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城市既有独立式公共卫生间改造设计策略研究

    宗德新黄方意
    178-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处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公共卫生间存在的诸多问题逐渐凸显.城市已有的部分公共卫生间已经不能很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在城市土地资源紧缺的背景下,将存在问题的既有公共卫生间进行重建或改造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办法.文章通过对既有独立式公共卫生间的调查研究,提出改造和重建的界定方法.针对城市独立式公共卫生间改造设计,提出内部空间、节能环保、细节改造的相关策略,改善既有公共卫生间的功能性与舒适性、合理性,提升城市配套设施水平,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公共卫生间改造设计多义性人性化

    以归属感为导向的养老社区环境因素权重研究

    谢煦东汤朝晖
    181-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作为人口大国,老龄人口呈指数上升,各种养老社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归属感是影响老人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以归属感为导向,根据相关的建筑设计规范和目前养老社区市场所重点宣传的社区空间,选取10个养老社区环境因素对居住在养老社区的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问卷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从增强归属感的角度改善养老社区建筑及环境设计的建议.

    老年人养老社区归属感环境心理学

    同城化视角下跨江联动共建园区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以江阴—靖江工业园为例

    卞熙昀
    184-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同城化发展已成为重要趋势,其中城市合作的共建园区是该趋势下采取的主要手段之一.文章基于同城化视角,以江苏省江阴—靖江工业园区为例,探讨跨江联动共建园区中的规划滞后、管理不当、动力不足等现状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同城化跨江联动共建园区江阴—靖江工业园

    基于符号学理论的地铁站点设计研究——以苏州姑苏区6号线地铁站点设计为例

    姜伟徐红权王军
    186-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得地铁这一交通工具在居民日常出行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地铁站点成为了各大城市空间中十分重要的角色,可以作为城市建筑中彰显城市地域特性的重要媒介.然而,众多城市中的地铁站点却面临千篇一律的尴尬境地,并没有结合城市和文化特色.文章从符号学理论出发,结合苏州姑苏区6号线地铁站点的6个设计方案,分析其设计中对符号学的运用及表达,从而探讨地铁站点的设计中对符号学理论的运用和表达方式,为地铁站点的设计创作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符号学城市符号姑苏区地铁站点构筑物设计

    存量规划视角下的城市发展初探——以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沿线为例

    蒋帅李云鹏
    188-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城市建设进程放缓的大背景下,城市增量规划的模式已渐渐不太适用于如今的城市发展,存量规划模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文章以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核心片段沿线两侧的用地属性变迁为例,探讨了城市存量规划发展这一新的模式,对城市未来规划发展的可能性进行了思考.

    存量规划城市更新产业迁移土地属性城市融合

    老旧小区环境的适老化微改造建议——以南京建邺路、张府园小区为例

    潘卉冯浩宇
    190-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人口老龄化已进入加速阶段,"9073"养老格局下,居家养老的重要载体——城市老旧小区,在适老化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陈旧的生活环境给老年人带来了不便.对老旧小区环境的适老化改造,不允许幅度太大而"伤筋动骨",而是要基于具体调研,切实考虑老人的日常生活需求,发于"微小",提供灵活细致的应对之策.

    老旧小区适老化微改造外部环境无障碍

    校内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实践初探

    范丽娅黄景勇
    192-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学专业横跨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建筑作品更需多专业协作产生.因此文章立足于综合性大学多专业的交叉与融合,以建筑学本科生毕业设计为契机,将多专业联合起来,共同针对同一课题的不同角度开展设计和研究,通过教学实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未来需要完善的内容,并提出未来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的新方向和新角度,开拓学生视野,改进教育模式.

    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实践启示

    乡村振兴战略下浙江省典型乡村空间变化及其优化对策研究——以绍兴"五星达标"村庄为例

    王涛奚慧建周彩鑫董航...
    194-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浙江省乡村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其中绍兴市"五星达标"村庄创建是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践与创新探索.基于绍兴市32个典型村庄的现场踏勘及问卷访谈,梳理"五星达标"村庄的内涵与要求,剖析创建前后的村庄空间变化、存在问题及村民认知评价,并尝试提出与之相匹配的优化策略,以期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下村庄人居空间的绿色宜居及地域适应性建设提供经验借鉴与理论指导.

    乡村振兴空间变化绿色宜居优化对策

    当代设计学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模式探索浅析

    陈炜沈佳琦
    198-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引下,各高校相继将创新创业融入专业教学的教育工作中,设计学作为一门极具创新性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充分融合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文章尝试从当下设计学专业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现状问题入手,以有效课程为载体,从政府、企业、高校、学生四个层面出发,对当代设计学背景下如何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进行深入探索分析,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设计学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教学模式

    动画在古建筑保护及其文化传播中的应用——以"生态美学"为视角

    丁家珍
    200-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建筑是见证千年优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对古建筑的保护应当树立起"生态美学"理念,注重生态平衡性."生态"的丰富性必然导致古建筑保护中内涵的多样性,因动画特有的技术性、艺术性及卓越的表现力,在"生态美学"视角下的古建筑保护及其文化的传播方面,动画有广泛的应用空间,能发挥重要作用.

    动画古建筑保护文化传播生态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