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旧工业区到城市创新区的嬗变

    刘锐郭夏汝窦建奇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首先溯源城市创新区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进一步解读我国老旧工业区的困境及其嬗变为城市创新区的内在发生机制,明晰"知识溢出"效应及创新人群的工作、生活特质、政府政策及企业发展动力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老旧工业区嬗变为城市创新区的策略框架,重点解析城市创新区的创新功能体系、城市创新区的共享空间与创新氛围、城市创新区的街区化交通组织等关键技术.

    旧工业区城市创新区创新创新人群设计策略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AR)的城市中心区的再生——以南昌市八一广场南地段城市设计为例

    何志华王彬瑶刘思雨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对江西省南昌市八一广场南地段的实地调研,在城市中心老城区出现无序与滞后的背景下,结合老城区红色文化和生活文化等历史文化背景,提出城市设计的思路和具体方案.在对实体城市空间进行改造的基础上,采用与增强现实技术结合的方式,促进该地块的用地价值和城市形象,从而实现老城区的有机更新.

    城市设计增强现实老城区南昌市

    智慧城市中的智能灰空间构想

    景硕宁荍刘焕杰
    117-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范围内对智慧城市的探索彰显了人们对更高效、更美好生活的积极态度,从而也促进了智慧城市的发展.文章通过分析智慧城市的发展和特征,提出了"智能灰空间"的假设,探讨"智能灰空间"的存在模型、类型、应用等相关特质,并对智能灰空间在智慧城市中的存在意义提出个人见解.

    智慧城市灰空间智能灰空间

    以街道景观激发城市空间活力的设计策略研究

    李昱妙叶雁冰
    119-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代城市空间中,街道景观作为激发空间活力的积极因子,始终发挥着激发城市空间活力的作用.文章从街道景观的更新模式、生态街景和小空间的塑造三个方面探讨了当代街道景观的设计策略,旨在推动街道景观多层次多维度的发展.

    街道景观空间活力生态小空间

    灰霾天气下空气品质和呼吸舒适度的关联性研究

    甄蒙高溯景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室外空间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空气品质和呼吸舒适度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良好的室外空气品质,有利于居民的健康,也有利于增加室外空间的利用率,因此研究灰霾天气下空气品质和呼吸舒适度的关联性是非常必要的.文章以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下垫面对空气品质投票和呼吸舒适度投票都有影响.性别对空气品质投票和呼吸舒适度投票都有影响,男性对于空气品质和呼吸舒适度的变化更敏感;在相同空气品质下,男性的空气品质投票值和呼吸舒适度投票值普遍较女性更高.年龄对空气品质投票和呼吸舒适度投票都有影响,≤25岁的受试者对于空气品质和呼吸舒适度的变化更敏感;在相同空气品质下,≤25岁组的空气品质投票值和呼吸舒适度投票值普遍较≥26岁组更高.

    灰霾空气品质呼吸舒适度下垫面社会特征

    "绿色接驳"理念下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接驳设计探究——以清河综合客运交通枢纽为例

    廖文焕温雅歌
    124-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打造站城协同的综合客运交通枢纽,采用"绿色接驳"的设计理念,将国铁站、轨道站、长途站、公交站、出租车、社会车辆、慢行系统等组织融合,解决了站城割裂、空间无法集约利用等问题,使接驳更加方便简洁、绿色低碳,实现了土地的高效利用、交通接驳的效率提高、城市环境空间资源合理保护及整合利用.

    综合客运交通枢纽绿色接驳高效利用资源整合

    后疫情时代背景下提升智慧城市复原力探究

    王一彤
    126-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让人始料未及,在面对突发重大事件时,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对灾害情况进行追踪,对于推测推演灾情态势、及时合理应对灾害等各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应对突发性事件能力不足.文章针对智慧城市建设中面对突发疫情而显现出的诸多短板,提出提升城市复原力的智慧城市建设策略,以期从理论层面为城市的健康快速发展夯实基础.

    智慧城市城市治理大数据复原力

    "老年友好"导向下的城市老旧社区改造策略研究——以苏州市古城区为例

    何欣蔚吕飞
    128-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更新与老龄化双重背景下,城市老旧社区的适老性改造价值愈发突出,对打造"老年友好城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老年友好"理念为指导,开展城市老旧社区的适老性改造策略研究.以苏州市古城区为对象,识别老龄化社区并探知其改造需求,提出涵盖建筑功能、交通环境、景观环境、公共空间、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适老性改造策略,以期增强老旧社区的老年友好性发展,助力实现"老年友好城市"目标.

    老龄化老年友好社区改造适老性改造改造策略

    历史城区集体记忆的识别与分析研究——以广西合浦县廉州古城为例

    吴桂宁张嘉珊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一些历史城区逐渐出现了记忆传承的危机.为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并寻求其解决方法,文章聚焦于历史城区的集体记忆研究,融合城市意象的五要素,重新对历史城区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集体记忆元素进行识别并且系统分类,进而以廉州古城为例对每一种记忆要素进行深的分析研究.

    集体记忆历史城区记忆要素意象要素

    江西省抚州市文昌里汝东园历史文化街区东乡仓片区保护研究

    马凯蔡淑琪徐子健
    13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国内城市现代化快速推进,传统的街区却不断遭到破坏,文化遗产逐渐遗失.历史文化街区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其保护更新与开发利用是文化遗产保护中关注的重点问题.文章以江西省抚州市文昌里汝东园历史文化街区东乡仓片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保存现状,参照相关规划与规范,探讨在文化传承前提下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价值保护的研究.

    历史街区文化传承价值保护东乡仓