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渼陂湖生态修复工程中的传统建筑文化运用

    王腾李文阳闫亚团李守富...
    137-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传统建筑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几千年积累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的步伐越来越快,人们对传统建筑的意识越来越淡薄.因此,文章旨在通过对渼陂湖生态修复工程中所蕴含的传统建筑文化进行分析,提高人们对传统建筑文化的认知,加强对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传统建筑地域文化渼陂湖保护与传承

    基于时间和空间差异的事件性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以河北省第二届园林博览会公共区为例

    王瑞琦李雄
    139-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事件性景观已经成为提高城市影响力、推动城市环境更新的有效手段,植物是事件性景观得以演变并富有自我形象特征的重要介质.文章首先分析事件性植物景观具有临时性、永久性、展示性、科普性的特点,再以河北省第二届园林博览会公共区为例,对其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进行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分析,将其在时间上分为会时与会后,空间上分为点、线、面三类进行事件性植物景观的营造,点状的植物景观包括功能性基础设施、特色主题花园以及植物专类花园;线状的植物景观包括园区边界、水陆边界、道路边界;面状的植物景观包括境域植物组团、现状植物组团.并根据时间和空间的差异提出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植物景观规划策略,以期为后续园博会公共区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风景园林事件性景观植物景观园林博览会

    城市型考古遗址公园与城市协调发展的规划探讨——以临安吴越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为例

    干立超姚瑶
    14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吴越国,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小国,虽定都杭州,但安国衣锦军(现杭州市临安区)是钱镠的诞生地,在吴越国"一军十三州"中享有独特的地位.吴越国见证了朱温后梁篡唐、五代十国战乱、钱俶纳土归宋,被誉为"五代十国唯一的净土,乱世中百年不衰".临安作为钱王故里,存在着以吴越国王陵、功臣塔和功臣寺遗址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代表的一系列历史遗迹.2018年被浙江省文物局公布为第二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由此展开了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工作.文章以临安吴越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为例,探讨城市型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编制如何既能保护遗址安全、展示文化内涵,又能协调城市建设发展.

    城市型遗址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协调发展城市考古遗址历史保护与有机更新城市文旅融合

    空间整合视角下文化遗产与社区融合营造——以肇庆古城墙为例

    陈嘉欣王国光
    146-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建筑遗产保护与城市空间更新发展不协调的背景之下,研究反思肇庆古城墙保护规划下公共空间与周边社区的整合优化问题,提出从空间整合的视角出发,分析古城墙东段与周边社区商业空间的相互关系,并融合营造以形成有序的公共空间系统.在研究总结出动线交互、构建景观骨架等公共空间整合营造策略的同时,认为应提高城墙场景营造及转换引导以增强步行体验,并在社区选点进行场所营造方面的微更新操作.

    肇庆古城墙空间整合理论文化遗产保护社区商业空间

    基于水敏性规划理念的岭南水乡城市设计探索——以佛山禅城奇槎片区城市设计为例

    刘锐邓理璇窦建奇
    150-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岭南水乡城市地理特征、地域气候、传统文化非常独特,自成体系.其地域多为丘陵地带、临海多雨、炎热潮湿、水网密布,城市生态环境中往往拥有明显的水系脉络廊道,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这些地块内进行城市设计时,必须重视对水文特征的考虑,减少城市开发对自然水循环的不利影响,同时提高城市在环境、娱乐、美学、文化等方面的价值.在佛山禅城奇槎片区城市设计中,基于水敏性规划的视角,探析水、城市环境、社会的和谐发展思想以及水敏性对于城市设计与景观设计的启示,凝练出"岭南水乡—现代岭南—城市与自然的对话"的城市设计策略.

    水敏性城市设计岭南水乡岭南地理气候特征设计策略

    老旧小区室外空间环境改造研究与实践

    吴新宇时翔陈宁静
    15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各地相继开展城市更新活动.老旧小区在景观环境、配套服务设施、道路交通、住宅建筑等方面均有较大程度的老化、破损,无法满足现代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的需求.文章分析了老旧小区外部空间环境存在的普遍问题,并以泰州市高港区银杏苑小区为例,探析其改造的策略方法,为今后的老旧小区改造提供实践参考.

    老旧小区室外空间环境改造

    关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织补"城市"新"空间的协调性策略研究

    张玲帆
    157-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健康城市、高生活质量和优空间品质为发展目标是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导向.文章基于"城市织补"理论,在目前城市快速发展、疫情突发的背景下,分析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空间存在的双向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之上归纳两者之间发展的关联,明确两者发展协调的重要性,研究总结如何以基础设施作为织补点,点状织补城市空间并带动二者转型优化,形成基础设施网,网状织补城市破碎空间,来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式良性互馈,推动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空间协调城市织补健康可持续

    社区老年人休闲活动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效应研究

    郑潇莹徐怡珊周典
    159-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不同维度全面研究老年人休闲活动的时空间行为规律,如老年人休闲活动形式内容、参与度、老年人活动安全需求、无障碍设施等.从基础信息、空间规律等方面全面探索影响老年人休闲活动的因素和空间效应,其中包括休闲活动的类型、舒适度、占社区比重、区位等对老年人休闲活动的影响,以及社区规划要素与社区老年人休闲活动的相互联系,以期最终完成社区休闲活动设施评价体系与老龄化社会老人福祉设施设计指标原则.

    社区老年人影响因素空间效应体育活动

    惠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设计创新与实践

    王健
    162-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惠州北站是集高铁、城际、地铁等交通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文章根据项目特点及上位规划要求,在设计中采用多项创新方法对惠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的总体规划、功能布局、交通组织进行设计与实践,同时采用BIM技术对设计过程和成果进行优化,总结出综合交通枢纽设计的方法及创新理论.

    综合交通枢纽交通组织BIM

    国内城市地块边缘空间研究综述

    张森森范少言
    164-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块边缘空间作为城市空间建设过程中空间矛盾最突出的场所,近年来,其生态、社会、经济地位日益突出,在城市设计、空间融合和更新改造等领域中表现出显著的适应性,国内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因此现阶段有必要对其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与反思.首先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对我国城市规划领域各大权威期刊2000—2019年发表的553篇地块空间边缘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各研究成果的分布特征;其次从地块边缘空间的背景、概念、特征、主要关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机制等五个方面系统地归纳总结.研究发现,国内关于城市地块边缘空间的研究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地块边缘空间的功能类型、形态设计、空间利益、空间分化等四个主要方面.最后,文章预测了未来关于地块边缘空间的三个研究方向,即明确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概念内涵、相关法规体系如何构建、如何将地块边缘空间应用到城市治理工作中等三个方面.

    城市规划地块边缘空间内在机制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