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媒介环境学视域下公共艺术媒介的非物质化研究

    路艳红
    220-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媒介历来是公共艺术表现的物质基础,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作为媒介的材料也在不断得到拓展,由物质形态走向"非物质"形态,艺术创作方式、作品形态、观者体验也随之呈现多元化状态,其中"非物质化"特征尤为明显.文章基于媒介环境学视角,分析数媒时代下的公共艺术基本属性,通过对国内外优秀公共艺术作品的研究,分析公共艺术媒介的"非物质化"表现,探讨非物质化媒介在公共艺术中的价值,为未来公共艺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性参考.

    媒介公共艺术非物质化技术

    浙北筒屋式民居夏季自然通风数值模拟

    张红虎邓茜芮
    223-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完善对浙北筒屋式民居夏季自然通风状况的认识,并为绿色建筑通风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文章以湖州德清一筒屋单体为对象,采用CFD方法对室内外风场分布进行仿真,研究筒屋周边大气的压力场及速度场分布以及筒屋的空间组合及通廊、天井等细部对室内自然通风的影响,分析比较不同工况下的通风情况.

    筒屋式民居数值模拟自然通风天井通廊

    借鉴与传承:"权宜建筑"理念下的"衍生物"实践探析

    王思宁
    226-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权宜建筑"是李翔宁教授对当代建筑实践"中国性"及"地域性"的解读.理念源于中国文化的中庸之道,寻找建筑设计目的与建造之间的有效平衡,正确评价自身局限性,并理性借鉴和接纳西方先进标准.文章从"衍生物"概念入手,认为国内劳动密集型的建筑工业局面无法在短期内逆转,西方理想化的数字实践模式一时难以适应中国国情,提出建筑师可结合"权宜建筑"理念与"衍生物"设计与建造方法,将中庸思想转译为具体的参数化建模步骤,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实践策略.最后以一个非标准化砖立面为例,探讨"权宜建筑"理念下的"衍生物"实践运用效率.

    "权宜建筑""衍生物"参数化建模砖建筑

    "思""能"坐标体系下风景区规划课程教学改革

    金晶丁文清李若男张云彬...
    230-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力推动风景区规划课程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完善教学设计,实现思想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强调知识和能力并重发展的教学理念,完善传统知识教授、项目实践、合作平台、考核方式、迁移学习一系列教学体系.

    思想观念能力素养教学改革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白沙古镇规划策略探索

    李腾冲车震宇
    232-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村镇单一的旅游商品出售已不能很好地实现带动村镇经济发展、提升村镇文化吸引力、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复合产业结构的作用,文化与产业共生发展成为传统村镇打破发展僵局的重要方向.作为纳西文化发祥地之一,白沙古镇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处于不温不火的发展状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研究白沙古镇的产业发展与文化保育现状,并从农业功能拓展、文化资源梳理、产业链延伸、文化与三次产业结合发展等方面对白沙古镇规划策略进行探索.

    乡村振兴文产共生古镇旅游白沙古镇

    大型医院儿科护理单元环境使用后评价初探

    郝明阳王晓
    234-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医疗技术与手段日臻完善的今天,医疗建筑的环境品质成为了医疗卫生事业的新焦点.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将使用后评价(POE)作为一种方法手段引入大型医院儿科护理单元环境的研究,通过对儿科护理环境中使用群体的特殊性需求分析,筛选出健康儿科护理单元的环境构成因子,并初步建立相应的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促进POE在我国儿童医疗环境建设中的应用.

    大型医院儿科护理单元医疗空间环境使用后评价

    在全国性疫情背景下探讨封闭式小区的利与弊——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例

    顾昊
    236-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封闭式小区是目前中国城市中居民最主要的居住空间模式[1],但是当前国家提倡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兴建封闭式小区.2019年底,一场严重的防疫工作使得封闭式小区再度回到公众的视野,引起人们对封闭式小区利害关系的反思.文章通过对封闭式小区在此次防疫工作中起到的作用进行阐述,讨论封闭式小区在城市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好处与问题.

    灾情封闭式住区利与弊防疫

    高铁站生产生活区一体化模式的景观设计探索——以连镇铁路淮安东站综合维修工区环境提升项目为例

    张娅
    238-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中国高铁的快速化、网络化发展给国民经济和区域联动带来了巨大效益,其自身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综合维修工区作为高铁站的生产生活区,是这项系统中的重要保障和空间载体.文章以淮安东站综合维修工区为例,从生产生活一体化模式出发,提出布局优化、以人为本、环境保护、文化植入等景观策略,为推进工区环境的良性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高铁景观设计生产生活一体化工区

    基于对普通劳动者人文关怀的城市门房空间改造设计研究

    侯昱昊石谦飞
    240-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工业时代起,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空间日益趋向雷同甚至完全复制,人类被迫生活于类似的空间环境之中,许多社会普通劳动者所处的城市空间在设计过程中被当作细枝末节简单处理.文章选取门房空间类型作为城市小空间改造的一个范本,从而表达对普通劳动者的关怀之情,找寻重拾人类生活特质及个性的设计灵感点.

    城市小空间门房私密与公共

    《设计与建造》乡村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肖芬程蕊
    242-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建造"是通过"身体力行"的专业实践完成从设计到建造的转译,作为一种教学方式一直受到国内外建筑院校的重视,也是当下建筑专业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我校开设的《设计与建造》课程,结合当下"设计下乡"和"乡村建设"热点,通过开展乡村实践教学,探索建筑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模式与应用,以指导未来的设计和实践.

    设计建造乡村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