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谈叙事性纪念空间设计——以伊斯坦布尔纪念塔概念方案为例

    刘耿哲耿小牧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纪念性建筑空间设计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显著增加.纪念空间不仅是人们记住过去的载体,而且体现着重要的城市价值.文章从纪念空间的叙事性入手,分析了伊斯坦布尔纪念塔竞赛的概念方案,并从多个方面阐述了纪念空间的叙事设计策略.为当代纪念性建筑空间设计提供理论和参考.

    叙事性纪念空间纪念塔空间设计

    新工科背景下关于建筑构造教学中"工匠精神"培养的新思考

    朵朵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工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发展计划,中国正式吹响了"中国梦"的号角,中国在"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过程中,需要有扎实专业知识、优秀技术的技术型人才,更需要精益求精、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具有"工匠精神"的职业型人.在这一背景下,在应用型高校中建筑构造教学也需要转变思路,结合国家经济发展及粤港澳湾区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文章从建筑构造教学的教学设计、培养路径、价值观的塑造等方面提出一些新思考.

    建筑构造工匠精神新工科应用

    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参与双方对时代热点的"应"与"答"

    乔宁秋李芯可杨金睿崔钰婷...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建筑专业学生设计竞赛发展引发的一系列建筑教育发展的思考出发,文章运用大数据手段归纳分析了包括竞赛出题方与竞赛参与方在内的建筑设计竞赛关注点的变化,对时代热点与建筑设计竞赛主流的现状与发展进行归纳,并通过对竞赛各类信息的整合整理,了解近年来诸如竞赛主题选定、考察侧重点、筛选取向等方面,聚焦建筑设计竞赛与当代时代热点的内在联系,从竞赛角度窥得当今建筑设计创作走向,并以此基础适度扩展,探究建筑竞赛在未来发展中的可能性.

    建筑竞赛时代热点建筑教育新冠疫情图纸表达

    新工科背景下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实践新探索

    王昕赵小龙林冬庞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工科是我国工程学科未来发展的重点与趋势,同时,课程思政建设在当代高校教育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基本覆盖所有课程.因此,对于工程类专业课程教师来说,关注新工科发展趋势以及将思政内容融合于专业课程中,成为了工作水平提升的新通道.文章试以建筑学专业本科课程——《建筑设计基础》为例,从教学实践层面,探讨新工科背景下把课程思政理念作为推进专业课程更新迭代力量的具体操作方式,包括拓展教学理念、通识化专业教学内容以及更新教学方式等,以期能培养国家需要的适应时代发展的合格人才,同时教师工作业务能力也能获得新的提升.

    课程思政《建筑设计基础》新工科专业通识化新媒介教学方式

    协同育人视角下《建筑构造》课程思政实践与研究

    郝峻弘孙弘捷周凡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战略目标.《建筑构造》作为建筑学专业必修核心课程,属于建筑学专业技术课程,为建筑设计主干课程服务,理论性强、涉及面广.课题组通过两年的课程改革,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将教学与建筑模型实验室开放平台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发展,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与发展的设计空间,同时注重课程思政建设,推动了专业教师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的整体提升,形成了"三全育人"新格局,教学效果显著提升,保证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建筑构造开放式教学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英国高校建筑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侯彬彬罗珊珊邵建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论述英国高校建筑设计教学模式,探索中国建筑设计教学可以借鉴的理念、思路,论述符合国情的高校建筑设计教学模式.在教学改革研究大潮中,众多学者们基于自己的思考,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研究成果.但是,基于国内国外教学模式异同分析的研究量还十分不足,在建筑设计教学领域更是缺乏相关的研究成果.因此,文章研究者们致力于通过英国高校建筑设计教学模式研究,探索国内国外教学模式差异,从而为中国高校教学改革发展作出贡献.

    英国高校建筑设计专业教学模式课程模块课程描述

    "双碳"目标下建筑专业推进BIM正向设计教学探索与实践

    田亚男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建筑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点领域,数字化是建筑业推动"双碳"战略的重要引擎.建筑业的数字化转型对应用型建筑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是引领建筑行业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的新技术,也为建筑专业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传统的建筑设计教学以二维草图方式为主,与BIM技术的三维正向设计存在冲突,从建筑行业发展的角度,如何在教学中如何推进BIM正向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建筑学BIM正向设计教学实践

    基于OBE模式下建筑技术课程群教学改革的探讨

    牛笑杨梦阳赵兵兵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期以来,建筑技术类课程由于课程门类众多,知识点庞杂,各门课程平行授课,教学内容整体滞后,以"教"为中心,教学目标不明确等一些列问题而被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所诟病.文章以此出发,针对建筑技术类课程的发展趋势和目前课程的状况,提出了基于OBE模式下建筑技术课程群的教学改革,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两方面入手,着重探讨如何以学为本,整合教学内容、细化教学方向、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形成综合客观的评价机制,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以实践成果为导向的课程群体系.

    OBE模式建筑技术课程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高质量发展导向下滨湖地区县域发展评价与实证——以滨鄱阳湖地区为例

    常丰镇陈秋晓姚兆钊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研究滨湖地区县域高质量发展角度出发,结合滨湖地区发展条件和高质量发展需求,从安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六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滨鄱阳湖地区12个县(市、区)为例实证,运用CRITIC客观赋权法计算高质量发展指数,并进行系统聚类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1)滨鄱阳湖西岸地区在安全、创新、协调、开放、共享五个维度得分较高,东岸地区则只有绿色维度得分较高,滨鄱阳湖地区高质量发展空间整体上呈现"西高东低"的格局.(2)滨鄱阳湖地区高质量发展系统聚类呈现三个等级类别,分别是:高水平(新建区、南昌县、濂溪区)、中等水平(进贤县、共青城市、永修县、柴桑区、湖口县、庐山市)、低水平(余干县、都昌县、鄱阳县).(3)滨鄱阳湖地区高质量发展与协调、创新、开放三个维度相关性显著,协调、创新、开放是滨鄱阳湖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高质量发展滨湖地区评价指标体系鄱阳湖县域发展

    乡村分类识别与特征评价研究——以聊城市阳谷县为例

    张一卓李世芬李竞秋范熙晅...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结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从地理区位、社会经济、自然生态、人居环境四个维度,针对不同类型的村落作出评价并进行解读.基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乡村分类策略,包括集聚提升类、城乡融合类和特色保护类,通过比较性甄别发现不同村落发展影响因素之差异性,并选取阳谷县典型村落作为实证对象展开研究.研究发现各类村落在现状和发展规划等方面有所不同,集聚提升类各项指标较为均衡,城乡融合类地理区位优势较大,特色保护类因文化和政策因素在社会经济维度中表现较好.

    分类识别体系构建特征评价乡村振兴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