场为例,通过此项目在城市规划、功能空间、建筑造型、构造细部四个方面体现秩序的理性,表达出在一般城市项目中,造价和工期较大受控的前提下,此策略是建筑品质控制、外部形象塑造的有效方式,亦是在新的国际化、多样化浪潮中奠定城市形象基调、提升城市包容力的可行选择.

    秩序理性模数化品质控制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路径研究——以徐州桃花源湿地公园为例

    程珊珊佟帅王东
    159-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生态基底优化、提供社会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徐州桃花源湿地公园为例,通过分析杭州良渚文化村、泰晤士小镇和杭州世界休闲博览园三个典型案例,借鉴其空间、功能和文化的建设路径,将应用于徐州桃花源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中,并提出空间规划无边界,结合小尺度社区,打造公共化街区,同时导入产业功能和注入汉文化,打造活力、开放社区.通过合理的功能分区、景观轴线和滨水岸线海绵城市理念等多种设计手段,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以期为同类型的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徐州市城市湿地公园城市设计海绵城市功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