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浙江省乡村未来社区的规划策略研究

    葛丹东张心澜梁浩扬
    7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乡村建设工作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近年来,浙江省的乡村建设工作取得了诸多成就,乡村未来社区是浙江省在2019年提出的乡村建设新目标.文章在对浙江省乡村建设工作取得成就与存在不足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明确了乡村未来社区建设的目标,提出了"4+1+X"的规划策略,以期为乡村建设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未来社区乡村建设规划策略

    香港院舍安老设施的现状空间分布及可达性研究

    叶丹蒋希冀
    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香港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安老服务体系以应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虽然现状院舍安老设施的建设已具备一定规模,但其空间布局是否满足老年人群需求以及可达性是否合理仍有待分析.文章利用核密度法和服务覆盖率分析香港院舍安老设施的现状空间分布状态,同时运用两步移动搜索法计算设施的空间可达性,并提出相应的规划布局优化建议.

    院舍安老设施空间分布可达性香港

    大型铁路客站站前广场换乘空间布局研究

    吴满豪唐佳诗
    8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广场换乘空间布局出发,总结出广场3种布局模式:广场两侧式、地下围绕式和桥下两侧式,并选择广场两侧式布局的武昌站、地下围绕式布局的杭州东站以及桥下两侧式布局的南京南站作为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以空间立体整合为核心和增加高架上客区的设计策略.

    大型铁路客站站前广场换乘空间空间布局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历史建筑可视化保护模式研究

    毛建东
    8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建筑是城市的重要文化遗产,是城市文脉的重要载体.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历史建筑保护过程中传统的设计手段和技术方法亟须更新.BIM在建筑设计领域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历史建筑保护由于其特殊性和信息数据的海量获取,引入BIM在历史建筑保护领域中已是势在必行.在历史建筑保护的过程中,三维可视化内容包括历史建筑的可视化展示和修缮管理的可视化两个方面.

    历史建筑保护建筑信息模型可视化展示修缮管理

    铁路客站内部空间优化策略研究——以武汉三站站内空间为例

    李斯博蔡羽健
    8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铁路客站处于亟须提高内部通行效率及体验感受的背景下,文章调查研究了当前武汉三站的使用现状,以乘客通行效率及体验感为切入点,通过对乘客的换乘时间、距离以及站内导向性进行调研及分析,最后归纳出其设计要点.

    铁路客站空间流线体验

    中国历史村落民居立面装饰历史文化要素的分析

    陈展樑宣建华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对当代中国历史村落民居立面改造中,是否能对传统建筑立面历史文化要素进行成功分析、提取与再现,成为衡量改造项目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文章以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村落民居立面装饰要素为研究对象,着重从立面装饰纹样与图像、立面上部及屋顶构件与装饰的物质属性和文化属性两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弥补现有历史村落建筑立面改造中装饰元素的缺失提供参考.

    历史村落立面装饰立面改造历史文化要素地域性

    基于软件模拟的城市风环境研究——以赣州典型住区为例

    顾义温小军皮佳媛李能琛...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赣州市的快速建设发展及对人居环境的重视,空气质量、住区通风、城市风环境也逐渐成为热点问题.文章通过分析赣州市建筑朝向与城市路网结构的关系指出赣州典型的住区平面布局形式,并对典型住区内部1.5米处人行高度无植栽情况下的风环境进行软件模拟.根据空气龄和风速比的概念来评价赣州市典型住区布局形式下冬夏两季住区内部风环境的优劣,并从景观布置及建筑形式方面提出改善住区冬季通风和环境品质的优化建议,以建设更舒适、健康的居住区人居环境.

    PHOENICS风环境风速比空气龄赣州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砂浆类外保温系统脱落原因分析

    龚家俊卞梦园黄志甲张样...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针对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外保温系统存在的脱落问题,以马鞍山居住建筑为对象,通过对2272栋使用砂浆类外保温系统实际工程进行统计调查,对其脱落位置、脱落因素展开研究.得到脱落位置主要位于建筑高层区域、主导风向和强风侧区域.墙体构造层中温度应力大、无变形缝,保温、胶粘材料性能不合格,施工质量不达标是影响外保温系统中保温层、饰面层脱落的主要因素.建议细化外墙保温系统各构造层间细部设计,严格选用保温主材和辅材,严格把控施工质量.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质量砂浆脱落

    基于共生理论的乡村景观设计策略研究

    王慧孙磊磊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乡村生境衰退、生物异质性降低及传统文化割裂加剧,乡村特色逐渐消失,景观破碎化日益严重.文章分析乡村目前现状与问题,结合"共生理论"探讨乡村景观设计途径,分析乡村同质化与破碎化的现象和成因,探究共生景观的形成与特性,以景观要素为媒介建构"共生景观"框架层级,拟借事物自身"自组织"模式来解决乡村景观融合问题,探索适应当下时代背景的乡村景观设计策略.

    共生理论乡村景观景观设计策略共生层级

    文化线路视域下陇海铁路沿线(关中段)纺织工业遗产保护

    刘怡雷耀丽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陇海铁路始建于上世纪初,是中国连接东部和西部地区的重要交通脉络,也是中国早期内陆近代工业的重要推动因素.关中段作为该线路在西部地区最重要的段落,沿线留存的工业遗产丰富,类型多样.文章以陇海铁路关中段作为线索,以铁路沿线出现最早的纺织工业遗产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遗产资源调查和梳理,进而在文化线路的视域下,基于现代工业遗产的价值评判标准,探索符合这一地区和遗产特点的整体性保护框架和适宜性保护策略.

    文化线路陇海铁路(关中段)纺织工业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