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设计实践——以苏州平望镇胜墩村B09地块"在地性"乡村更新改造为例

    薛振兴胡振宇朱微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苏州平望镇作为乡村振兴示范区的重要节点,为提升村落环境,于2021年6月开展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该大赛架起高校与地方政府的桥梁,激发大学生创新活力,为我国乡村振兴事业培养后备人才.文章结合参赛实践,从更新模式、村民意愿、建筑风貌、乡村景观等角度探究乡村空间"在地化"更新策略与方法.希望其思路和设计手法对今后我国乡村振兴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乡村振兴乡村更新在地设计空间优化

    杭州市装配式人才公寓模块化设计探讨

    龚敏秦政吴璟张云飞...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杭州市装配式人才公寓设计项目为例,着眼于当今城市发展中存在的资源浪费和青年人才居住保障问题,提出模块化设计理念,阐述项目从需求入手至设计方案总体策略,为我国装配式人才公寓设计提供参考.

    人才公寓装配式模块化居住单元

    新村民权力式参与视角下的青山村空间更新研究

    虞思蕊徐志刚王卡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余杭青山村,来自城市在乡村定居的新村民群体积极参与到乡村空间更新中,催生了自下而上的更新机制.以青山村更新为剖析对象,以权力式参与的视角,从时间和参与程度双重维度分析新村民参与及其引导控制.新村民群体以多种模式参与空间更新,不同模式间的主导权转移呈现出一定的时间规律,且直接受制于政府的导控措施.新村民不同程度的参与所造成的影响力呈现出在一定范围内线性上升到峰值又下降的关系,而"新村民主导-政府较高程度参与"的模式则达到最合适的状态.

    新村民青山村公众参与乡村更新

    北京老城院落更新中的空间挖掘方法研究

    温林杰郭华瞻白婕李晨晓...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对北京老城院落更新案例进行广泛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文章将其空间挖掘方法归纳为"空间量的拓展""空间质的转换""空间品质的提升"等三种,详细讨论了每种方法的适用情境,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在延续传统文化、继承传统建筑意向和生活理念等方面的内在价值,为北京老城院落更新提供了借鉴.

    北京老城院落更新空间挖掘

    国外基于儿童友好理念的社区共享空间设计实践及启示

    程冰党纤纤季静雅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是我国城市进入存量更新阶段的重要建设目标之一.在既有社区空间资源和建设资金均有限的前提下,"共享空间"是解决公共空间中代际矛盾、提高空间利用效率、降低改造成本和促进社区重构的有效建设途径.文章对国际上基于儿童友好视角下的社区"共享空间"典型案例进行归纳和分析,从组织管理、改造方式、空间类型与分布等方面总结其模式特征,以期为我国儿童友好型社区实践提供借鉴.

    社区规划设计共享空间儿童友好代际互助

    韧性社区视角下后疫情时代老旧住区外部空间环境多维韧性优化策略研究——以合肥市凤阳一村为例

    张浩辉高桠净曹海婴张水...
    14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后疫情时代"老旧住区的现存问题,以"韧性社区"为视角和改造手段,从环境本身和居民行为方式出发,研究住区外部空间,探索疫情下老旧住区外部空间环境韧性改造的可能性,提供住区外部环境优化策略.

    老旧住区住区外部空间环境韧性社区疫情防控

    "后疫情时代"乡村旅游型社区居民依恋、风险担忧和应对意愿的作用关系研究

    徐莉陈阳杨欢
    14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乡村旅游型社区存在产业结构单一的现实特征,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乡村旅游业产生了重大冲击,对居民生计质量造成显著影响.文章以陕南旅游型传统村落为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后疫情时代"社区居民依恋、风险担忧和应对意愿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担忧与应对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居民风险担忧水平越高,其采取措施以抵御这种外部变化的意愿越积极.地方依赖与风险担忧呈显著正相关,这种功能依赖感越强,居民的风险担忧程度越高,继而居民越愿意采取措施以消除疫情对社区经济的影响.此外,不同性别和居住时间的群体,其地方依赖和风险担忧存在显著差异.

    后疫情时代乡村旅游型社区地方依恋风险担忧应对意愿

    美丽乡村建设中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研究——以新乡市小店河村为例

    贾浩然李海港
    150-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的民生工程,更是中国的乡村形象工程.通过对新乡市传统村落小店河村的调查研究,从建筑文化保护、生态文化保护、民俗文化保护等方面深入分析,探讨了新乡市美丽乡村建设中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具体方式,以期对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有所贡献,打造出更加符合民意、富有乡村文化特色的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新乡市

    数字化转型视角下未来社区建设模式初探——以杭州瓜山社区为例

    潘建新王园佳
    152-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浙江省不断推进未来社区的试点建设,其试点项目的效果将会成为我国推广未来社区建设的重要依据.据此,文章基于未来社区的建设发展规划与相关理论,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资料并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从区位条件、改造方式、九大未来场景开发三方面具体分析杭州瓜山未来社区的建设现状,并提出了未来社区建设发展的三大主线:"政府+企业+居民"协同合作、党建引领社区组团式发展、智慧数字化运营,旨在为未来社区的建设发展提供经验与参考.

    未来社区数字化转型建设模式瓜山社区

    基于空间活力视角下历史遗产的创新发展——以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为例

    肖青艳
    156-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发展,一大批历史遗留下来的遗产资源被忽视和遗忘,这些带有历史色彩的资源如何能更好地融入现代化的发展,实现资源的二次利用,成为城市发展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此类历史遗产具有再创新、再激活的潜力,为了实现历史遗产的资源激活,以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为例,通过挖掘该段遗产资源当前发展规划背后的问题,并力争实现历史遗产的价值衍生,为历史遗产的再发展提供实际的应对策略和建议,从而实现空间活力的激活.

    历史遗产资源激活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空间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