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源于园林史研究的现代景观设计启示

    陈晓敏
    224-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分为园林史研究和源于园林史研究的现代景观设计与学习启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概述了古典园林的起源、发展影响因素和中西古典园林的艺术比较.第二部分是笔者概括的源于园林史研究的五个现代景观设计启示,包括:中国古典园林特色的植物象征意义;文化是现代景观设计的重要核心;突出景观的历史地域特征,避免同质化;继承发扬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意境美与天人合一自然观;园林史对于现代景观设计学习的启示.

    园林史中西古典园林现代景观设计启示

    明清时期"锦州八景"及其对现代城市景观建设的启示

    田波
    227-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分析明清时期"锦州八景"的演进与确立,探讨"锦州八景"的城市景观特色与文化内涵,阐释"锦州八景"对现代城市景观建设提供了优化景观体系、保护自然景观、深化山水意境、塑造诗意场所等方面的深刻启示与借鉴意义.

    明清时期锦州八景城市景观启示

    延安城市河道景观生境修复模式研究

    韩晓莉宋功明
    230-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河道生境修复的视角针对延安城市降雨不均、水土流失等条件下河流存在水位周期性剧烈变化、水质泥沙含量高、生境不稳定等问题,通过对延安地形坡度、植被覆盖、生物多样性、河道径流等级等影响生态敏感性数据的解读,比对河流景观建设措施与建成后动植物种类等实态数据,总结延安城市河道生境修复中斑块引入、廊道介入和基质融入的策略,构建延安城市河道景观生境修复多层立体复合模式,为该地区城镇河道景观生态保育、水系治理、防洪防灾提供参考.

    延安河道景观生境修复模式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青岛市嘉定山公园游憩度评价

    刘森杜雨欣方竣禾覃靖泽...
    23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青岛市嘉定山公园为研究对象,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游憩功能评价.通过查阅文献、现场调研,从空间环境、道路交通等角度出发,分析该公园的游憩功能是否可以满足游人的游憩需求.共构建四个准则层、16个评价因子组成的评价体系,进行权重判定、数据分析.研究表明: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嘉定山公园综合得分55分,评价结果为"良",除活动环境为"中"外,其余均为良好及以上,说明嘉定山公园的游憩功能基本可以满足游人需求,但是还有一些不足,最后通过结果进一步分析其原因,并作出总结.

    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游憩度评价

    新工科背景下风景园林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与实践研究

    洪昕晨肖亦聪
    236-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建立有效可行的专业课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模式和路径是当代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中亟须回答和探索的问题.文章通过两种课程思政建设路径进行实证研究,并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效果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的实施有效地减少了低分数段的学生,优良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双路径完全实施后,样本组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最高分数,增加了优秀率.(2)经过建设路径实施后的评价值均有上升,在双路径完全实施后在科学精神与价值观方面的建设效果最好,知识体系的建设效果也较为明显.

    风景园林课程思政教育课程改革

    透视·金街——天津地铁4号线金街站公共艺术墙设计

    汤弈
    238-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代天津曾经是九国租界的聚集地,保留了大量不同时期和不同风格的西洋建筑,天津因此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而天津地铁4号线南段是一条连通中心城区核心商贸街的地铁线路,其艺术设计主题是以天津"津贸盛景"为主题的沿街商业历史文化.文章以金街站公共艺术墙为例,说明建筑语汇应用于本站公共艺术墙的创作与实践,以券拱结构的窗为主题,加上不同建筑立面图和金街背景效果图叠加的表现手法的设计方法,从而开辟出一条创新的设计思路.

    天津地铁4号线公共艺术建筑语汇金街盛景

    多尺度视角下城市街道建筑立面策略思考

    于文波瞿聪
    241-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立面形态是城市风貌的直观体现,首先以尺度理论为依据,结合不同距离下的视觉对立面感知程度,提出整体尺度、建筑尺度、细部尺度的多层级尺度概念;再结合城市中不同出行方式所影响的视距关系,对城市街道环境进行分类;最后通过多尺度层级概念的梳理,探求建筑立面在相应街道环境中的联系,为视觉感知下立面营造的适配提出一种可执行的策略与思考.

    多尺度街道界面建筑立面街道分类视距

    广府地区传统建筑壁画匠作源流初探

    吕唐军周彝馨
    24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府地区的传统建筑上留存有众多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壁画作品,尤其是晚清时期的作品数量更多.这些壁画作品水平参差,有些为乡人自行创作,也有的出自专业匠师之手.这些匠师中不乏技艺精湛者,其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一般有作者署名的壁画质量较高.文章抽取了广府地区的170幅有作者署名的传统建筑壁画作为抽样案例,通过实地调研、数据统计、图像对比、逻辑推导等方法,对广府传统建筑壁画的兴盛时期、题材、画师流派、摹本与创新精神4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探析广府传统建筑壁画职业匠师的源流及其技艺特点,是研究广府地区传统壁画技艺的关键环节,也是对传统建筑壁画这种脆弱的艺术遗产进行保护的基础.

    广府传统建筑壁画匠作源流流派

    城市文脉主题下公共艺术"物象"表达与解读——以西安丝路文化为例

    杨凯超汤雅莉
    247-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西安丝路文脉为核心,从公共艺术构成的物质层面切入,在探究城市文脉与公共艺术的关系基础上,通过对西安丝路主题公共艺术"物"的调查,剖析其在公共场域中"象"的精神语意,进而探讨公共艺术的"物象"构成要素与西安城市文脉的关系.

    城市文脉西安丝路文化物象公共艺术

    基于文人美学的公共空间植物色彩设计——以杭州象山艺术公社为例

    隋艳朱惠婷姜如梦
    251-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植物色彩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它承载了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对城市的发展和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重要和深远的影响,它既是解决当代城市生态危机的关键,也是缓解人文精神危机的必要条件.以传统文人园林植物著作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古籍中文人士大夫的美学观念,提炼其色彩搭配的美学规律,梳理审美范式,既能传承传统园林的精神风貌,又为当代园林设计师提供植物色彩搭配的理论依据,为当代园林的意境表达提供一种解决途径.

    文人美学植物色彩色彩搭配公共空间山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