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闽南红砖厝复合墙体的特殊构造探析

    陈诗瑶吴任平李游
    224-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闽南红砖厝在中国传统民居中以色彩艳丽、造型张扬闻名,在闽系民居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因其全身红砖包裹,常被误解为砖砌建筑.文章从原材料角度出发,对闽南红砖厝墙体的外部特征与内部构造进行解剖与分析,以"内生外熟""出砖入石"等特色营造为例,探寻闽南红砖厝复合墙体匠心奥秘.

    传统民居闽南红砖厝墙体构造复合墙体

    集装箱在蒙古包住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2019内蒙古蒙古包设计大赛"二等奖作品为例

    赵林
    228-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19内蒙古蒙古包设计大赛二等奖作品《一种由集装箱组成的蒙古包》为例,提出了以集装箱切入蒙古包设计的新理念,剖析了蒙古包的建筑内涵和主要矛盾,并分析了集装箱建筑与蒙古包的关联性,以期为现代蒙古包的创作提供设计思路.

    集装箱蒙古包精神空间住居

    近代沿江通商口岸教育建筑风格的历史演变

    曹梦璐
    230-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梳理近代沿江开埠城市中教育类建筑在不同地域下的建筑特征,进而探究其教育类建筑的演变规律.通过对实例进行剖析,总结性地论述了教育建筑在近代化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及近代学校建筑发展的特点,以揭示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过程.

    近代沿江教育建筑通商口岸

    国内建筑文化研究可视化分析

    窦文娜
    232-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建筑文化研究历史与现状,归纳评述该领域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以CNKI核心数据库中刊载的1414篇相关主题文献为数据基础,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我国建筑文化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从文献整体结构特征、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三方面进行评述.结果表明:我国建筑文化研究发文量整体呈显著增长趋势;研究热点集中在建筑文化形态特征实例研究和建筑地域文化研究;研究前沿体现在建筑文化传承与振兴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两个方面.

    建筑文化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研究热点研究前沿

    延边地区朝鲜族民居的保温构造及保温优化策略研究

    金日学宫秀峰
    234-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居的保温性能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延边地区朝鲜族民居进行调研,文章对延边地区朝鲜族民居的保温构造,如墙体、门窗、火炕和屋面等做了深入研究,发现其保温性能存在缺陷,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相应优化策略,如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构件的改造、被动式太阳能技术的采用等.

    保温性能延边地区朝鲜族民居保温构造优化

    磁州窑妙音鸟的建筑解读

    杨彩虹杨艳马玉洁武宇清...
    237-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磁州窑文化除了在陶瓷艺术方面有着卓著的成就,也和建筑文化共同组成了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对于磁州窑生产的建筑构件,除了从陶瓷艺术方面进行研究,也应从建筑角度准确进行把握,从而印证相应地域的建筑文化发展状况.文章针对金代磁州窑出产的建筑构件"妙音鸟",尝试从建筑构造角度,对其在屋顶的应用进行解读.

    磁州窑妙音鸟建筑构造建筑解读

    文化·旅游——内蒙古五原县文旅创意园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菅之鸿范桂芳
    239-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随着我国经济逐步转向为创新驱动型,文化发展也出现多元化的构建方式,特别是以植入旅游为导向的文化建筑研究.五原县文旅创意园项目以一种全新的设计方式将文化与旅游进行融合、渗透,通过挖掘当地传统文化的内涵,运用朴实的建筑材料、独特的空间组织、丰富的功能构成,以"小街巷、慢活空间"为理念,创造出丰富多样的休闲体验空间,既传承了当地地域文化特征,同时满足了当地居民多元的文化生活需求.

    五原县文旅创意园文化建筑规划建筑设计

    永泰登高山街区沿街建筑改造设计研究

    陈乐祥
    241-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城市急剧扩张,高速的城镇化发展致使我国城市不同程度地失去原本的传统文化和独特个性,造成了千城一面.近年来,各地积极推动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工作,以修复城市特有的历史记忆.文章以福州市永泰老县城登高山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对街巷内不协调建筑的整治改造进行研究,以探究老城区历史街区环境整治的具体方法.

    传统街区风貌协调整治改造环境改善

    英格兰风土建筑类型考

    吕忠正唐建吴晓东徐丹...
    24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土建筑即特定时代由工匠营造的地域建筑,视其为乡村景观的物质载体、民俗文化传统的社会认同、居住流徙的历史印记乃至民族国家的建筑语言.英国学界作为该领域核心,其研究萌芽产生于16世纪,确立于19世纪末,成型于20世纪70年代.文章通过各郡乡村实地调研与历史档案梳理,借助田野调查编码体系并辅助以详实的文献考据,以期总结英格兰风土建筑衍生规律.研究表明:英格兰风土建筑在地域划分、房屋演进模式和年代分布上具备明显的类型谱系特点和内生逻辑.文章通过学术主题的总结分析,结合"乡村大重建时代"(The Great Rebuilding)理论,提出风土建筑带(Vernacular Zone)假说,并拟定2个建筑原型所衍生的27个类型图谱,最后就中华风土建筑学术进行讨论.

    英格兰风土建筑类型谱系田野调查居住形态

    青岛广兴里传统民居建筑保护与更新策略

    聂彤刘阳冯潇逸
    247-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老青岛的市井符号,里院这一中西合璧的传统民居建筑正随着人群流失逐渐走向没落.文章以广兴里为例展开研究,通过文献查阅及实地调研的方法,依据建筑现状提供修复保护建议,如外立面及内部空间的修复等;同时依据史料及当代生产生活方式提供更新利用策略,如空间流线重组和院落空间再生等,融合纪念性与当代性,使广兴里成为里院记忆与延续的媒介,对探讨当下里院的深层价值及城市活化具有启示意义.

    里院广兴里传统民居建筑保护更新城市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