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PSPL调研的老城区微型公共空间质量评价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任戈李嘉郭奕明王倩...
    163-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合肥市老城区微型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PSPL调研法对五种类型的微型公共空间进行评价和分析.研究发现:合肥市老城区内,社区类、公共游览类微型公共空间普遍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余类型相对较差;公共游览类微空间和交通类微空间的穿行活动占比最高,停留活动占比与微空间品质、微空间面积有直接联系,质量越好、设施建设越多,居民对其使用越频繁、满意度越高,空间活力程度越高.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文章最后提出清理被占用微型公共空间、加强空间开放与可识别性、注重空间设施人性化设计等措施,期望自下而上地改善城市老城区微型公共空间的质量.

    微型公共空间PSPL调研法公共空间评价空间行为分析老城区合肥

    苏州沧浪新城段大运河滨水空间活力提升策略探析

    叶小军方晓璐初筱顾语琪...
    165-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滨水区规划的精髓在于提升其空间活力.具有线性文化遗产性质的大运河作为城市重要的功能廊道,提升其沿岸滨水空间品质与活力是城市发展关注的热点.文章以活力为切入点,基于功能、空间及文化多角度考量苏州沧浪新城段大运河滨水空间发展现实,从功能布局、交通梳理、文化挖掘三个维度多层次提升沿岸滨水空间活力,希望为具有相似属性的滨水空间优化设计提供思路.

    滨水空间活力提升策略线性文化遗产大运河

    多源数据融合的杭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优化配置策略

    湛东升郭佳橦张宇霆
    167-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杭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POI空间点要素和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等多源数据,检验了杭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水平,探析了杭州市民公共服务设施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杭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整体上呈现出"一核多点"的空间结构,不同类型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模式各异,但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调查结果发现,杭州城市居民公共服务设施整体满意度略高于全国40个主要城市平均水平,主要短板为医疗设施、养老设施、教育设施和休闲娱乐设施等领域;文化设施、医疗设施和餐饮设施满意度是影响杭州城市居民公共设施整体满意度的最重要因素.最后提出了杭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优化策略.

    公共服务设施满意度多源数据优化策略杭州

    基于包容性设计的老旧住区外部空间适老化更新策略研究——以合工大南村住宅区为例

    齐玥彬谢语诺曹海婴陈德绅...
    171-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老旧住区的现存问题,将包容性设计作为适老化改造的手段,从老旧住区的使用群体特征及需求分析出发,对住区的外部空间进行分析评定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包容性设计理论提出一系列适老化改造策略,期望帮助改善老旧住区的老年人生活环境.

    老旧住区住区外部空间适老化包容性设计

    城市中心区历史街区更新实验分析与策略研究——从台北西门町看长沙太平老街

    张广益
    174-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中心区历史街区的健康更新是城市具备延续城市文脉、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是我国城市现阶段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选取长沙市老城区中心地段的太平老街与台北西门町街区进行比对研究,通过对历史发展阶段的梳理和对比,利用POI大数据、空间句法和人流模拟等技术手段,多角度综合分析两者的异同,并对长沙太平老街新时代的再更新提出针对性策略.研究成果为历史文化街区交融纵横发展、城市更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历史街区再更新空间句法人流模拟

    新时代城市品位提升策略研究——以泾河新城为例

    吕锋刘立常
    177-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品位是城市品质和城市特色的集中体现,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从认识论角度出发,深入剖析城市品位的内涵特征与提升要点,通过对泾河新城城市品位实践进行总结反思,探讨了城市品位的提升策略.文章提出以城市规划为统领、以文化品位彰显为核心、以服务品位支撑为重点、以环境品位提升为亮点、以管理品位优化为保障等五步法是泾河新城城市品位提升工作的方法策略,以期对其他同类城市品位提升提供有益借鉴.

    城市品位高质量发展提升策略泾河新城

    西安冬季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热舒适研究

    甄蒙余喆辰邹奇书郑昶宇...
    180-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寒冷地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热舒适,文章于西安选取5个典型地点采用实地测量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冬季城市公共空间人体热感觉、热舒适度与主要气象因子的满意度与热期望.研究发现:人群热舒适主要受空气温度与太阳辐射影响,受试者普遍期望该类空间冬季温度升高、风速降低.最后文章也尝试建立适用于西安冬季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热感觉评价模型并提出相关优化设计策略.

    问卷调查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热舒适

    从《清明上河图》到智慧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

    周尤美雷浩
    183-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清明上河图》为视角,分析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进程.研究发现,北宋城市规划不仅形成了街巷制,城市规划从封闭型走向了开放型,而且出现了居民与公共空间互动.同时,城市规模增长外延扩张,城乡分界变得模糊,现代城市规划初见雏形.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进程则是一个不断认识、实践、发扬和抛弃的过程,其中科技进步也是一个推动因素.在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的时代,智慧城市规划理论的产生是高科技发展的必然.

    智慧城市规划理论发展

    过程导向的社区设计与建筑师的促进角色

    王瑞徐雷
    186-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我国对社区概念的认知和社区微更新实践与研究的现状,文章提出了当下社区设计的要点:共同体培育和社区参与设计,并由此提出过程导向的社区设计途径.文章还通过分析社区设计实践中组织过程层面和设计过程层面的需求,指出建筑师在社区设计实践中应有的促进作用及其工作重点.

    社区参与共同体参与式设计过程导向促进者

    村庄布局与整治规划的弹性策略研究——以山东省D镇乡村振兴规划为例

    杨建军吴云莹方云翔
    188-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城镇化进程伴随着城镇建设用地紧张与乡村建设用地不集约并存的矛盾,优化乡村空间布局、提高用地集约度是大势所趋,但实际操作如"合村并居"等产生了一些问题.针对以上困境,文章引入"不确定性(uncertainty)"和"弹性(flexible)"规划思想,建立了运用于村庄居民点布局优化的弹性规划方法,从沟通式规划、空间弹性、时间弹性等维度制定了规划策略.并尝试将该方法运用于山东省D镇的乡村振兴规划实践,制定了符合当地实际的村庄布局与整治规划弹性策略.

    居民点布局土地整治不确定性弹性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