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树立综合的建成环境安全观念

    韩冬青
    11页

    城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下应急工程的设计与思考

    孙承磊曹伟沙晓冬
    12-16页

    城市公共体育馆的应急性防疫救治临时改造设计的相关思考

    曹伟吉英雷侯彦普
    17-21页

    地区的现代的新农村

    齐康
    22-25页

    绿色建筑的典范——斯里兰卡坎达拉玛遗产酒店赏析

    高祥生
    26-33页

    基于超平思想的市民文体活动中心建筑空间设计研究

    吴玉涵梅洪元
    3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市高密度发展背景下,市民文体活动中心基于文化和体育的复合发展而来,有利于文体设施的集约利用.市民多样化娱乐需求和交往需求导致文体功能的主次层级消解,进而影响建筑空间组织.基于21世纪市民文体活动中心的实证研究,文体功能并置融合的发展趋势使得传统的树状组织模式不再适用,转而强调文体空间功能的多元复合,进而呈现去中心化的匀质空间组织,概括为随机分布、网格编织和自由混合三种组织手法.匀质化空间组织赋予市民更大的自由,能够有效提升空间效率.

    文体活动中心空间功能空间组织超平思想

    基于乡村美学的历史文化村镇景观整体性保护框架研究

    曹倩颖
    3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期美丽乡村建设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对历史文化村镇的整体性保护需要新角度和新思路.文章通过审美现代性的自反性特征分析当下乡建问题中的美学困境,依据新乡村主义理论核心,从经济、环境、社会三个维度层面尝试解析和重构当代乡村美学理论内涵,从而为历史文化村镇景观整体性保护框架的构建和适应性美学策略的梳理提供理论指导,对于不同时期乡村振兴的分阶段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层面的意义.

    乡村美学审美自反性新乡村主义历史文化村镇景观整体性保护

    解构主义视域下中国传统建筑现代化的新发展

    陈彦谚孙浚杰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主义从西方传入中国以来,国内建筑师不断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辗转徘徊,举步维艰.解构主义作为后现代的一种批判性思潮,对传统与现代的"主导"都提出质疑.文章试图从形式、材料、空间分析解构主义与中国传统建筑之间的适用性,归纳并总结解构主义思想对当代中国建筑设计中传统语意表达的影响和对中国传统建筑现代化转型的启示.

    解构主义中国传统建筑民族特点现代表达

    从形式出发的空间设计训练法

    谢冠一段惠芳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建筑设计中存在两种设计方式,分别是以功能为主导的包豪斯体系设计方式和以构图为主导的布扎体系设计方式.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息息相关,在室内设计中这两种设计方式也许同样存在.文章通过对室内设计现状的分析,发现其目前主流设计方式是以功能为主导的设计方式,这种设计方式呼应了包豪斯体系中暗含的以功能为主导的设计方式.现代室内设计中以功能为主导的设计方式存在着功能逻辑合理而形式逻辑相对薄弱的问题.文章通过借鉴建筑设计中装配部件训练法,来解决现代室内设计形式薄弱的问题,使得室内设计既能呈现空间的形式秩序内涵,又能兼顾空间的功能问题,并尝试将其具体应用在大学本科室内设计课程中.

    建筑设计室内设计设计方式功能形式

    "社会融合"理念下儿童福利院功能与空间设计研究

    裘知周亚雷罗文婧杨满珠...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福利事业不断完善与发展,福利院内孤残儿童精神健康化与可持续发展愈发重要.文章基于"社会融合"理念,结合社会学相关研究,针对福利院的孤残儿童,提出了基于社会融合并促使其精神健康化与可持续发展内涵的三个层面——社会参与、家庭构建、和个人能力提升;进而以杭州市某儿童福利院为样本,调查福利院功能规划布局、户型功能空间和技能培训空间设置现状,挖掘儿童福利院园区规划、居住户型和教学空间在功能配置、无障碍设计等方面的问题,结合孤残儿童行为特征与实际需求,提出社会融合理念下儿童福利院功能与空间的设计导向与策略.

    福利院孤残儿童社会融合功能空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