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易建性的非线性建筑几何建构策略

    李佳阳
    213-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线性建筑在追求环境营造和绿色性能过程中产生的复杂形式往往会损害其易建性,造成设计的失控和资源的浪费,由此引发了对设计与技术关系的重新审视.文章通过梳理易建性在设计领域的概念内涵与研究脉络,分析论证了易建性是目标、设计合理化是过程,二者在不同设计阶段的结合可以推导出相应的几何建构策略——几何逻辑建构、参数关联建构、几何形态优化、设计离散表达,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设计方法层面的论述.

    易建性非线性建筑几何学合理化

    "古埃及费昂斯"衍生初探:建筑琉璃构件釉面技艺的文化地理传播

    陈健董金鑫王琼
    216-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陶瓷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化的陶瓷文化形态在世界地理版图中构造出一幅脉络清晰的文化地图,其中琉璃釉艺术形态在地域间流动既呈现独特性又具有内在联系与融合,形成特定文化空间.地理学研究中的文化转向对于陶瓷釉学的研究介入空间维度,关注民族、家族、信仰、风俗、制度等在地域之间的流变和相互联系,为古老的陶瓷釉文化研究拓新了方法.文章通过对琉璃釉的溯源、工艺衍生研究,在文化景观表征线索中进行梳理,递进式地探究了在地理传播过程中建筑琉璃构件釉面技艺中的铅锡釉艺术的衍生和发展.

    建筑琉璃构件琉璃釉锡釉埃及费昂斯彩陶文化地理

    侗族鼓楼生物侵蚀及其实用保护导则新探

    王诗若
    219-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侵蚀是造成侗族鼓楼木构件残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通过讨论不同类型的生物侵蚀对鼓楼木构件产生的危害,发现主要包括虫蛀以及真菌侵蚀.通过分析其不同的生物习性和破坏程度,总结出相应的实用保护导则.该保护导则建立在易操作、易普及、低技术、低成本的基础上,旨在日后逐步形成以当地村民、工匠为主,辅以工程师、建筑师等专业人员,在文保部门的协助下共同参与鼓楼保护及日常维护工作.

    鼓楼生物侵蚀虫蛀侵蚀真菌侵蚀保护实用导则

    基于观光体验的高层建筑观光空间流线组织优化策略研究

    扈龑喆
    22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观光空间属于公共空间的范畴.高层建筑观光空间设计方法的总结对于高层建筑本体和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都深有意义.当前学术界对观光空间这种垂直维度上的公共空间还少有系统性的专题研究.文章以观光体验为切入点,结合相关理论学习,对高层建筑观光空间流线的外部可达性与内部组织两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合观光空间的实际案例,归纳出高层建筑观光空间流线组织的优化策略.

    高层建筑观光空间流线组织优化策略

    光景学语境下的月色思想

    邱坚珍李雅婷
    225-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月色"为自然光景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是关于"乡愁"的美好记忆,也是中外历史上文人及艺术家们赞美的主题之一.文章在吴硕贤先生提出的"光景"概念及光景学科研究背景下,梳理了中西方月崇拜及月色欣赏的哲思内涵;从月色光景的文学、美术作品及场景审美语境的对比分析,总结中西方文化中月文化在时空语境、语义情感上有所不同,但在人与月景的"情境共鸣"方面却甚为一致.文章旨在为强化传统文化意识、留住乡愁、营造高品质人居环境提供新的视野与途径.

    月文化月崇拜月色审美光景学

    基于邯郸峰峰矿区建筑文化遗产的城市设计教学实践研究

    李庆红孟珂欣王宇杨峥...
    229-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峰峰矿区作为一个资源枯竭型的城市区域,正经历着依靠历史文化遗产发展旅游的阶段.文章探索了其丰富的历史建筑和产业遗产建筑,并将其纳入到建筑学本科生的教学体系中,凝练教学特点,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服务地方经济.

    建筑文化遗产全域旅游城市设计教学实践

    菌丝在建筑材料研究中的应用设计

    林欣荷
    231-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将围绕菌丝成为可持续建筑材料的内容展开,结合生物学和建筑学的方向,提出生物可渗透性设计概念,通过新颖的设计和数字制造技术,探索利用菌丝开发新型可持续墙板系统的实验方法.

    菌丝形态建筑可持续性生物设计可持续设计生物材料

    关于民办院校建筑学专业学生"设计观"的思考

    王叶
    23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社会发展形势和城市建设不断探讨与改革的大背景下,思考民办院校建筑专业教学在新时期的应对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议题.文章以国家政策和行业趋势为导向,深入分析民办院校建筑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从学生竞赛、"互联网+"、社会实践三个方面来积极探索改变学生社会性与主动性缺乏的若干途径,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观提供范例与思考.

    建筑专业教学社会性主动性设计观

    基于生态建筑理念的传统吊脚楼营造技艺启示

    吴巍赵磊
    235-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目前我国的城市建设中,建筑的建造技艺突飞猛进,新的设计层出不穷,但所呈现出来的多为千篇一律的钢架玻璃建筑景象,造成资源浪费且没有特色.为了现代建筑行业可持续化发展,设计师需要将生态建筑理念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中,并吸收传承传统吊脚楼的营造技艺,相互结合来推动现代建筑与生态自然和谐发展,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提高美好幸福的生活质量.

    生态建筑传统吊脚楼营造技艺以人为本

    社区单元视角下的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于遗产价值与社区发展关系的探讨

    李耀武田芳车欣宴
    237-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遗产作为历史发展的时空痕迹,凝聚着人们的情感记忆.随着旧城更新等城市建设活动的大力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不足、保护方法不当等问题越来越凸显,因此社会各界力量群体的遗产保护意识也逐渐被唤醒.文章从社区视角出发,将文化遗产保护置入社区语境进行讨论,认为社区具有较大的遗产保护潜力,可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单元.同时探讨了遗产保护与社区发展的相互关系与双向实现机制,得出"社区-遗产"共同体的形成是实现公众参与遗产保护的基础以及遗产保护可持续的重要途径,为城乡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文化遗产价值社区保护单元共同体公众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