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现代主义建筑设计风格研究——解读查尔斯·格瓦斯梅

    吴倩王盈丹
    223-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查尔斯·格瓦斯梅作为现代主义大师,一生贯彻现代主义的信仰,文章选取其生平最具代表性的三个代表作品:成名之作——格瓦斯梅住宅、经验总结——梅德梅尼尔住宅、最具争议——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加建部分,作为解读的对象,分析其中的设计手法、形式语言、空间逻辑.同时与现代主义的发展阶段相结合,分析格瓦斯梅在不同阶段如何运用现代主义的形式逻辑,并对现代主义的理性和功能化在当代的意义进行诠释,解读建筑的本质意义.

    现代主义形式逻辑层状体系设计风格

    浅析福州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以三坊七巷、上下杭、烟台山为例

    蔡资潇
    225-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是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福州市三个历史文化街区(三坊七巷、福州上下杭、福州烟台山)的更新改造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效.文章研究了三个街区在保护和更新方面的功效与特点,分析古建修缮中的多元影响,发现在保护与更新之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三坊七巷福州上下杭福州烟台山

    传统地域元素在仿古阁楼设计上的应用研究——以莆田状元阁为例

    陈晓娟
    228-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莆田状元阁定位为绶溪公园乃至莆田城区的地方文化标志性建筑之一,文章厘清了楼阁的概念,阐释了楼阁在城市中的作用,并对状元阁的功能定位、选址进行分析,融合传统建筑风格于状元阁建筑设计之中,且对施工实践进行总结,对于类似仿古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状元阁地域性传统建筑仿古阁楼

    城外造景——岭南古代城邑郊公共园林的历史源流与造景特征研究

    梁明捷丁建铭
    232-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岭南古代城邑郊公共园林是岭南园林发展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类型.较之成熟于清代的岭南私园,此类公共园林发迹早、胜闻久,其造景特征也是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难以作简单的、静态的描述.文章从历史文献和现状考察入手,对岭南古代城邑郊公共园林源流及历史演进的驱动机制加以考察,并以此为基础,剖析其造景特征与城市水利建设、时人游咏之间存在的系统联系.文章认为,从历时性上,岭南古代城邑郊公共园林总体经历了因兴修水利而初显、广筑亭台而始胜,及诗文润湖而胜闻的三个阶段,并在驱动机制影响下,呈现以"水"胜、以"亭"胜及以"文"胜为共时性的造景特征.

    风景园林公共园林西湖历史源流造景特征

    城市公园春季植物景观美景度评价与分析——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

    王秋艳唐令肖湘东袁惠燕...
    236-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视觉质量,以苏州工业园区三个城市公园的春季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对选取的35个植物群落照片进行景观评价,结合ColorImpact软件对植物群落景观色彩进行量化分析,建立美景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三个公园植物群落的美景度值为-0.52~0.66,色彩组合以双色型组团为主.相关性较强的五个景观因子贡献率大小顺序为:整体和谐感、形态特征、自然程度、物种多样性和色彩对比度.研究结果为城市公园春季植物景观的营造提供理论基础.

    美景度评价法(SBE法)春季植物景观色彩量化

    中国古典园林"径"营造的音乐之美——以岳麓书院为例

    杨宗文琪李旭
    239-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典园林中的路径作为连接园区的主要脉络,既承担了传统意义上的交通功能,同时路径本身作为园林景观中的一部分,更多的是具有美学营造的功能,对古典园林表现音乐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岳麓书院为例,通过对岳麓书院的路径进行实地考察、文献研究,总结了岳麓书院园林中路径的类型和功能,从艺术形式共通点、路径处理手法、营造的审美关系等角度对路径营造的音乐之美进行简要探讨,以增加人们对古典园林艺术的认识.

    古典园林路径音乐美韵律

    从《园冶》的营造之法探讨古典园林文脉传承

    余捷远
    243-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园冶》由我国明代的造园大师计成所编.文章从《园冶》一书出发,深刻剖析了其造园手法与理念,并思考了书中所蕴含的哲学道理.从营造之法探讨我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文脉传承,讲究以"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为核心,运用有法无式: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造园手法,提出了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特征,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些思想对于我国设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在现在中国的很多设计中都能看到它们的影子.

    《园冶》天人合一营造之法古典园林历史文脉传承

    基于乡土生态智慧的山体修复环境设计策略研究

    李笑寒杨震宇
    246-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体修复是我国近年来环境修复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以山体修复中的环境设计为主要内容,采用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山体修复设计与乡土生态智慧相结合.研究首先对山体修复的概念及此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分析,形成理论基础.对乡土生态智慧的概念及内容进行阐释,对山体修复实践案例所在地广西的"山林-村寨-梯田"生态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山体修复环境设计的理念、手法、设计策略等,并通过实践案例对这一设计策略的效益进行评价.设计成果借鉴、融合了乡土生态智慧,并创作出新的环境景观风貌,营造了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良好的山体景观环境.通过设计实践,检验了乡土生态智慧在山体修复环境设计中的可行性与重要性.

    山体修复环境设计乡土生态智慧设计策略

    碧水保卫战下基于AR技术的泰安市旧县汶河沿岸景观设计

    龙伟祥宗倩张雪梅于守超...
    249-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湿地生态修复工作逐渐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对湿地景观进行设计是湿地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手段.为了探讨AR技术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效果,文章在阐述AR技术的特点以及其在园林设计中应用现状的基础上,以泰安市旧县汶河沿岸景观设计为例,探讨了基于AR技术的园林设计,发现AR技术在园林设计中的具有独特的优势,这为今后湿地景观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碧水保卫战湿地智慧园林AR

    近代上海社会群体的室内设计实践探析

    马思雨左琰
    252-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19世纪末开始,上海室内设计进入现代化发展与转型的黄金时期,在20世纪40年代逐渐形成了现代意义的"室内设计"概念.这期间,包括建筑师、艺术家、装饰公司、工程行、期刊杂志等文化媒体在内的社会不同主体对室内设计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探索与设计实践,近代上海室内设计的现代化历程也因此更加多元和综合.文章试从近代上海室内设计实践者的探索与实践出发,研究社会不同从业人群的特点以及他们在其中具有的推动作用,以期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近代上海室内设计行业的形成与发展.

    上海近代室内设计社会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