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文化景观视角下浙东运河沿线水乡聚落街巷空间特色挖掘与游客认知研究

    王涛赵秀丽奚慧建陈思...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浙东运河沿线水乡聚落(安昌古镇)为对象,从实地调研和文化景观视角开展街巷空间的内涵挖掘与认知评价研究,分析其在类型构成、空间分布、功能特征、尺度形态、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主要特征;针对游客进行问卷调查,从特色认知、拍照意愿、满意度评价等方面了解街巷空间在古镇聚落文化景观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通过对沿运水乡聚落街巷空间特色与价值的挖掘与分析,进一步促进运河沿线历史遗存的保护传承与利用.

    水乡聚落街巷空间文化景观特色挖掘游客认知

    城市的互惠共生系统——河北固安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衣佳佳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提出城市的互惠共生系统,来考虑城市的形式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河北固安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为例探讨如何将生态系统引入城市结构中.

    互惠共生生态系统平衡生态城市森林城市

    邯郸市主城区防疫医疗资源空间分布

    席晖郭蔓萱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结合邯郸市主城区防疫医疗资源分布情况,基于Arc GIS软件,利用核密度估计法、缓冲区分析法,结合邯郸市主城区居住区分布,分析邯郸市主城区定点医院、普通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的五级防疫医疗资源空间分布,进而掌握邯郸市主城区防疫医疗资源空间分布特征,讨论各级防疫医疗资源分布存在的问题.

    医疗资源空间分布GIS分级诊疗邯郸市

    新型智慧农贸市场的提升改造设计初探

    吴新宇刘亮过妅陈宁静...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贸市场是与城市居民生活密不可分的公共设施,是居住区商业配套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国古代发展至今,农贸市场经历了从室外到室内、分散到聚集、单一到多元等多种形式的变迁.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产品结构调整以及各类新型生鲜销售方式的挑战,农贸市场的改革迫在眉睫.文章梳理了我国农贸市场的发展历程,分析总结了现今农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优秀改造案例启示与作者的工程实践,提出了新型智慧农贸市场的改造设计策略,以期为今后的新型农贸市场设计提供理论与实践借鉴.

    智慧农贸市场设计功能布局建筑设计室内外环境

    绿道交通的连通性对城市空间的影响——以湖南大学麓山南路绿道交通为例

    朱俊霖何韶瑶
    124-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交通发展的绿色转向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开展城市绿道交通模式、改善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文章以湖南大学麓山南路绿道交通为例,重点探究绿道连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绿道交通连通性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并在基地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优化措施.研究表明,绿道连通性会从节点空间、街道空间、景观空间、土地空间、社会空间五方面影响城市空间结构.

    绿道交通连通性城市空间共享交通

    上海人民广场历史文化风貌区景观提升策略——以规划展示馆周边城市更新工程(一期)为例

    辛立勋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海人民广场兼具历史风貌区和公共活动中心区的多重复合功能.为适应上海城市建设进入存量发展阶段,依据《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启动上海人民广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市规划展示馆周边城市更新工程(一期).依托详尽的场地评估与分析,从景观绿化、建(构)筑物改造、硬质铺装、小品设施、标识系统、灯光照明等专项切入,通过对场地功能和特征的准确认知以及前期调研的深入分析,对更新策略和实施方案进行精准把控,现工程已取得良好的建成效果,并为上海市同类项目的开展提供有益借鉴.

    人民广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城市更新景观改造品质提升

    基于空间句法的历史文化街区场景点编辑——以长沙潮宗街为例

    徐瑞馨张楠
    129-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历史文化街区的场景点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句法理论,采用"拓扑"的形式对场景点进行编辑.通过分析街区现状的拓扑结构特征,找出空间关系的系统性问题,结合场景点的活化需求,提出编辑策略,以提升街区的可读性.

    空间句法拓扑场景点历史文化街区

    双导则视角下的地铁站出入口自行车停放区规划设置研究——以杭州市三坝站为例

    章天宏王卡
    13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地铁站的建设得到快速发展,而自行车作为最后一公里的出行补充方式,也给地铁站出入口带来了乱停乱放、干扰交通等一系列问题,自行车停放区设置导则在各大城市相继出台.另一方面,地铁站口自行车停放的主要区域为街道,其规划设置也应符合街道设计导则的导控要求.文章以杭州市三坝站作为案例,从两类导则中提取观察要素,对自行车停放区的设置现状进行调研,总结自行车停放区的规划设置问题,并为导则的构建、优化提供参考.

    导则地铁站出入口自行车停放区街道设计

    融入城市公共景观空间的建筑遗产保护策略——南京市雨花台区明临安公主墓保护方案设计

    解麒华武若斌刘志军李永辉...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京市明临安公主墓是2018年修建公路时发掘的一座明代砖室墓,墓体规模宏大,结构造型优美,是南京明代皇族墓葬的重要发现.文章针对临安公主墓的就地保护与展示问题,从融入城市公共空间与景观体系的角度出发,探索城市历史遗址的保护策略.设计方案基于城市公共空间与历史景观的营造,对历史遗址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展示,希望达到建筑遗产与城市空间的有效沟通与互动,让城市遗产契合动态发展中的社会需求,重新融入现代城市的生活体系,达到遗产和城市共生的状态.

    明临安公主墓遗址保护与展示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历史景观

    基于区域综合防灾的站前广场避难适宜性评价

    郭建张立旌
    137-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阐述区域防灾与站前广场的关系,确定站前广场在区域防灾中重要作用,对武汉都市圈内的站前广场进行分类,以灰色关联法与熵值权重法对站前广场进行避难适宜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站前广场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提高站前广场的适宜性.

    区域综合防灾站前广场适宜性评价武汉都市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