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日铁路文化发展的比较研究

    胡昂罗沛麟牛韶斐晏智翔...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铁路文化进行定义及类型化处理,按消费需求分为功能型铁路文化、关系型铁路文化、关怀型铁路文化.通过文献与历史资料研究,将日本铁路文化总结为三个时期,并分析得出日本三种类型铁路文化并存,且存在一定的发展时序.构建科学知识图谱,对我国铁路文化学术领域的发展、研究热点与前沿进行分析,发现我国铁路文化研究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铁路文化类型以关怀型铁路文化为主.最后针对我国铁路发展提出两个策略:扩大铁路文化研究视角、激活关怀型铁路文化遗产.

    铁路文化日本铁路中国铁路遗产铁路文化产业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测度及空间格局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陈楠马妍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测度2015—2017年福建省多空间尺度(省域、两个协同发展区之间及内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对区域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水平逐渐提升,区域间文化服务和基础设施水平略低,占区域总差异的比重高,闽西南区域内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较闽东北波动小.(2)将福建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划分为四类:厦门为高水平地区,龙岩、福州、三明为较高水平地区,泉州、南平为一般水平地区,漳州、莆田、宁德、平潭为较低水平地区.(3)闽西南区域内部基本公共服均等化水平高于闽东北,并分别形成以厦门、福州为核心城市.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空间格局福建省

    全民健康视角下体育运动功能融入城市综合体的空间协同模式及其场所效应研究

    扈龑喆陈筱妍黄紫悦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全民健康计划的深入推进,部分城市综合体尝试将体育运动功能纳入自身功能业态中,通过协同效应,创造更多的健身场地,营造良好舒适的空间环境.文章具体讨论了城市综合体中体育运动与非体育功能在空间组织上的协同模式,包括:并列型、链接型与融合型三类;分析比较了不同类型空间协同模式对激发城市综合体场所效应的有效性.希望能够在引导市民养成积极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时,提高城市综合体空间使用绩效,将空间资源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全民健康城市综合体体育运动空间组织场所效益

    基于文化维度的城市开放空间展示作用研究——以南昌市红谷滩区滨水开放空间为例

    范丽娅张马健
    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区域建筑学理论为基础,从区域文化视角出发,以实证研究为手段,对城市具体地段的文化展场进行分析和探讨.通过对南昌市红谷滩区滨水开放空间的实地调研,针对其展示内容和教育主题进行分区,分析和挖掘城市开放空间的展示作用,研究其设计手法与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调研的分析综合,进一步提出城市设计中的设计策略和实施管理保障条件,号召和鼓励城市建设管理部门进一步丰富城市地域文化的设计与表达,从加强国民文化自信的角度丰富城市设计思维,讲好城市故事,塑造具有文化底蕴的城市空间.

    区域建筑学文化维度城市开放空间展示作用文化自信

    回归自然理念下的当代室内环境设计策略方法

    戴玉婷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针对回归自然理念下的当代室内设计形势展开探讨:首先,介绍了回归自然的定义及概念;其次,分析了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这对矛盾关系,指出什么是"回归自然"以及为什么要"回归自然";再次,介绍了中、西方室内发展进程中运用"自然"的经典案例,引出怎样"回归自然"的思考;最后,结合中西方设计手法,从材质、色彩、空间、具象和抽象元素等方面讨论了我国当代室内环境设计中回归自然的具体策略方法.

    室内设计回归自然自然理念自然风格民族文化

    城市绿地健康研究领域文献综述和研究前沿分析

    张楠陈春斌张国富
    11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绿地作为建成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健康研究领域受到较高关注.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的3948篇英文文献和中国知网的540篇中文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和纵横分析,研究发现:(1)国外的研究对象从单一绿地转向群组绿地,范围逐步扩大到城市、国家、全球.研究重点从人与绿地的关系拓宽到综合效益的探索.研究方法从早期的调研评估、模拟实验到定性、定量交叉分析,形成更完善的主客观结合的研究范式.(2)国内的研究对象开始聚焦到城市绿地的整体空间生态关系,研究重点从注重平面视觉感知转向健康作用肌理,研究方法也从主观臆断到应用空间分析等方法,逐步科学化.(3)国外研究深入挖掘作用肌理,注重实证实地研究;国内学者偏向理论研究,注重实际应用和国外理论的归纳总结,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有待完善.厘清城市绿地与健康之间的作用机制和绩效关系是研究前沿,以期为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城市绿地健康CiteSpace文献综述研究前沿

    线上+线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优化策略探究——以北京市海淀区和朝阳区为例

    王璐宁高思琪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居家养老模式困境的显现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基于"线上"+"线下"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体系渐呈趋势.文章以北京市海淀区和朝阳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为例,借助GIS绘图工具,并使用近邻分析、泰森多边形等分析方法,对养老驿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服务圈的空间布局和可达性进行现状分析,并分析了"线上"与"线下"的结合给养老服务设施带来的机遇,在此基础上提出北京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优化策略和创新建议.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线上"+"线下"理念空间布局创新模式

    基于GIS分析的沿海社区弹性景观设计研究——以纳格斯海德(Nags Head)为例

    庄启璇
    11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沿海社区一直饱受自然灾害.文章以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纳格斯海德为实践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基于GIS分析来开展沿海社区的弹性景观设计,提出了自然沙丘系统、滚动地役权、动态海岸线系统等设计方法,并对场地进行了短期和长期的规划,希望重塑沿海社区,恢复其原有活力.

    弹性设计GIS沿海社区景观设计

    存量更新背景下的大学校园规划实践探索——以《清华大学校园总体规划(2021—2030年)》为例

    李一郑筱津盖世杰史慧珍...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华大学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建设,已建成底蕴深厚的美丽校园,并仍在不断改善提升.在我国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和全面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背景下,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事业发展目标下,清华大学组织编制完成第十次校园规划,即《清华大学校园总体规划(2021—2030年)》.与历次校园规划以增量为主、引领支撑校园规模不断扩大不同,该规划是一次以存量为主的规划,规划重点是保护、传承校园历史和优化提升空间品质.文章剖析了新形势下总体规划在工作方法、技术内容、规划实施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以期为其他高校校园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存量更新大学校园规划优化提升规划实施

    "邻里支持单元"防疫互助赋能未来社区邻里场景营造

    孟静亭王涛林再国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社区疫情联防第一线的问题出发,以传统邻里文化底蕴为基础,以浙江省未来社区创新探索为契机,构建赋能未来社区"未来邻里"场景的"邻里支持单元"的社区防疫互助理论框架.同时以杭州市拱墅区新颜苑未来社区高层住宅为例,在社区突发疫情危机下居民楼被划定为管控区,居民生活及出行受限的困境背景下,探索互助防疫邻里场景技术方案,以期对突发疫情实际情况中的互助防疫邻里互助自组织的典型规律、邻里共享空间的临时调用选择机制提出相应原则及参考建议.

    疫情防控未来社区未来邻里邻里互助社区自组织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