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江西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丁安琪马凯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建设,对实现资源有效整合、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作用.而江西省作为生态农业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的地区,近年来也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在全省范围内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深入发展.定量精准分析乡村文化旅游发展重点村的空间格局及驱动因素,对促进江西乡村旅游发展及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用了ArcGIS的空间分析方法揭示了江西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分异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使用GeoDetector进行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格局趋于集聚分布,并受到社会经济、自然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江西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异规律影响因素

    全域旅游视角下陕西袁家村聚落空间营建可持续发展策略探析

    高雯婷李钰
    70-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域旅游作为当下旅游业的一种新型态势逐渐推广,而陕西省袁家村作为全域旅游的典型案例,对国内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文章通过梳理袁家村村域扩张的发展态势,剖析和思考袁家村的空间营建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反思现状不足,对推动袁家村的全域化发展提出合理的参考建议,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全域旅游袁家村可持续发展模式探析

    基于多源数据的风景名胜区游客画像分析方法研究——以武当山风景名胜区为例

    袁子薇王国恩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以武当山风景名胜区为例,基于部门统计数据、游客问卷调查、网站在线评论、百度搜索指数等多源数据对武当山游客行为特征和偏好建立游客画像,以粒度更细、时效更强的方式,直观地揭示旅游发展问题,测度游客旅游体验感受.研究针对景区旅游业态单一、旅游产品不丰富、客源单一、逗留时间不长、消费水平偏低、形象认知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复合旅游业态""协同旅游空间""串联旅游线路"的规划建议.

    游客画像风景名胜区旅游规划多源数据武当山

    水网的弹性修复与景观营造——以湖南省岳阳市毛家湖大成村为例

    刘麟鼎陈易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湖南省岳阳市大成村地区水网乡村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为对象,从水网分区治理、模式互补、水源调蓄三方面入手,分析了水网复兴活化的迫切性,提出了水网修复与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文章提出了因时而建、因势而建、因人而建、因境而建等四种方法,为复杂社会环境下水网乡村的水网治理与景观提升提供了一些解决思路.

    生态系统毛家湖水网循环可持续战略景观重塑战略

    留痕联结:一个农居改造设计的实践原点与蔓延

    李佐龙陈瑞罡王凌绪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建设不同于城市建设,村民有很大的自由度,也有很强的模仿和自创能力.当下乡村规划仍处于指导性规划阶段,如何让村民自觉地意识到传统风貌的优势并转化为其自觉的维护和延续行为,需要建筑师深入乡村环境,协助村民辨识风貌特色,以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给村民以示范,进而带动村民对乡村风貌的珍视和维护.文章以一处乡村旧宅院的更新改造为样本,探讨了乡村微更新的几种设计手法,以期对类似村落建筑和空间的传统风貌达到识别与传承的示范作用.

    留痕联结农居改造原点蔓延

    基于叙事重构的乡村老旧院落更新与活化策略研究

    陈燕红李媛媛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出现的乡村住宅逐渐洋房化、传统院落荒废闲置的问题,文章从叙事的角度出发,讨论老旧院落的活化模式,并以浙江武义县清啸山居民宿的改造设计为例,探索总结出"构、塑、续、借"的老旧院落更新策略,为盘活闲置土地资源,促进乡村现代建设与传统保护和谐发展提供新思路.

    乡村振兴叙事老旧院落空间活化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文化"新业态——以淮安地区乡村为例

    张就砺卢漫徐雪冰唐昊...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文章以淮安市高家堰文化商业街改造为例,从乡村振兴和文化新业态、文化特征、业态设计,结合历史、特色文化和新技术,从建设智慧旅游村、以村民为中心、打造知名乡村品牌等方面阐述了乡村"文化"新业态的深化建议,探索在乡村振兴战略"五个振兴"需求下的乡村"文化"新业态的构建.

    乡村振兴业态可持续地域文化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资源拓展开发研究——以湘南地区为例

    黄丽芳许媛媛何一运冯健...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中独特的风土人情使乡村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但乡村旅游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乡村旅游管理经营不善,加上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导致乡村旅游发展停滞不前.为了优化乡村旅游产业结构,科学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文章基于乡村旅游结构分布的均衡性和疫情下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原则,对湘南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实地研究,发现乡村旅游业存在管理运营不合理、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区域内景区发展参差不齐的现象,究其原因为:可持续性资金投入不足、旅游产品开发力度不够、乡村旅游专业人才稀缺.为此,文章将从拓展乡村周边特色景观、优化特色景区细部设计、培养本土乡村景观设计师、着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周边产业四个方面,为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旅游资源拓展开发提供可持续发展策略.

    乡村振兴可持续性发展乡村旅游结构乡村旅游资源

    产城融合背景下时尚创意特色小镇发展经验研究——以临平艺尚小镇为例

    陈宇婷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色小镇的建设是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一次成功实践,浙江省在"十四五"期间对特色小镇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认识到如何通过特色小镇促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以杭州艺尚小镇为例,从因地制宜地合理规划布局、要素汇集构建产业生态、党建引领创新服务体系、积极宣传打造品牌形象四个方面分析小镇的建设经验,可为同类型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并对推动产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产生积极影响.

    特色小镇产业升级产城融合浙江经验

    基于空间句法的道路可达性和城市交通的相关性研究——以杭州城市为例

    饶传坤许琼怡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利用高效实时的交通开源大数据,结合空间句法,以杭州为例分析城市道路可达性与城市交通的特征及相互间的联系.城市道路可达性分异较大,且其与路段车速存在一定的负相关,今后的城市路网建设,不宜片面强调道路可达性的提升,而应从整体出发提升整个路网体系的可达性,同时完善快速路网体系,提升大城市交通运行效率.

    空间句法交通大数据城市道路网络城市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