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文旅融合导向下城郊融合型村庄的规划探析——以尹集镇康庄村为例

    肖昱锦夏保林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了乡村分类发展的各种实践.作为与城市关系最为紧密的村庄类型,城郊融合类的村庄规划面临着定位模糊、盲目发展等困境.面对城市资源下乡带来的城镇化机遇,此类村庄受到的"虹吸效应"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村庄而言也最为明显.文章首先对城郊融合类村庄的特征、问题进行了阐述,然后引入文旅融合的角度探讨对该类村庄发展的意义,最后以尹集镇康庄村为例进行研究并提出该类村庄的规划策略.

    文旅融合城郊融合型村庄村庄规划康庄村

    绿色建筑理念下的乡村改造设计——以大南沟村为例

    韦峰曹夏莉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虽然绿色建筑理念已深入人心,但在乡村的实施应用依旧不高.文章通过对郑州市大南沟村的走访调研,发现村内存在缺乏绿化、卫生环境差、土地浪费严重、围护结构保温隔热不佳等诸多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实际项目经验,梳理规划层面、环境层面、建筑层面三方面的具体措施,为绿色建筑理念在乡村改造中的应用提供更多的思路.

    乡村规划环境提升建筑改造绿色建筑理念

    生态修复视角下煤矿采空区的绿色转型研究——以湖北荆门园博园为例

    徐载程徐伟朱珍华赵钧一...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空区生态修复是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的重要一环,是一项长期存在且极其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荆门市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但随着矿山资源的开采,采空区和塌陷区的出现,容易造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并面临植被破坏、粉尘污染等环境生态问题,严重影响城市安全及开发建设,对采空区的生态修复已迫在眉睫.文章聚焦双喜片区内矿山的生态修复,采用ArcGIS测量软件分析现状高程,利用理论计算方式研究采空区内部稳定性对场地进行适宜性评价,结合国家"十四五"规划中的双碳政策为双喜片区的规划建设提出建议.

    采空区生态修复双碳绿色创新荆门市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乡村聚落水域空间研究综述

    郭冰玉张斌岳士俊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国家开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工作以来,乡村人居环境优化升级成为重要议题,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等相关文件印发,表明对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的研究仍是学界亟须关注的焦点.文章立足建筑科学工程学科视角,聚焦乡村聚落水域空间这一重要乡村聚落空间要素,借助CNKI数据库,整理2010—2021年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得出近年相关研究的热门研究地区、关注焦点及研究脉络.同时,对该领域研究趋向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乡村聚落水域空间CiteSpace聚落空间环境

    面向空间治理的福州都市圈功能协作区测度

    马妍林寒瑀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都市圈作为空间规划体系中的重要空间单元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与提升空间治理水平的重要战略目标.然而都市圈的发展中仍存在着功能要素流动受限、行政区经济掣肘等问题.因此,文章面向空间治理,以福州都市圈为例,通过功能网络、断裂点模型及密度分布三种方式,综合测度福州都市圈的功能协作区.将其与规划范围进行对比,并对区县进行分类,从而提出适宜的策略与建议,以期完善空间治理水平,为进一步推动福州都市圈发展提供支撑.

    都市圈功能网络断裂点模型核密度分析

    新时期地方高校城乡规划教学改革研究

    陈洪梅陈玫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现实背景对城乡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规划教育为学生提供满足社会需求的培养体系,贵州民族大学作为地方性民族院校,有着服务民族地区建设发展的地域特点.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环节、提升师资队伍资源,以物质空间规划为本体,突出地域性的教学特色;以宽知识面培育为协同,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从而提高城乡规划人才的特色和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以不断地改革发展来应对转型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

    转型教学体系城乡规划改革

    基于休闲养老模式下的美丽乡村规划策略研究——以葫芦岛市南边村为例

    杨梦阳牛笑赵兵兵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口进入老龄化之后带来的社会问题即是养老压力如何缓解.乡村振兴战略中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方针政策核心重点是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二者均是当前国家大力关注的焦点社会问题.文章以此为切入点,突破性地将养老产业与美丽乡村建设融为一体,提出休闲养老模式下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策略,并以南边村的规划设计体现策略研究的实践意义.

    休闲养老美丽乡村规划策略南边村

    地方高校应用类学科国际化课程改革方案探讨——以浙江工业大学城乡规划专业为例

    朱凯孙婉香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实践应用类学科对接国际前沿和嫁接地方实践的要求迫在眉睫,城乡规划学科受技术手段与方法革新和学科自身特点的影响,也已走到转型探索的十字路口.在梳理国内规划类高校国际化课程设置实践及相关研究基础上,以地方高校浙江工业大学为实践样本,明确以设置理念、体系框架、讲授内容为重点,兼顾地方发展特色的改革思路,建构以入门、通识、前沿、述评为逐级递进梯度的国际化课程体系,拟定与专业课程体系相匹配的课程及其定位和讲授内容,形成具体改革方案实施要点与安排,以期为其他应用类学科的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课程改革方案地方高校应用类学科城乡规划

    海绵城市理念指导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以利津县中心城区为例

    高雅清黄亚平华晨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山东省利津县中心城区为例,在海绵城市理念指导下,探索适合具有北方城市特征的绿地系统规划策略.文章以"地域性、多元性、系统性"为规划原则,提出构建前期源头控制-重点调蓄净化-后期规划保障的策略体系,确定了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打造雨洪调蓄系统、生态自净系统以及受纳传导系统,提出规划保障策略,期望对北方城市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绿地系统规划提供有益启示.

    海绵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策略北方城市

    论城市公园边界空间开放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耦合关系

    陈翔杨幸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高速扩张的步伐使部分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出现了连接性不足、空间闭塞、功能单一等问题.为了提高现代居民生活环境的质量以及促进城市整体性发展,城市公园逐渐成为开放性公共空间.文章通过对城市公园边界及特性等相关概念的辨析,梳理城市公园边界类型、价值属性以及开放的现实意义,并从多角度对城市公园与城市公共空间对比分析,尝试讨论城市公园边界开放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耦合关系,试图提出合适的设计方法,望对未来城市公园设计中如何处理两者关系有所启示.

    城市公园边界开放公共空间耦合关系柔性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