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谈区域规划下的公共健康与城市公园——基于我国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彭鸿绪陈诗妮
    161-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本次肺炎的实情和当下社会背景,文章试图探讨如何通过完备的区域建设在疾病发生之前予以预防,以及如何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将面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所产生的暂时的公众混乱无序性的现状对社会及个人的影响减缓到最低限度.同时引入公共健康、完整社区等概念,得出初步结果:家庭单元结构特征及人的需求是点,精心安排的服务链条是线,城市空间规划是面.在此框架之下,进一步讨论了疫情给城市公园空间发展所带来的启发.得出结论:公共健康服务要实现点线面三方入手,维持可持续发展以及物质层面精神层面相结合,同时还要结合时事及人类活动经验,加强对现在已有的城市公园空间的系统管理,并要坚持对城市公园空间这一特殊存在所具有的极大潜能进行开发利用.

    公共健康完整社区区域规划服务链城市公园

    共享视角下的老旧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方法研究

    陈铭袁野石新宇
    163-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既有建筑改造作为应对老旧小区公共服务设施供需矛盾的主要方式,在完善老旧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同时,仍存在着诸多制约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发挥理想社会效益的问题.文章通过相关研究文献,结合武汉市红光小区的微改造工作,分析老旧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中的现实困境.在共享视角下,提出以空间共享为核心的改造策略、以利益共享为核心的发展路径,完善城市老旧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方法.

    共享视角老旧小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方法微改造

    浅析拉普卜特的环境行为学研究——从宅形到城市

    赵航疆
    165-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代中国城市设计中,整个过程中自上而下的体系本身对人—环境的思考是存在欠缺的.环境行为学作为关注人与环境、强调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受到建筑领域学者的关注,对城市设计的历史发展更是意义重大.文章通过整理拉普卜特的环境行为学研究历程及核心观点,以期对当代城市设计起到一定的引导和启示作用.

    环境行为学拉普卜特城市设计历史发展

    浅析河流对古城空间格局形成的影响及对策——以河南淮阳古城为例

    牛轶达
    167-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湖中有城,城中有湖"是对淮阳古城格局贴切的评价.通过卫星影像,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淮阳古城呈岛屿状坐落于龙湖中央,且城内四角各有一处坑塘,从而形成"湖中有城,城中有湖"的独特景象.文章以淮阳古城独特的格局为对象,分析其成因,探讨保护利用对策,以期对淮阳古城的保护与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淮阳古城空间格局洪泛区水域

    英国绿色基础设施初探与启示

    王高远
    169-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基础设施作为一种复合高效的城市生态基质要素与生态格局塑造工具,长久以来在英国拥有广泛的实践和成熟的体制.文章梳理回顾了英国绿色基础设施的演进过程,解读其绿色基础设施专项规划中的具体措施,结合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诉求,从而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我国绿色基础设施构建框架的原则.

    绿色基础设施绿地系统伦敦规划实践

    浙东文化影响下宁波历史文化空间建设的探究

    李海雅汪婧郭黎腾史昇可...
    171-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各地区的经济随之得到发展,人们对于物质层面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精神文化的需求也逐步提高.作为城市宝贵财富而存在的历史文化空间,发扬、发展当地文化更是终极目标.文章以宁波市为例,就浙东文化加以分析,并对如何整体提高、发展历史文化空间提出建议.

    浙东文化历史文化空间建设创新文化融合

    高层住区交往空间拓展及其宜居性初探

    高笑雪潘永刚陶万东
    174-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城市建设用地紧缺、人口众多的现状,采用高层住宅的形式已经成为首选.通过交往空间营造出和谐的邻里氛围,对提升高层住区的人居环境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对乌鲁木齐市高层住宅与多层住宅交往空间的使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居民交往行为规律及对交往空间的需求,进而提出有利于高层邻里交往空间的优化策略,为今后住区的发展提供思路.

    高层住宅拓展宜居性交往空间

    "城市修补"理念下的邯郸市老城区典型生活性街道活力研究

    霍海鹰李祚暄李佳王士坤...
    176-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机动车时代的背景下,街道的生活性功能一再弱化,老城区作为城市的典型地带问题更加严重.文章以邯郸市向阳路街区为例,通过PSPL调研法、空间句法以及百度POI数据,对老城区的生活性街道进行街道行为和空间质量上的研究,找出该区域慢行空间所存在的问题,探索影响街道活力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城市修补"的理念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

    城市修补PSPL调研法生活性街道街道活力

    老地名街道空间复原利用探索——以武昌长街为例

    陈李波樊驰弘
    179-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代以来,武汉城市发展变化巨大,从清朝末期到新中国成立,沧桑百年岁月,在这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具有武汉城市变化特点的老地名街道.文章选取武汉市武昌长街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其历史演变、街道空间形态的基础上,利用城市记忆理论和空间句法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对武昌长街的街道空间变化进行探究.通过文献研究、空间句法、质性研究等方法,总结武昌长街街道空间的现状问题并提出复原利用策略.

    老地名街道空间复原利用武昌长街空间句法

    基于工业文化背景下的街区保护更新策略研究——以阳泉市德胜街为例

    崔凯侯昱昊郭惠君董艳平...
    182-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中的工业遗产是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见证了城市文明与人类发展的进程.文章以阳泉德胜街区为例,探讨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结合工业遗产保护性再利用进行旧城复兴的理念与策略.通过深入调研及分析街区人文传承、环境整治以及经济发展现状,从而寻求德胜街这一传统工业街区的发展方法与策略,实现文化、环境与经济的协调融合发展,为工业城市街区的修复保护提供思路与策略.

    工业文化工业遗产街区环境公共空间保护更新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