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青岛历史建筑数字信息库建设研究——以江苏路基督教堂为例

    李佐龙张峰程征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历史建筑进入了一个保护、修缮、再利用的生命周期.拥有详实完整的图纸文本、技术措施、材料物性等建筑档案,对历史建筑的原真修复至关重要.文章从静态测绘、维护修缮、信息存储、虚拟体验等方面,综合运用GIS、倾斜摄影、BIM、VR等技术,建立了青岛江苏路基督教堂的数字化信息库,探索了历史建筑信息库的建设内容和路径,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为历史建筑的活化和再利用提供重要的技术方法支撑,为城市文化的展示、传承打开了一扇数字化的景窗.

    历史建筑江苏路基督教堂数字化信息库修缮BIM

    南京第二机床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李之吉陈莹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文章以南京第二机床厂为例,首先分析了厂区的历史演进过程及发展现状;其次从历史文化、社会经济、艺术和技术方面对厂区自身保护价值进行评估;最后梳理了第二机床厂的保护与再利用策略,借此为今后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奠定基础并提供参考.

    机床厂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

    南满洲工业专门学校改造再利用策略研究

    李珂胡文荟曹流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对南满洲工业专门学校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实地调研以及研究,梳理其历史脉络,强调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发现其目前存在的问题为缺乏完善的规划,亟待进行保护与修缮以及当下的人为不当使用,最后提出解决办法.

    历史建筑改造再利用城市更新

    巧家阿朵土司府遗址保护与再利用设计研究

    马琪周艳陈馨宇
    138-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司府遗址是研究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历史与文化变迁的重要实物证据,蕴含着多方面的价值.文章通过对云南省昭通巧家阿朵土司府遗址的调查,阐述了阿朵土司府遗址的概貌和价值,结合村落发展和文化传承,思考阿朵土司府遗址的保护与再利用,探讨在保护的同时如何延续遗址的生命活力.

    阿朵土司府遗址遗址概貌价值保护与再利用

    文化旅游视角下泰安市历史建筑保护与传承策略研究

    苑宏刚刘丛
    142-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输出是旅游发展的核心,旅游是文化传播的依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为文化的竞争.泰安市作为优秀旅游城市,拥有众多的文化资源,更应加强对于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通过研究国内外历史建筑保护的现状,在"文化旅游"视角下,分析现今泰安市历史建筑保护方面的不足,提出要构建多元保护机制、实现新旧建筑共生等多种策略,为泰安市旅游行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泰安市历史建筑文旅融合保护与利用策略

    活态传承视角下的传统村落民居保护研究——以四川上里古镇韩家大院为例

    吴依璠吴志宏
    145-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性与现代性不断角力的当今,传统的文化遗产不断受到现代化的冲击而走向落魄.传统民居因为难修缮、成本高、政策不明晰等种种问题仍然处于困境中.如今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传统的民居建筑也正面临着时代变迁的考验.在现代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一方面要推进城市化进程,另一方面又要探讨如何保护传统民居建筑,促进此类遗产良性有序传承,这已成为需要深思的问题.文章通过引入活态保护理念,对具体案例的活态再利用进行研究,以点带面,为传统民居保护发展给出一个可行方案.

    传统村落民居建筑遗产活态保护居民保护

    城市更新视角下站点空间安全感评价研究——以济南老城区为例

    娄焕义刘文
    148-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城市更新视角出发,以定性的角度(行为感知)探究了站点空间特征与17个心理安全感要素之间的关系,获得包含空间因子、交通因子、装饰因子和管理服务因子在内的四个影响站点安全感的重要因子.在此基础上,从空间与交通、装饰、管理方面对城市老城区站点空间评价进行综合评价.

    老城区站点空间安全感因子分析评价

    基于老年社区微更新与模块化设计的思考与研究——以长沙文庙坪片区为例

    任诗怡廖秋林
    151-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的一系列不同的组织构成了城市的复杂系统,是城市结构中具有深刻重要性的组成单位,也是城市演变进程中的基础单位.当前社会面临着老年化日渐严重的社会问题,以老年人居住为主的旧社区逐渐吸引了社会关注.通过调研发现,老年社区存在基础设施落后、绿化缺失等问题.文章主要调查分析长沙文庙坪社区现状,采用模块化设计,以满足老年人对社区空间以及健康环境的需求,以期为重铸老年人聚集社区的空间活力和老年人的健康活力带来一定的参考.

    社区微更新模块化设计老年关怀碎片空间

    改造后的聚落公共空间使用分析——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小寨村温泉广场为例

    王紫涵吴志宏
    15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聚落的更新活化近年来备受关注,聚落内重点公共空间的改造质量对居民的生产生活质量有非常大的影响.小寨作为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境内拥有丰富水资源的村落,温泉远近驰名,但因没有系统的规划,村落逐渐衰败.近年来,小寨试图利用自身优势规划文化旅游发展,重新激发村庄活力,带动区域经济.2018年,总投资约为3.1亿的小寨民俗文化特色旅游小镇建筑项目正式启动,规划后首先改建了多年来村民喜爱的集洗浴、公共活动为一体的温泉广场公共活动空间,改造后的效果与村民的使用感受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对温泉广场改造前后的空间形态、使用功能以及居民对场地的使用时间等做分析研究,以期对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改造和更新以及小寨村后续规划项目提供借鉴与思路.

    传统聚落聚落公共空间公共空间改造使用后评价

    复合化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空间设计初探——以辽阳地区为例

    杨梦阳牛笑赵兵兵
    157-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逐渐加快,"421"家庭结构形式随着80后一代的成长而出现,此种变化已经影响了社会养老模式的选择,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难以完成对老年人照顾的重任.文章通过对辽阳市养老模式的调查研究,了解本地区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养老意向,创新地提出复合化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筑空间设计模式,使不同阶层的老年人都可以健康快乐地安享晚年,提高生活的品质和质量.复合化概念的提出意在以照料中心作为基础空间单元,研究其与其他功能空间发生的联系,进而形成多层次、多方位的养老服务网络,更科学地解决辽阳地区的养老问题.

    复合化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空间设计辽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