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POI数据的城市服务设施分布与空间格局研究——以大连市中心城区为例

    张晶宇范熙晅
    7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地图开放平台的兴起使得城市数据的获取更加多元化.文章基于高德地图POI数据,依托GIS分析平台的平均最近邻与核密度分析法,对大连市中心城区服务设施的分布与城市空间格局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功能服务设施在城市内的聚集性分布特征与地区性分布差异,最后对大连市中心城区的空间格局进行解析,得出了其呈现出两个中心、多个次中心的结论.

    POIGIS服务设施分布空间格局

    基于用户需求的博物馆智慧导览设计研究

    朱昱宁谢冰瑶徐博群
    7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今的博物馆展陈空间复杂,展品形式多样,公众的观展体验备受重视.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博物馆导览体系也由单一语音形式向人性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文章调研分析了博物馆导览的技术发展情况和国内外博物馆导览方式现状,基于观展者的行为习惯和心理需求建立了用户模型,提出了软硬件并行的智慧导览策略,并设计了符合人机工学的导览器与手机端导览界面,旨在提高导览效率,优化参观体验,从而推动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博物馆智慧导览用户需求观展体验

    泛江南地区传统城市色彩特征与应用实践研究

    郭红雨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位于中国东南部水网湖泽处的泛江南地区是中国文人特征和诗画气质最浓郁的文化区,"黑、白、灰"色调是其区域性的传统城市色彩符号.文章在界定泛江南地区范畴的前提下,分析泛江南地区文化共性造就的黑白灰色调城市色彩特征,特别论述了由吴越文化差别造成的泛江南地区色彩差异化表现,并结合苏州、绍兴、无锡等地城市色彩规划实践,解析文人的苏州、工商的无锡和家国的绍兴的城市文化特征以及由此形成的色彩差异,阐述利用传统城市色彩基因塑造城市色彩个性的色彩规划实践策略.

    泛江南地区城市色彩吴越文化色彩特征色彩差异

    基于价值保全和数字仿真的密集型历史聚落性能化消防规划路径

    李新建
    8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密集型历史聚落的火灾蔓延防控,设定与保全历史文化价值相关联的防火性能目标,运用PyroSim火灾模拟软件进行场景建模,区分4种类型进行参数赋值,通过仿真运算提出最优消防保障方案,从而构建兼顾遗产保护和消防安全需求的性能化消防规划工作路径.

    密集型历史聚落性能化消防规划价值保全数字仿真

    晋东南宋金建筑结构特征初探

    柴琳
    8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木作是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结构特征对于研究该地区宋金时期建筑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晋东南地区宋金建筑作为研究对象,力求系统阐述宋金时期晋东南地区建筑大木作结构及用材尺度特征.

    晋东南宋金建筑大木作结构特征

    《园冶》新解——造园美学的运用与追求美好生活的探究

    庄召建梅青
    8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园冶》是明末造园家计成将园林创作实践总结提高到理论高度的造园专著.虽然时代久远,但是《园冶》中"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等一系列造园的观点,对后世的造园实践影响深远,至今仍然对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造园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基于对《园冶》理论和造园美学的研究,结合当下的庭院造园实践和探索,为新中式私家庭院的造园活动、规划设计提供解决办法.

    新中式私家庭院造园实践规划设计造园美学

    基于文脉主义的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活力营造研究——以洛阳老城西南隅片区为例

    王沛雨张仲雅
    8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洛阳老城西南隅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洛阳遗留下的为数不多保存着历史街区肌理和街区风貌的城市街区,它的发展对于洛阳城市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文章基于文脉主义,从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再造街区的活力出发,通过对老城西南隅片区的一处地块进行更新设计,在保证历史文化街区文化延续的同时,充分激发街区空间活力,探索城市更新进程中保护和营造旧城区活力的新途径.

    城市文脉历史文化街区活力营造洛阳老城西南隅

    基于规划审批项目的开发区"三次创业"成熟期转型研究——以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李王鸣武悦章明宇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发区转型研究大多限于工业园变为城市新区的"三次创业"初期.实践表明,一些发展基础良好的开发区已进入"三次创业"成熟期.文章深入挖掘、规划审批项目时空数据,从开发速度、功能结构和土地利用模式三方面分析"三次创业"成熟期转型特征,从重大项目触媒效应的新视角研究转型机制,包括政府投融资平台服务于公益类重大项目、亚运会大事件驱动功能多元化和存量更新项目促进各类用地的填充式修补.

    规划审批项目开发区转型"三次创业"成熟期城市品质

    紧凑型山地大学校园的人性化空间设计特征研究——以香港大学为例

    叶丹蒋希冀
    9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用地规模、形状和地形的影响,紧凑型山地大学校园人性化空间的设计更需要因地制宜地采取策略.文章以香港大学校园为例,从对外交通组织、公共空间、建筑单体、连接要素和景观场所5个方面分析总结人性化空间设计特征,以期为相关校园的设计实践提供经验与借鉴.

    山地大学校园人性化空间香港大学

    "深港双城双年展"视角下探讨展览与城市双向关系

    曾晴白静
    9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借助"深港双城双年展",文章从展览与城市的双向关系入手,从"展览中的城市"与"城市中的展览"两个方面探索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展览不限于用作品的方式展现城市现象,而是利用"展览+"的机制反作用于城市,激活城市中的失落空间,形成展览功能的一大转变.

    深港双城双年展展览城市"展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