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寒地集装箱建筑适寒策略研究

    林可峰陈剑飞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集装箱建筑设计理论及寒地建筑适寒设计策略,论述集装箱建筑在寒地气候下的可行性,同时从构建低能耗的箱体外形、布置适寒的箱体开口以及提升箱体内空间的使用舒适性三方面推导出寒地集装箱建筑适寒设计策略与方法,望能为后续寒地集装箱建筑设计提供设计指导.

    寒地气候集装箱建筑适寒设计

    济南市葫芦峪村精细化村庄设计实践研究

    柴新李晓玮
    5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阶段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内村庄规划已开始转型,体系内容由传统的建设空间单要素管控向村域全要素管控转变,这对新时期村庄设计的体系内容提出了新要求.济南市葫芦峪村村庄设计以村域全要素管控和设计为突破,从村庄自然风貌要素、村庄空间肌理和人群需求入手,探索了村庄总体设计、建筑风貌和景观设计三方面内容的设计路径和方法.

    村庄规划村庄设计空间肌理原真性

    杀虎口古长城历史及空间防御体系研究

    尚瑞华沈纲秦汇川杨紫瑶...
    59-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开展杀虎口文化遗产及文化景观的保护工作,通过文献查阅、现状调研等方法对杀虎口历史脉络、地理位置及选址原因、城垣防御体系等内容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杀虎口可划分为军事防御、军防贸易和杀虎口生态保护3个时期;当地的险峻地势及水源位置等地理优势以及各个朝代的疆域划分,造就了杀虎口的军事要冲地位;杀虎口古长城主要由长城城墙、堡寨、烽燧等多种军事建筑组成,是完整的城垣空间防御体系.

    杀虎口古长城历史空间防御体系

    基于空间潜力挖掘的城市老旧小区交通环境改善研究

    陈铭郭步华
    6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市老旧小区人居环境改造提升中,交通环境改善已成为最为棘手的难题.文章针对城市老旧小区交通空间资源匮乏、交通组织模式落后的现实状况,基于武汉典型老旧小区实地调研,总结可利用空间的现状规模、分布特点与利用思路,结合相关文献和案例,探讨可借鉴模式的类型和应用途径.正视城市老旧小区的历史形成原因,提出以适应行为规律为核心的步行系统补偿式空间重构策略.

    城市老旧小区交通环境空间潜力空间重构

    基于综合评价方法的武汉市古田城市老工业区改造实施评价研究

    杨毅锋田燕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第三产业逐渐取代第二产业,并占据城市经济核心地位,老工业区改造势在必行,工业区改造评价可以有效地总结改造成果和指导改造方向.运用综合评价方法,从经济效益、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土地利用优化4个影响因素构建城市老工业区改造实施评价体系;探究武汉市古田老工业历史沿革;调查古田现状;收集整理相关数据,代入评价体系进行评价.得出评价结果,分析古田改造实施中的问题与原因并给出相应的改造策略.

    城市老工业区综合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AHP)古田工业区

    多维度视角下城市社区养老配套服务体系及布局形态研究

    杨柯金浩郑秋玲
    6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15分钟社区生活圈是社区生活的基本单元,即在15分钟步行可达范围内,配备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形成安全、舒适、和谐及多样化的居住生活环境.文章基于城市生活圈理念,采用多维度视角,考虑适老化发展需求,从层级维度、功能维度、形态维度和人文维度,根据不同老年人群生活、心理、行为需求,对社区养老的配套服务进行分级、分类研究,构建适合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的社区养老模式下的配套服务体系及布局模型,以解决社会综合养老服务发展与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

    多维视角行为与需求社区养老配套服务体系布局形态

    自维持草本植物混合式栽植研究分析

    蒋榕闫晋钰陈夕芳李冠衡...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作为人为干扰最强的生态系统,是物质能量流动消耗的密集区域,城市化进程使城市范围内的原生植物生境变得脆弱.基于此,我们应重新审视与理解植物材料适应性以及植物群落稳定性.草本植物自维持群落是植物自身稳定性理念的实际应用,从其广泛的应用前景来看,混合式栽植是其中一种比较理想的栽植形式.文章通过梳理混合式栽植要点,探索群落构建,并从植物种类混合与植物季节控制两个方面综合探讨城市景观视角下草本生境的应用,为城市中草本群落的营建提供新思路.

    城市草本生境混合式栽植自维持植物群落草本群落应用

    吉林省老工业基地文化旅游开发及生态保护策略研究

    苑宏刚赵彦博高隆魏凤云...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吉林省老工业基地的文化旅游开发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能够挖掘地方的文化发展潜力,进一步升级旅游产业的发展高度.然而,文化旅游开发必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需结合一定的生态保护策略进行文化旅游开发,才能构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局面.目前,吉林省的文化旅游开发及生态保护存在很多问题,应该提高服务意识,构建整体思路和开发机制,保证吉林省老工业基地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

    吉林省老工业基地文化旅游开发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

    大连典型区域夜间人工光环境可视化地图构建分析研究

    刘鸣杨鑫鑫刘郁川贺海波...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夜间照明的需求也随之增加.我国对光污染的研究比较缺乏,光污染已经成为城市环境中的严重问题.文章通过构建城市夜间人工光环境可视化地图,探究城市夜间人工光环境分布特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实测光环境数据,对大连市典型区域商业区和居住区构建夜间人工光环境的可视化地图,分析光环境的分布情况,并且整合大连市测量各个区域的夜间人工光环境情况,更进一步构建大连市部分区域夜间人工光环境地图,为大连市夜间人工光环境地图的构建提供更多依据,对未来的大连市夜间照明规划具有指导意义.

    城市夜间人工光环境光环境可视化地图地理信息系统

    使用者视角下广场空间场所精神影响因素研究

    张赢月白小鹏
    7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场空间场所精神的实现有赖于公众的感知.文章基于使用者视角探究广场空间场所精神的影响因素,使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90位广场使用者采用半结构性访谈取得原始资料.通过对访谈内容编码分析,总结得出广场空间使用、广场空间感知、广场景观设施、广场空间组织、周边环境品质为广场空间场所精神的核心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为建筑师更好地了解公众意识提供参考.

    广场空间场所精神扎根理论使用者视角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