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传承与创新——青岛潍县路19号里院改造概念设计

    王青青林婧赵伟光
    217-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用地的紧张与使用者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青岛传统里院的更新和改造已成为一个不可规避的话题.文章以青岛潍县路19号里院改造概念设计为契机,采用"一新一旧,交相辉映"的设计理念.通过里院文脉的传承与建筑的创新,延续里院文脉,打造特色街区,强化建筑肌理,重塑里院内、外空间形态,更新里院内部功能,强化建筑风貌特征,使该里院焕发新生,更好地融入到街区中.以期为青岛其他院落的改造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借鉴价值.

    文脉传承创新里院

    探讨布鲁瑟的机器主义——以低碳住宅为例

    方千伊若勒泰
    219-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布鲁瑟事务所以机器主义作为设计理念,将建筑视为一种变化的媒介.其机器主义思想又分为气候机器、功能机器、结构机器三个方面.文章以低碳住宅为例,从形式生成、空间操作以及结构和材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布鲁瑟的机器主义,旨在对当代建筑创作形成一定的启示意义.

    机器主义气候结构功能布鲁瑟

    乡村振兴的建筑路径探析——南京市溧水区傅家边农业科技园的营建启示

    文博王叶
    221-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进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乡村建筑的营建方法值得探索.文章通过对南京溧水区傅家边农业科技园的实地调查,将其建筑类型分为农业科技建筑、农民居住建筑和农村文化建筑三类,总结归纳了体现建筑时代性、注重生态宜居、传承地域文化的乡村建筑营建路径.

    乡村振兴乡村建筑营建路径

    国际中可持续能源政策的演进及启示

    季海霞鲁月红刘雪梅吕涛...
    224-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在调查不同国家和地区可持续能源政策文献资料的基础之上,对应用较为广泛的能源效率标准、上网电价和建筑能源性能认证三项能源政策的发展历程进行详细介绍.总结得出,能效标准是目前最流行的建筑节能策略之一,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节能标准具有动态性和更新性.上网电价的广泛应用,旨在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并在各国取得成功的实践证明.建筑节能认证计划在数据库系统可靠性和信息透明度方面的加强,可以为未来的零能耗建筑和智慧城市铺平道路.

    可再生能源能效建筑节能认证计划上网电价补贴政策可持续能源政策

    社区商业与邻里交往的关联性探究

    周恬
    227-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社区商业和邻里交往行为的关联性为研究对象,探索传统社区商业活力与社区邻里公共交往性的相互作用,尝试通过邻里公共交往性来激活传统社区商业活力的同时,以社区商业改善当前社区人与人之间的邻里关系.

    社区社区商业邻里交往公共性

    装置雕塑柔性材质的情感表达

    郑淼王芷阳
    229-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现代艺术的快速发展,艺术家的观念发生了巨大改变.雕塑材料的灵活应用是最为显著的变化之一.不同于传统的硬质材质,柔性材质本身具有亲和、柔软、委婉等特点,但其依然可以表达出明确的刚性思想.文章将从柔性材质的分类界定、情感表达和施慧、Rogan Brown、林天苗三位雕塑家的创作思想以及其作品的案例分析三方面对柔性材质在雕塑作品中的情感表达进行阐述,从而明确装置雕塑材料柔性材质思想表达的特殊性.

    装置雕塑柔性材质情感表达思想表达

    基于符号学的高铁站房地域性表达探析——以杭黄高铁沿线站为例

    姚嫣
    231-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铁站房作为旅客认知城市的窗口,肩负展示地区形象以及宣传地域文化的职责.文章基于符号学的理论,以杭黄高铁沿线站为例,从建筑总体布局、建筑形态特征以及建筑空间三个方面对建筑符号的应用进行解析.最后提出了图形变换、空间传承与概念隐喻的具体建筑符号应用手法,以期引发更多关于高铁站地域性设计的探索.

    建筑符号学高铁站房地域性杭黄高铁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幼儿园建筑设计教学探索——以西安交通大学二年级教学为例

    张钰曌党纤纤雷耀丽戴靓华...
    234-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幼儿园建筑是大二年级建筑设计教学的典型课程,文章基于疫情时期幼儿园建筑实地调研困难与低年级学生对幼儿园建筑功能、空间关系、幼儿尺度等方面理解局限的问题,引入虚拟现实技术这一新型教学媒介,从建筑认知、方案构思、草图设计、最终成果等方面着手进行教学实验.同时通过对参与学生与任课教师发放问卷,统计得出其对本次幼儿园建筑设计课程中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的评价反馈.

    虚拟现实技术幼儿园建筑设计建筑教学教学实验

    "双一流"背景下强化实际应用能力、突显学科特色方向的建筑学院专业外语教学改革研究

    黄磊王琰
    236-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一流建设"与"堪培拉协议"的背景下,在传承已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文章结合建筑学院对外交流机会增多和学科之间交叉渗透的特点,从整体上综合考虑三个一级学科专业外语课程的设置和培养计划,对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模式和方法做相应的调整,并提出"强化实际应用能力、突显学科特色方向"两项特点,旨在满足当今人才培养的要求,以专业外语辅助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并提高其对外交流的能力.

    双一流建筑学专业外语学科特色方向

    青岛刘子山别墅群建筑特征解析及更新保护策略

    佟佩颖聂彤
    238-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岛武定路与上海支路之间现存一批建于上世纪20年代,即青岛第一次被日军占领时期的别墅群,由当时青岛首富刘子山建造.刘子山别墅群作为青岛建埠以来最早的房地产项目,区别于青岛里院建筑形式,是青岛近代城市建设的重要遗产.文章以对刘子山别墅群的大量测绘及历史图纸为基础,分析总结其平面布局、空间特征及立面形式,印证青岛近代社会生活发展、居住文化改变的时代背景,旨在为刘子山别墅群的科学保护、青岛城市更新提供切实有据的参考及建议.

    近代别墅青岛建筑保护城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