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地域文化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苑宏刚田婧
    101-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十四五"规划期间,旅游业将承担更为重大的历史使命,政府及旅游管理部门应做出导向性、战略性的规划部署.东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构建旅游文化产业链已经成为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因此,应该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大力开发地域文化旅游.文章通过分析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现状及OTA旅游评价数据,提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及地域文化旅游开发策略,完善地域旅游联盟和服务体系,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从而提升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十四五"旅游业地域文化旅游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

    福州传统祠庙戏场空间特征及其当代适应性策略初探——以三坊七巷天后宫为例

    石子青邬胜兰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祠庙戏场是一种在福建地区广泛存在的典型传统建筑类型,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祠庙戏场空间功能在当代城市中逐渐失落,因此,对传统祠庙戏场空间当代适应性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选取位于福州三坊七巷郎官巷的天后宫为例,分析传统祠庙戏场空间的选址规律和布局特征,探索增强祠庙戏场空间活力提高当代适应性的途径;从文化内涵的融合与空间形态的流动等方式入手,尝试提出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

    福州祠庙戏场天后宫空间当代适应性流动性

    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交融——浦口象山湖公园设计的探讨

    李心然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浦口象山湖公园属于综合性公园.综合性公园是以城市居民文化生活为核心,提供休闲、栖息的综合活动空间.文章通过对象山湖公园实地考察与研究,从"景观空间设计手法"的角度分析浦口象山湖公园的现状,并在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方面上探究其设计手法,力图对当今中国公园空间的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象山湖公园人文景观景观空间设计手法

    广东乡村庭院空间自发性建造特征及更新策略研究

    汤辉关美燚冯思懿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庭院作为最基本的乡村日常生活空间,承载着浓郁的地域乡土气息和文化沉淀,是当下乡村振兴中传统文化复兴的内在支撑.文章基于广东"四小园"建设背景,通过自发性建造视角,以广东增城大埔围村庭院为例,从庭院的功能布局、空间形制、景观要素等方面总结归纳乡村庭院景观自发性建造特征,并以村民对庭院建设的行为需求为导向,针对乡村庭院现状问题提出设计指引和组织引导策略,以期为未来乡村庭院建设提供参考.

    自发性建造乡村庭院四小园地域特色

    中原地区汉代住宅形制研究

    白明辉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承秦制,汉代住宅建筑在设计上基本沿袭秦朝的制度,以"一堂二内"为基本形制.文章通过对中原地区出土的汉代建筑明器、画像砖(石)中的院落形象及院落遗址等资料进行整理,将汉代住宅分为单体、合院式、廊院式及楼院式住宅等四种类型,并结合文献对各类型的形制特征进行了探讨.

    单体合院式廊院式楼院式

    哈尼族传统村落异化建筑研究——以墨江县癸能大寨为例

    李德清郑绍江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癸能大寨位于云南省墨江县城东北方向13千米处,村域内全线道路为国家二级公路,可达性良好且2021年即将建成通车的昆曼铁路墨江站距离癸能大寨仅1千米,区位优势明显.依托癸能紫米的产业支撑与自身丰富的旅游资源,其可持续发展潜力较大.2013年,癸能大寨入选第二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单,该村历经五百余年的时光,其文化源远流长,人文底蕴深厚.癸能大寨以哈尼民居的原始形态——土掌房建筑群落闻名于世,文章希望通过对该村落异化建筑形态的综合分析研究,为癸能民居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与保护提供新的启发.

    哈尼族传统民居建筑形态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

    既有住区海绵城市改造后跟踪研究——以厦门市明发半岛祥湾A区为例

    苏宇彬闾邱杰
    11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绵城市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其中居住区的海绵项目涉及人员最多,影响范围最广,并且多为改造难度较大的既有住区.文章以经过海绵城市改造的厦门明发半岛祥湾A区为研究对象,从生态技术设施、居民的基本认知和改造效果评价、施工建成效果三个方面进行走访调查和实地调研,跟踪发现问题后分析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优化策略,从自下而上的角度总结目前既有住区海绵城市改造出现的问题和应对策略,进一步促进既有住区海绵城市改造建设.

    海绵城市既有居住区厦门市

    建筑品牌带来的矛盾——以上海虹桥展汇为例

    王嘉成赵勇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品牌是西方现代建筑崛起的产物,越来越多的建筑师意识到它带来的弊端,但是似乎也正身陷其中.当人们对建筑进行评论的时候,不可避免地受到建筑品牌的影响,这就需要理性看待建筑设计与建筑理论这种既有联系又相互割裂的矛盾关系.文章认为隈研吾本人的理论与其建筑材料的使用存在一些矛盾,这些矛盾在建筑作品上海虹桥展汇(Portmix Shanghai)上有所体现.而产生矛盾的原因是资本力量对建筑品牌的狂热追求,这种追求会导致资源的浪费以及建筑形式的复制与单一,并使人逐渐忽略建筑理论中的精妙内涵.

    隈研吾矛盾建筑品牌上海虹桥展汇

    "积极空间"下的旧城社区改造研究——以望才里社区为例

    胥来李继春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公共空间是居民户外休憩、出行的重要场所.文章以望才里社区为依托,分析望才里社区空间存在的问题,结合"积极空间"的理念,分析居民在社区宅间空间的行为活动.在棚改计划的政策下,结合武汉典型旧城社区的现状,找到适合社区微空间的改造策略,为修复城市活力带来新的参考.

    积极空间宅间空间社区文化望才里社区

    等雨绸缪——基于拆迁预期下的村民空间行为研究

    唐心荷杨曼姚佳晨张艺缤...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城乡空间的剧烈变动伴随着大规模村庄拆迁事件的发生,给周边村庄居民带来拆迁来临的强烈信号.在拆迁预期下,乡村居民在土地利用、房产处置等方面都做出了相应的行为决策,并在空间上得以呈现.文章以南京市城郊某村为例,对照相同区位的其他村庄,调查在村民拆迁预期下村民的空间行为及表征;详细分析空间现象的危害和形成机制,探讨可行的解决策略.

    拆迁预期城乡边缘区空间行为违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