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EGA体验中心:一个内容思维的建筑实践探索

    吴冠中汪妍泽
    215-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抛弃传统商业示范区以"看"为单一体验感官的空间逻辑,MEGA体验中心被转化成一个活动与事件的"发生器",用以呈现项目未来承载的生活方式.在内容逻辑的驱动下,"文化盒子"小剧场作为核心要素定义了建筑整体的造型逻辑.通过材料、构造、照明多维度营造,建筑呈现出弱化消隐的模糊状态,以可变灵活的方式应对城市新区的快节奏变化.投入使用后,活动和人群取代建筑成为了环境的主角,这才是容器应有的自然状态.

    发生器内容思维由内向外小剧场

    以唐人街文化为导向的开放式商业街区创作——西安金旅城·四海唐人街

    韩君华
    218-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安金旅城·四海唐人街是在网络与实体经济并存背景下,对带有唐人街文化特质的开放式商业街区的创作实践.设计中,从开放街区的流线引导、购物氛围的文化营造、商业业态的复合组织等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多角度分析并实现优化.打破传统单体商业模式,创新性地提出开放型城市商业街区理念.通过采用街区布局、组织流线、控制尺度、优化立面、丰富景观、引导行为等手段,在实现文化商业、趣味商业、体验式消费的同时,既打造了富有景点特质的商业街区,又保证必要的经济效益,为当前经济背景下类似的商业建筑设计提供可借鉴经验.

    开放街区商业街商业动线文化氛围特色商业体验式购物

    "LESS IS MORE"——三座玻璃住宅比较研究

    沈纲
    22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主义建筑相对于传统建筑给人以极简的印象,文章通过对三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作品比较研究,发现现代主义建筑的"少"并不是"无",而是利用新材料、新结构,通过建筑的基本语汇表达现代建筑时空新思维与美学新特征.

    玻璃屋范斯沃斯住宅贝氏私邸现代主义建筑

    基于POI数据的西安市住宅小区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邵震王雷
    225-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刺激了住房市场繁荣发展,住宅用地规模逐渐扩大,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直接影响,探究住宅的空间分布格局对于引导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引导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以及提升居民生活便利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西安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18年1月住宅小区POI数据,利用标准差椭圆和核密度估计方法,从住宅分布走向特征和空间集聚特征两方面分析西安市住宅空间分布格局,并剖析背后原因,旨在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一定参考.

    住宅空间分布格局POI数据西安市

    沈阳城市建筑遗产生态协调发展保护机制

    唐丽娜唐建丁鹏
    227-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过程中,沈阳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城市建筑遗产是各个时期发展的重要体现,沈阳城中仍现存有一定数量的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遗产.城市建筑遗产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在产业调整和经济发展的浪潮中,现存的建筑遗产不可避免地遭到各种破坏和拆除,依附于建筑遗产上的各种价值也随之消亡.在这样的前提下,如何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沈阳市现存的城市建筑遗产进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是我们目前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从建筑遗产保护的必要性出发,论述沈阳市建筑遗产的特点、分布及价值,进而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沈阳市建筑遗产的保护开发利用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沈阳市建筑遗产生态保护协调机制

    抚州市崇仁县谙源村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

    周志仪李航江婉平
    230-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传统聚落"空心化"越来越严重的今天,研究传统聚落的形态对其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抚州地区分布着众多的传统聚落,有着独特的历史传统与文化民俗.文章以2019年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的抚州崇仁县谙源村为研究对象,从聚落格局、街巷形态、建筑形态三个方面出发,通过查阅历史文献、走访当地村民以及实地调研,分析谙源村的空间形态特征,为今后的赣派聚落的保护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传统聚落空间形态街巷建筑形态

    低密度山地建筑设计的矛盾性解读——以未来山一期为例

    张盟武亚东
    232-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吉未来山项目以简约的建筑形式塑造了具有艺术性的住宅产品.文章通过对项目的解读,就低密度山地建筑自然融合的方式进行阐述,重点在建筑外观、室内空间、生活方式及文化呈现四个方面展现的矛盾性进行分析,提出项目设计过程中要围绕设计主旨,对过程中的矛盾进行融合或取舍.

    未来山现代空间透明流动隐私

    济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空间形态研究

    李端杰邢风璇庞雪
    235-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是济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核心区,近几年大量建筑进行了翻新重建,使新建筑所围合的空间与内部历史建筑所保留的空间形成了鲜明对比.文章从城市设计角度切入,探析济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与建筑所围合的空间,结合图表,归纳总结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类型、形态及发挥的作用,并通过图示进行具体分析,最终从建筑风貌、空间格局、人文传承三方面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空间空间形态人文传承

    巴渝地区碉楼防御体系研究——以重庆市涪陵区大顺乡瞿九畴客家土楼为例

    萧依山梅青
    238-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瞿九畴客家土楼因其历史地位在巴渝地区客家土楼中具有重要的代表性,是研究巴渝地区早期客家移民建筑的重要物化载体,而其防御体系有着异于原乡客家建筑的地域特征.文章通过对瞿九畴客家土楼实地田野调查、测绘及相关文献的收集,从巴渝地区客家土楼的移民历史背景、区域规划、建筑内外部几个方面对其防御体系进行分析、总结,从而为今后的文化传承和发展铺垫基础工作.

    巴渝地区客家土楼瞿九畴客家土楼防御体系

    民系背景下的传统民居比较研究——以赣中传统民居与闽北传统民居为例

    高宸宇李久君
    240-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上的几次大移民改变了中原人的生活习性,在我国南方地域也逐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活聚居体系——民系,特色各异的传统民居建筑由此而产生.文章从民系背景、建筑形制、结构细部和建筑装饰四个方面对赣中传统民居和闽北传统民居的异同进行比对与分析,总结二者建筑风格与特色及其造成异同的原因,为当代传统民居建筑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提供方法和借鉴.

    湘赣民系闽海民系三合天井减柱造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