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文化生态学视角的商业步行街色彩风貌优化策略研究——以江苏苏州姑苏区观前街为例

    吴雪菲边文娟
    192-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商业步行街作为一个城市的活力聚集点,其色彩风貌不仅需要迎合消费功能、休闲功能的要求,还应主动承担文化传承以及展示的作用.然而,由于缺乏对步行街色彩风貌价值的认识与重视,色彩风貌在"急功近利"的建设下逐渐紊乱,地域性、识别性逐渐降低,步行街变得千篇一律,面临着文化生态意义上的危机.文化引导着步行街色彩风貌的内在秩序,因此文章基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以苏州观前街为例,对步行街的色彩风貌构成进行剖析,依据文化要素共生、文化多元协调、文化多样开放三个文化生态原则,结合点、线、面三个空间层次,提出色彩风貌优化的策略,以期为商业步行街色彩风貌的重塑提供参考.

    文化生态学商业步行街色彩风貌优化策略

    近二十年国内外道路景观可视化对比研究

    宗恬祎张安
    196-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强调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建设的背景下,道路作为其中一个构成要素,其空间与景观效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使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对近二十年国内外道路景观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对比分析,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差异,总结该领域的研究特征.研究发现:(1)国内外道路景观研究涉及多学科领域、具有复杂性与综合性,国内学者多从规划设计角度研究,而国外学者多从生态学角度研究;(2)国内研究热点较为统一,主要集中于规划设计与道路绿化,而国外研究热点较为多元,包括生物保护与利用、景观格局营造、管理策略等;(3)总结出目前道路景观研究的三个主要方向,分别是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以人为本的道路景观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景观.

    风景园林道路景观可视化文献计量

    影响老年人社交的照料单元走廊长度设计参数研究

    卫大可王怡哲
    200-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促进老年人参与社交活动能够有效提高老年人在养老设施照料单元中的生活质量.文章通过探究照料单元中老人社交积极性与其居室到单元起居厅的走廊长度之间的关系,以期得到居室到起居厅距离的适宜值和极限值,为中国相关设计标准的完善提供研究依据.文章通过对4家机构进行深入调研,并对112位老人进行行为观察,在一定时间段内记录其离开居室到达起居厅参与社交的情况,并对调研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数据分析显示:在照料单元中,居室到单元起居厅的走廊长度不宜超过24米,最大长度为35米.

    照料单元设计参数适宜距离极限距离

    基于适应性改造模式下的旧工业厂区再利用研究——以乌海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为例

    李琦苏晓明
    202-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的不断更新发展导致地区产业结构也随之改变,从而有大量的旧工业厂区被闲置荒废.在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旧工业厂区应得到更多的重视,要让旧建筑重散发独特的历史魅力.文章以乌海地区由黄河化工厂改造而成的乌海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其改造模式,探讨旧工业厂区再利用的价值意义.

    适应性改造旧工业厂区再利用空间设计

    唐朝建筑元素在数字影像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王东盛凛赟
    204-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媒体时代,建筑的"在地性"被一再冲击,真实的建筑空间在人们视觉感知中的占比逐渐弱化于虚拟的数字影像空间.对传统建筑元素而言,历史带来的天然距离使得人们对其的认知与感知越发依赖数字影像,但正是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传统建筑元素于当代创作情境中得到了建筑形式与文化元素的延续与创新.文章以唐朝建筑元素为例,结合数字动画影片,依托数字技术拍摄的真人影视剧,阐述在数字技术支持下唐朝建筑元素的当代再创作.

    唐朝建筑元素数字影像再创作

    武功山历史声景探析

    李玉婷龙春英
    206-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声景是风景资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史声景在景观保护和营造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文章通过对历史资料的研读,梳理武功山不同历史时期的声景资源,归纳分析其声源类型,并从空间环境、人的感知两个方面剖析武功山历史声景的特征,揭示武功山历史声景的丰富性及景观、人文价值,为武功山声景营造及地域独特文化塑造提供参考.

    武功山历史声景声源类型声环境

    严寒地区教学空间夏季热舒适分析及改善策略

    吕小伟金虹席天宇
    208-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全球变暖影响,哈尔滨虽地处严寒地区但近年夏季气温不断升高,导致教室热环境不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及学习效率,为改善教室热环境,文章综合分析了哈尔滨某一教室夏季室内热环境,结果发现:(1)教室热环境分布不均匀:靠窗区受太阳直射温度最高(30.6℃),与靠门区最大温差可达0.7℃;(2)教室人员热感觉分布不均匀:靠窗区热感觉最高(MTSV=2.6),靠门区最低(MTSV=1.8).针对此现象,文章提出热环境改善策略:(1)设置可调式外遮阳构件;(3)夏季适当配合课间自然通风;(3)合理规划室内工作区位置.

    哈尔滨夏季室内热环境热舒适

    苏州市沪霍线高架与真武路交叉口交通拥堵现状及成因研究

    沈美彤
    210-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交通拥堵是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而道路交叉口是整个交通骨架的"关节点"所在,是各种交通流的汇聚点,因此缓解交通拥堵问题,需要梳理道路交叉口的交通流.文章以苏州高新区沪霍线高架与真武路的交叉口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时路况,借用百度地图,分析沪霍线高架与真武路交叉口的交通流特征,剖析交通拥堵原因,并提出优化策略.

    交通拥堵交叉口交通分流道路断面苏州

    国内设计型酒店室内文化特色塑造的设计方法探析

    王金乐那日斯
    212-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型酒店是现今酒店行业的一大趋势,是人们消费需求与消费模式改变下产生的一种新型酒店,其拥有的文化底蕴和自身文化氛围是该类型酒店的核心竞争力.但因国内设计型酒店的发展时间较短,尤其在室内文化特色的塑造方面,缺乏较成熟的酒店设计理论和实践研究.文章以国内酒店设计现状和设计趋势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具有文化特色的设计型酒店的行业优势,进而探讨该类型酒店室内文化特色的设计方法.

    设计型酒店室内文化特色设计

    挪威斯塔万格自然风景体验徒步远足体系综述

    赵聆言安文雨Arkadiusz Przybysz朱春阳...
    214-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体系发展建设的背景下,徒步远足运动加速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许多城市开始尝试建设具有自然荒野精神而又与现代生活紧密联系的徒步远足体系.挪威因其独特的浪漫主义民族文化与丰富的自然资源,徒步远足体系的发展尤为完善.文章以挪威斯塔万格38条徒步远足线路为研究对象,归纳了远足体系中远足径的分级、分类要点,总结了观景点、休闲场地与公共木屋等停留点、游径标记与解说标识指引、远足起点等规划内容.最后以吕瑟峡湾远足线路为详例,整理其远足径与沿线停留点等网络要素的规划策略与建设特点.

    徒步远足体系远足径分类分级停留点挪威斯塔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