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化视域下的生物可渗透性建筑外墙设计研究

    林欣荷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全球绿色建筑产业现代化进程不断提速,垂直绿化作为最广泛的生态设计手段却有明显缺点,如传统的绿植幕墙本质上需要昂贵的结构系统进行支撑和维护.文章将针对此现象,基于生物可渗透性设计概念,结合生物学和建筑学的方向,探索让生物自然生长在建筑表面的低维护、低损耗的自适应式建筑外墙系统.

    生物可渗透性绿色建筑绿植幕墙倾斜度微地形生物设计地衣

    解构与重组——现代主义风格住宅设计

    王敏娟许文平
    3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项目既要满足单身男青年现如今高品质的独居需求,又要提前规划未来家庭三代六口人的居住诉求,分别从空间、功能和装饰三个方面提出设计策略,化解现实问题,实现相互开放、融合、灵活的空间状态,在功能上定义多种活动的可能性,同时利用几何现代元素装饰符合男青年主人公的气质和普遍大众化的审美需求,住宅整体采取解构和重组的设计理念,打造一个具有开敞又独特的高品质现代化住宅设计.最后,通过效果图分别展示客餐厅和主客卧等主要空间状态,为单身青年未来式住宅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现代主义住宅设计开放与流动空间融合

    明日世界:"双碳"目标下的未来城市与建筑的思考

    徐辛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气候问题日益变得严峻,碳排放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甚至全世界在发展中所要面临的关键问题.建筑行业作为直接或间接碳排放的主要责任领域之一,对建筑建造过程中的优化升级直接决定了建筑业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文章首先回顾了我国在城市与建筑发展领域所取得的进展,随后通过国内、国际的相关案例进行归纳总结,尝试以一种新的视角去重新认识在"双碳"背景导向下建筑设计如何与城市相结合,并尝试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利用的目标和导向下,实现"双碳"目标可持续性发展设计,并提出相应的构想与思考.

    碳达峰碳中和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

    住宅建筑三种外墙保温体系能源消耗与环境影响研究

    沈璐萍于亚楠陈艺华程亦凡...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墙外保温体系、复合墙体保温体系(CL体系)和空气夹层保温体系这三种不同的保温体系所使用的材料种类和用量不同,造成不同的蕴能消耗和运行阶段的能源消耗.文章利用现有蕴能数据库和软件模拟计算的方法,对保温体系的蕴能消耗和运行能源消耗做出量化比较.结果显示,外墙外保温体系和空气夹层保温体系的能耗水平接近.CL体系的能源消耗水平和相关碳排放量高于其他两种保温体系.主要原因为混凝土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较差,同时挤塑聚苯板的蕴能系数和碳排放因子较高.

    建筑能耗墙体住宅建筑保温体系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超大型商业综合体绿色设计策略

    张金水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城市和建筑的发展也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应贯彻创新、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人们逐渐形成绿色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文章通过对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耗量都较大且近年发展迅速的商业综合体的绿色设计路径的研究,希望可以为此类建筑的绿色设计提供借鉴.

    商业综合体绿色设计策略

    立体与集约的空间:杭州市全民健身中心设计策略分析

    陶娅郑玥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民健身战略的推广,民众对于运动的需求日益增多,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新建运动场馆的热潮.文章从城市用地供求紧张等限制因素与体育场馆需求的矛盾出发进行了探索,以杭州市全民健身中心为例,提出空间竖向叠加的场馆设计策略,并从社会层面、设计层面与技术层面深入剖析其可行性与必要性,为今后体育健身中心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全民健身中心空间设计竖向叠加线性人流适宜性结构

    复合互动的滨水活力场所——南海艺术文化中心建筑方案设计思考

    张振辉李子聪黄翰星周沫...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滨水区由生产价值转为生活价值,文化建筑的空间场所存在融入城市公共生活的不可忽视的发展潜力.文化中心作为城市与滨水之间的空间活力场所,文章从空间功能复合化、流线组织多维化和场所体验交互化三个方面复盘和分析南海艺术文化中心项目的设计思考,探索文化建筑活力营造设计,以营造多维复合互动体验的活力营造设计思路,为滨水文化建筑融入公众的公共生活,创造活力场所提供启发.

    文化中心滨水活力场所空间功能复合流线组织多维化场所体验交互化

    浅析人防工程口部设计要点

    杨涛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口部作为防空地下室主体与地表联系的纽带,准确把握其设计要点是科学制定人防工程建筑设计方案的关键.文章以防空地下室口部重要性为切入点,结合防空地下室口部设计规范要求,以北京保利未来科技城项目为例,遵循平战功能相结合的设计理念,重点论述了大型商业综合体类型项目中物资库、二等人员掩蔽所、专业队队员掩蔽部等不同人防工程口部设计要点与注意事项.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项目人防工程口部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人民防空地下室口部设计平战结合防倒塌棚架

    信息化视角下的《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

    李本云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设计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所包含的内容与学生后续的学习具有很强关联性.而传统的教学形式单一、枯燥乏味,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育信息化时代,将信息化教学引入本课程能够增加教学手段多样性、提高学习活动高效性、增强信息资源整合性.基于此,文章提出促进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提高教学的"想法、方法、技法";推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实现学习"得之于心,应之于手";推进信息化技术进课堂,加强教学形式的"丰富性、针对性",促使信息化教学与本课程有机统一,也为其他课程教学提供经验借鉴.

    信息化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

    基于地域文化视角下的美丽乡村规划策略研究——以巩义市鲁庄镇南村村庄规划为例

    韦峰谢蒙单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域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休戚相关,地域文化可以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帮助乡村塑造风貌特色、增加村民对乡村的归属感,但当前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中对地域文化的挖掘和利用较不充分.文章从地域文化视角出发,以巩义市鲁庄镇南村为例,在分析南村现状发展问题、地域文化优势和面临挑战的基础上,从产业发展、乡村风貌、村民参与度三个方面提出规划策略,在解决乡村现状发展问题的同时,促进了地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地域文化美丽乡村规划策略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