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建筑美学的伦理内涵

    贾文钊沈秀梅
    5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哲学领域对于建筑美学的探讨总有层出不穷的观念,也就是这种百家争鸣的现象,促进了哲学自身的发展,也不断地给人们带来新的建筑视点.文章基于建筑伦理内涵的理解,提出建筑审美当中的美学精神即建筑的伦理美德,之后从精神栖居之美、中道和谐之美、真实无欺之美和功能实用之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建筑美学的伦理内涵,旨在深入理解建筑美学与建筑伦理的关系,引导正确的审美观.

    建筑伦理建筑美学美学精神

    寒地高校步行空间优化设计对策

    吴迪丁宇彤
    5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寒地高校开始大量建设.步行作为高校学生校内主要出行方式,步行空间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日常的出行体验.寒冷气候和机动车交通严重影响着高校步行空间的使用,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塑造高品质的步行空间,对现阶段提升寒地高校的整体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步行者的角度,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步行安全性、空间适寒性、体验多元性的优化设计原则及具体设计手法,为我国寒地高校步行空间的优化设计提供思路.

    寒地高校步行空间优化设计

    基于地域文化的乡村振兴要点研究

    徐惠娴侯爱敏
    5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乡村长期处于滞后发展状态,存在贫困加剧、环境恶化、特色流失等问题,乡村发展亟待重视.文章在此背景下,分析地域文化对乡村的影响,阐述新时期乡村地域文化产生的危机与嬗变,认为现代化、政府决策、文化认同的淡化与缺失、文化价值内核的失序是引起文化嬗变的动力机制.最后提出乡村发展结合地域文化,通过文化自我革新、打造文化产业基地、构建文化认同纽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公众参与意识等方式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地域文化乡村振兴城市文化认同

    基于内生式发展的南薅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

    余万福王贺
    5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村落发展方式具有地理嵌入性和地理脱嵌性两种.地理嵌入性是指村庄形成和发展都是因本地的自然气候和生产方式等自然形成;地理脱嵌性是指村庄形成和发展与本地自然环境无关,直接从其他区域中移植过来.文章研究了村庄内生发展动力和外在推动力的作用,借助内生式发展理论将传统村落生产方式和生活空间结合起来,使传统村落传承本地原生文化的同时又符合现代村庄生产生活方式.

    地理嵌入性地理脱嵌性内生式发展传统村落南薅村

    基于工效学的建筑系馆专业教室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王心怡冯阳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建筑系馆专业教室存在空间不足的情况,多数设计研究是从二维平面对单个空间进行精细化设计.由于空间既定,这类设计方案实际并没有增加人均使用面积,教室空间使用仍处于不舒适状态.通过对建筑系馆专业教室空间使用研究,笔者发现教室空间在使用面积数量与单位面积使用效率这两个方面存在缺口.文章运用人类工效学理论,增加时间轴的概念并从中挖掘专业教室可利用空间,提出引入专用绘图空间、提高座席利用率从而释放教室空间的设计方案.

    工效学专业教室空间设计系统优化

    基于港产城联动的张家港市金港镇存量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郑皓马晓婷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镇谋求持续发展的同时,必须正视土地资源的刚性束缚,存量空间优化成为新时代城镇建设的关键点.金港镇努力探索在兼顾城镇特色发展与城镇规模管控的前提下,积极探索统筹"港、产、城"资源,优化城镇存量空间的策略与途径.文章聚焦金港镇港口、产业和城镇存量空间存在的问题,提出搭建"多港口为支撑、临港木产业为驱动、双镇区为载体"的具有金港特色的"港产城"联动模式的总体策略,并从多港联运、木产驱动和双镇联合三个方面提出存量空间优化的具体建议.本研究对小城镇如何挖掘利用好自身资源、特色化发展有借鉴意义.

    港产城联动小城镇存量空间优化策略

    基于POE的现代城市广场改进策略研究——以曲靖玉林广场为例

    曾陶娇云车震宇
    6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阐述了城市广场及使用后评价(POE)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基于POE的调查研究方法,对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的玉林广场进行调研,收集整理其使用者的规律及行为习惯,并对其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文章通过实例分析并了解了使用后评价研究的具体过程,发现除建筑领域外,使用后评价对城市广场的设计有着重要意义,并期望对其他相似中小城市中的城市广场设计提出思路.

    使用后评价城市广场玉林广场行为活动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区域空间结构转变研究

    尚晓伟
    6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技术发展与全球化进程推进是新时期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促成了信息时代区域空间结构要素及其组织关系的转变.文章通过对新时期区域空间结构转变的论述,并借助行动者网络理论的视角对新的结构体系进行解读与重构,提供一种新的认知信息时代区域空间结构转变的思路.

    信息时代区域空间结构行动者网络理论信息空间

    20世纪日本建筑师的世界聚落研究

    玉凯元
    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日本建筑师开始关注自身建筑的地域性与多元文化,其中以桢文彦、原广司等为代表,多位建筑师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了对聚落建筑的大量调查研究.文章以人物为线索整理了日本建筑师在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末期间对世界聚落的调查经历,梳理其关于聚落建筑的理论思想,并结合不同建筑师的代表性实践作品,探究日本建筑师在不同时代对聚落建筑的思考与推进.

    世界聚落日本建筑师探访调查建筑理论

    基于传统民居空间的度假酒店在地性设计研究

    张安娜陈洁群
    7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分析传统民居空间的在地构成要素及度假酒店在地性设计原则,对基于传统民居空间的度假酒店在地性设计模式进行探讨,提出设计策略,以期为度假酒店的在地性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传统民居度假酒店在地要素在地性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