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孚王府的文化价值与适应性保护研究

    申作宏
    241-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府建筑堪称北京城内最具特色的建筑文化遗产,目前保存下来的清代王府及其遗址有30余座.但这些弥足珍贵的传统建筑还存在被居民生活占用且日久失修的情况,修缮保护和开放利用应提上日程.文章以历史悠久、等级较高、规模较大的孚王府为例,通过介绍其现状、挖掘其文化价值,提出针对性的适应性保护模式.

    王府建筑文化价值孚王府适应性保护

    混合结构方式下苏式仿古建筑设计实践

    张盟刘春霆
    243-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仿古建筑设计在历史街区改造、建筑遗产保护以及中式园林建筑中十分常见.其采用的结构形式也有多种,其中混凝土结构与木结构的混合结构方式更能满足设计成本与效果的要求,该设计方式须重点解决混凝土主体、木作、瓦作、石作等各方面的联系.文章通过仿古厅堂的案例,以传统做法与现代做法对比的方式详细分析设计方案,希望能够为仿古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混合结构混凝土木作石作瓦作

    巴渝地区客家土楼历史价值初探——以重庆市涪陵区大顺乡瞿九畴客家土楼为例

    萧依山梅青
    246-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瞿九畴客家土楼在巴渝地区客家土楼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城市化冲击和影响下其历史价值显得尤为珍贵,文章通过对瞿九畴客家土楼进行实地田野调查、测绘及相关文献搜集,并从巴渝地区客家土楼的历史沿革着手,深入分析瞿九畴客家土楼的平面形制、空间形制、结构形制、以及材料、工艺、装饰等,并从中对其历史价值进行总结.

    巴渝地区客家土楼历史价值瞿九酬客家土楼

    象征与日常——基于考现学的正方转八边形侗族鼓楼形态研究

    巨凯夫
    248-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鼓楼是侗族的标志性建筑,由侗族地区独特的风土环境催生,通过侗族工匠高超的营造技艺成形.今天遗存的鼓楼形象丰富多姿,反映出鼓楼文化的多样性,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人们对于鼓楼意义的认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文章以一类底部为正方形屋檐上部为八边形密檐的鼓楼为例,运用考现学方法考察鼓楼形式与意涵的对应关系,并探讨此类鼓楼形态演变的机制.

    鼓楼考现学场景意涵

    闽东山地型聚落研究——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前洋村为例

    季宏谢雁翎王琼
    251-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地理环境影响,山地聚落约占福建传统村落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文章以闽东山区的历史文化名村前洋村为例,从选址、整体布局、街巷结构、历史环境要素、传统民居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对闽东传统山地聚落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分析山地地形下多姓氏村落的地形处理手法与建设历程,提出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建议.

    山地聚落选址布局形态街巷结构传统民居

    防火安全视角下云南藏族民居在当代保护与需求中的冲突与对策

    李智唐瑞吉健邱坚...
    254-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是我国主要的藏族聚居区之一,千百年来形成了独特的民居形式与聚落文化.而在当前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等不断影响下,藏族民居的传统防火体系逐渐失去了原有功效.为了更好地保护当地民居,文章以云南省迪庆藏族木结构民居为对象,从迪庆藏族木结构民居建筑、民族特色等角度出发对民居防火设计进行分析,论述藏民族固有生活方式与现今消防策略的冲突,并给出既满足现代消防要求又遵循民族传统的藏族传统民居防火修正策略.

    云南藏族木结构民居防火冲突修正策略

    基于地域文化的改造型民宿设计研究——以瓦厂民宿为例

    赵子婧
    257-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宿不仅给人多样的住宿体验,还带动当地经济、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在民宿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民宿设计的同质化现象也日趋严重.对于改造型民宿,如何将地域特色在设计中充分体现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瓦厂民宿的场地处理、功能分区、空间处理以及材料使用,总结瓦厂民宿基于地域特色的改造方式,旨在为后续改造型民宿设计提供参考.

    改造型民宿地域文化瓦厂民宿乡建

    当代铁路中小站房地域性表达的文化突围——以衡水北站子站房建筑方案为例

    李锋
    259-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铁路高速发展,铁路站房创作逐渐趋于雷同,并开始出现固有套路和审美定势.在此背景下,作为城市对外门户的铁路站房该如何摆脱"千篇一律、缺乏个性"等标签,进而成为展示民族特性和地方特色的窗口,成为当下站房建筑设计的困境.文章以衡水北站子站房建筑方案设计为例,在当代固定站房设计审美下,对站房设计创作的文化突围进行探讨,发现如何从建筑原型、环境、材料、空间等多方面表达出当代铁路中小站房的地域文化特色.

    中小站房建筑设计审美定势地域表达文化突围

    影壁对院落的空间作用——以鲁西南祠堂为例

    闫昱良杭诗婵
    262-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的传统民居中,影壁在院落中是几乎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除了对入口空间进行视线遮挡等作用之外,影壁对院落的内部空间也存在着结构上的作用.文章选取了三个鲁西南地区的民间祠堂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句法的研究方法,综合比较三个院落空间有无影壁的不同,总结出影壁对院落内部空间的空间作用.

    影壁空间结构空间句法祠堂

    科举博览江南文枢

    高祥生
    264-2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